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马寅卯,男,1970年生,内蒙古凉城县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12月—2001年6月、2004年10月—12月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做访问学者;2005年10月—2006年1月在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世界哲学》杂志编委,《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哲学、宗教哲学、东正教、政治哲学。
主要著述:
1.《哲学的现状与哲学的使命》,4000字,《光明日报》理论版,1995年1月19日。《新华文摘》1995年第3期全文转载。
2.《思想的灾难——评中译本<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4000字,《中华读书报》,1999年5月。
3.《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思想路向和主要贡献》,12,000字,《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4.《雅典和耶路撒冷》,2000字,《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期。
5.《作为后学术的随笔》,2000字,《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年第2期。
6.《哲学眼里的科学》,1500字,《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
7.《寻找内心的耶路撒冷》,2000字,《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
8.《进步的陷阱》,5000字,《世纪中国》,2000年10月。
9.《索洛维约夫对西方哲学的批判》,8000字,《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10.《别尔嘉耶夫和俄国知识分子》,4000字,《博览群书》,2002年第4期。
11.《从哲学的角度看俄罗斯社会思潮的变化》,1500字,《世界知识》,2002年第4期。
12.《守护理性》,15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
13.《俄罗斯宗教哲学与马克思主义》,15000字,《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14.《霍米亚科夫和俄罗斯的斯拉夫主义——纪念霍米亚科夫诞辰200周年》,《哲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15.《作为他者的俄罗斯——早期斯拉夫主义中的俄罗斯和西方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
16.《何为俄罗斯哲学?》,《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
17.《俄罗斯理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18.《俄罗斯思想家对“进步”理念的反思》,《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
19.《从文化哲学到文明理论》,《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6期。
20.《自由为何不可让渡——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自由问题》,《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
21.《舍斯托夫的存在哲学及其困境》,《哲学动态》,2013年第12期。
22.《索洛维约夫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哲学动态》,2014年第11期。
23.《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相容性问题》,《浙江学刊》,2014年第6期。
24.《当代俄罗斯的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期。
25.《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三卷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译著和译文:
1.《论犹太教》,与人合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版;2014年1月第2版
3.《启蒙的三个批评者》,与人合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4.《俄国哲学的本质和主题》,8000字,《哲学译丛》,1996年5—6期。
5.《俄罗斯哲学及其在俄罗斯民族复兴中的作用》,《哲学译丛》,1997年第6期。
6.《在医学情境内杀死和听任死亡在道德上有所不同吗?》,25,000字,《中外医学哲学》第1卷第1期,1998年2月。
7.《早走,晚走:关于艾滋病中自杀决策的合理性》,20,000字,《中外医学哲学》,第1卷第4期,1998年12月。
8.《对死者和垂死者的尊重》,8000字,《中外医学哲学》第2卷第3期,1999年8月。
9.《美国的公民宗教》,12,000字,《国外社会学》,1999年5—6期。
10.《宗教的未来》,12,000字,《国外社会学》,1999年5—6期。
11.《默契还是预约?——结构、解构的中国梦》,20,000字,《中国学术》,2001年第1期。
12.《索洛维约夫》,17,000字,《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13.《论俄国的内在状况》,《世界哲学》2005年第5期。
主持和参加的课题:
《当代俄罗斯哲学的文化阐释》,参加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俄罗斯哲学史》,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
《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相互影响》,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项目
《俄国宗教哲学的变迁》,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项目。
《西方哲学史》,参加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承担文艺复兴部分。
《当代西方形而上学研究》,参加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2018年6月更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马寅卯,男,1970年生,内蒙古凉城县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12月—2001年6月、2004年10月—12月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做访问学者;2005年10月—2006年1月在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世界哲学》杂志编委,《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哲学、宗教哲学、东正教、政治哲学。
主要著述:
1.《哲学的现状与哲学的使命》,4000字,《光明日报》理论版,1995年1月19日。《新华文摘》1995年第3期全文转载。
2.《思想的灾难——评中译本<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4000字,《中华读书报》,1999年5月。
3.《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思想路向和主要贡献》,12,000字,《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4.《雅典和耶路撒冷》,2000字,《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期。
5.《作为后学术的随笔》,2000字,《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年第2期。
6.《哲学眼里的科学》,1500字,《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
7.《寻找内心的耶路撒冷》,2000字,《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
8.《进步的陷阱》,5000字,《世纪中国》,2000年10月。
9.《索洛维约夫对西方哲学的批判》,8000字,《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10.《别尔嘉耶夫和俄国知识分子》,4000字,《博览群书》,2002年第4期。
11.《从哲学的角度看俄罗斯社会思潮的变化》,1500字,《世界知识》,2002年第4期。
12.《守护理性》,15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
13.《俄罗斯宗教哲学与马克思主义》,15000字,《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14.《霍米亚科夫和俄罗斯的斯拉夫主义——纪念霍米亚科夫诞辰200周年》,《哲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15.《作为他者的俄罗斯——早期斯拉夫主义中的俄罗斯和西方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
16.《何为俄罗斯哲学?》,《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
17.《俄罗斯理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18.《俄罗斯思想家对“进步”理念的反思》,《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
19.《从文化哲学到文明理论》,《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6期。
20.《自由为何不可让渡——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自由问题》,《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
21.《舍斯托夫的存在哲学及其困境》,《哲学动态》,2013年第12期。
22.《索洛维约夫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哲学动态》,2014年第11期。
23.《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相容性问题》,《浙江学刊》,2014年第6期。
24.《当代俄罗斯的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期。
25.《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三卷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译著和译文:
1.《论犹太教》,与人合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版;2014年1月第2版
3.《启蒙的三个批评者》,与人合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4.《俄国哲学的本质和主题》,8000字,《哲学译丛》,1996年5—6期。
5.《俄罗斯哲学及其在俄罗斯民族复兴中的作用》,《哲学译丛》,1997年第6期。
6.《在医学情境内杀死和听任死亡在道德上有所不同吗?》,25,000字,《中外医学哲学》第1卷第1期,1998年2月。
7.《早走,晚走:关于艾滋病中自杀决策的合理性》,20,000字,《中外医学哲学》,第1卷第4期,1998年12月。
8.《对死者和垂死者的尊重》,8000字,《中外医学哲学》第2卷第3期,1999年8月。
9.《美国的公民宗教》,12,000字,《国外社会学》,1999年5—6期。
10.《宗教的未来》,12,000字,《国外社会学》,1999年5—6期。
11.《默契还是预约?——结构、解构的中国梦》,20,000字,《中国学术》,2001年第1期。
12.《索洛维约夫》,17,000字,《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13.《论俄国的内在状况》,《世界哲学》2005年第5期。
主持和参加的课题:
《当代俄罗斯哲学的文化阐释》,参加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俄罗斯哲学史》,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
《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相互影响》,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项目
《俄国宗教哲学的变迁》,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项目。
《西方哲学史》,参加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承担文艺复兴部分。
《当代西方形而上学研究》,参加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2018年6月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