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詹文杰,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尤其关注西方古代知识论和形而上学,也关心道德哲学、心灵哲学和当代知识论等有关问题。除英语外,对古希腊语和德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翻译出版了多部西方古今哲学经典,著有《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和《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柏拉图的知识论研究”(10CZX030),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神学与宗教学系、英国剑桥大学古典学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从事访问研究。
专著
1、《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2、《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译著
1、《形而上学》,[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本人所译为正文“形而上学”部分)
2、《哲学规劝录》,[古罗马]扬布里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古代哲学史》,[德]文德尔班/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智者》(译注),[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2012年修订版)。
5、《泰阿泰德》(译注),[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
6、《古希腊哲学史》第三卷:《柏拉图与老学园派》,[德]策勒/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
7、《古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上册:《从最早时期到苏格拉底的时代》(与人合译),[德]策勒/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
主要论文和译文
1、《理解柏拉图<智者>的几种主要视域》,载于《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6年第10期转载。
2、《虚无与虚假之辨:柏拉图的Not-being概念》,载于《世界哲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6年第11期转载。
3、《论求真精神与希腊哲学之成型》,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道德教育如何可能?——柏拉图的<克利托丰>诠疏》,载于《世界哲学》,2008年第1期。
5、《克利托丰》(译文),[古希腊]柏拉图/著,载于《世界哲学》2008年第1期。
6、《倾听Logos: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K-B1诠释》,载于《世界哲学》,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0年第9期转载。
7、《柏拉图诠释的进路之争——统一论、演变论与戏剧诠释》,载于《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0年第12期转载。
8、《教化与真理视域中的诗——重思柏拉图对诗的批评》,《世界哲学》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3年第3期转载。
9、《如何理解柏拉图的“知识”与“信念”?》,《世界哲学》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4年第5期转载。
10、《论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有知》,《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5年第10期转载。
11、《论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专家知识”概念》,《哲学研究》2016年第7期。
12、《柏拉图<斐多>论知识的获得》,《世界哲学》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7年第11期转载。
13、《柏拉图论感觉》,《哲学研究》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8年第5期转载。
14、《柏拉图哲学中的信念(Doxa)难题》,《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20年第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4期转载。
研究报告与著作章节
1、《中国哲学30年(1978-2008)》(西方古代哲学部分),李景源主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2、《2009年西方哲学史研究综述》,载于《中国哲学年鉴(2010)》,哲学研究杂志社,2010年。
3、《古代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柏拉图<理想国>导读》,载于谢地坤主编《哲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年9月。
4、《探究终极实在的奥秘——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读》,载于谢地坤主编《哲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年9月。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方室
邮政编码:100732
电子邮箱:zikejie AT 163.com
2020年7月16日更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詹文杰,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尤其关注西方古代知识论和形而上学,也关心道德哲学、心灵哲学和当代知识论等有关问题。除英语外,对古希腊语和德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翻译出版了多部西方古今哲学经典,著有《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和《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柏拉图的知识论研究”(10CZX030),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神学与宗教学系、英国剑桥大学古典学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从事访问研究。
专著
1、《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2、《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译著
1、《形而上学》,[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本人所译为正文“形而上学”部分)
2、《哲学规劝录》,[古罗马]扬布里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古代哲学史》,[德]文德尔班/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智者》(译注),[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2012年修订版)。
5、《泰阿泰德》(译注),[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
6、《古希腊哲学史》第三卷:《柏拉图与老学园派》,[德]策勒/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
7、《古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上册:《从最早时期到苏格拉底的时代》(与人合译),[德]策勒/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
主要论文和译文
1、《理解柏拉图<智者>的几种主要视域》,载于《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6年第10期转载。
2、《虚无与虚假之辨:柏拉图的Not-being概念》,载于《世界哲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6年第11期转载。
3、《论求真精神与希腊哲学之成型》,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道德教育如何可能?——柏拉图的<克利托丰>诠疏》,载于《世界哲学》,2008年第1期。
5、《克利托丰》(译文),[古希腊]柏拉图/著,载于《世界哲学》2008年第1期。
6、《倾听Logos: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K-B1诠释》,载于《世界哲学》,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0年第9期转载。
7、《柏拉图诠释的进路之争——统一论、演变论与戏剧诠释》,载于《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0年第12期转载。
8、《教化与真理视域中的诗——重思柏拉图对诗的批评》,《世界哲学》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3年第3期转载。
9、《如何理解柏拉图的“知识”与“信念”?》,《世界哲学》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4年第5期转载。
10、《论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有知》,《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5年第10期转载。
11、《论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专家知识”概念》,《哲学研究》2016年第7期。
12、《柏拉图<斐多>论知识的获得》,《世界哲学》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7年第11期转载。
13、《柏拉图论感觉》,《哲学研究》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8年第5期转载。
14、《柏拉图哲学中的信念(Doxa)难题》,《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20年第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4期转载。
研究报告与著作章节
1、《中国哲学30年(1978-2008)》(西方古代哲学部分),李景源主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2、《2009年西方哲学史研究综述》,载于《中国哲学年鉴(2010)》,哲学研究杂志社,2010年。
3、《古代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柏拉图<理想国>导读》,载于谢地坤主编《哲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年9月。
4、《探究终极实在的奥秘——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读》,载于谢地坤主编《哲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年9月。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方室
邮政编码:100732
电子邮箱:zikejie AT 163.com
2020年7月16日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