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科研工作>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09-07-13
字号 +字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哲学研究所最早设立的主要学科之一。作为国内外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之一,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性的“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即挂靠于此。经200286院务会议批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学科负责人为哲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德顺研究员(2002年—2005年),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哲学所所长李景源研究员(2005年底至今)。

五年责任期内,本学科围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这一总体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等重大课题为依托,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学术水平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学术地位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均取得了新进展,在主攻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改革与创新研究和特色方向——价值论与当代价值观念研究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了本学科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8部,470万字,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7篇,248万字,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反响;承担了(多数已经完成,部分正在写作过程中)一批重大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4项,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A类)1项,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B类)2项,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2项,中国社科院交办重大课题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1项,中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1项,国际学术交流支援项目1项,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重点课题9项,中国社科院青年基金4项;形成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专业方向基本配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比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其中包括了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各1名。获得了各类奖励10余次,其中国家级奖励2次,省部级或院级奖励5次。

在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同时,本学科还积极承担了国家和院交办的多项重大理论任务。其中本学科负责人李景源学部委员于20051125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中,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问题”向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了讲解,完成了中央赋予的重大理论使命。20044月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后,李景源研究员出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题组首席专家,孙伟平研究员参与并承担了部分写作工作,学科其他成员也曾先后以多种形式参与这一工程。通过积极承担各项重大理论任务,本学科在出色完成所承担的社会和学术使命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党和国家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并且逐渐形成了以现实问题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带动现实问题研究的学科特色。

2002年起,本学科联合国内十几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创办了全国性、开放式的学术论坛——青年哲学论坛。该论坛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开展了近百次自由平等的学术活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对话的平台,产生了积极良好的效果。2004年起,青年哲学论坛与《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合作,主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论坛,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阵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京ICP备20004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