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才培养>中英美暑期学院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1期高级研讨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7-26
字号 +字号 -

724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和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承办的“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1期高级研讨班(哲学与人类学)”开学典礼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主持。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副主席单继刚研究员、蒉益民研究员,哲学所科研处王莹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韩东晖教授出席了典礼。第21期高级研讨班全体学员、部分外籍授课教师,及来自北京的部分师生等近百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助理、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副主席单继刚研究员作为暑期学院中方委员会代表致辞。他首先对远到而来的外国哲学家和暑期班学员表示了欢迎。他说,中美英暑期哲学学院项目已经持续了二十九年,我国的哲学学界很多知名学者都参加过暑期哲学学院。今年有收到两百多份报名申请,足以证明项目的影响力。他希望最终参加本期研讨班的64位学员能保持耐心、努力学习、富有专业精神,推动我国的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英方委员会主席、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哲学系Michael Beaney教授也先后致辞。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的宗旨是通过聘请英国、美国以及其他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和活跃的哲学家来华教学和进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系统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促进中英美学术交流和三国哲学家的相互理解。

目前,暑期学院已举办过20期高级研讨班和6期高级读书班。此次高级研讨班的授课时间为724日至811日,主题为“哲学与人类学”,邀请了六位授课老师,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哲学与人类学”展开。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哲学系Michael Beaney教授,授课内容为: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人类学)。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Sharon Macdonald教授,授课内容为:EVANS-PRITCHARD’S ANTHROPOLOGY(埃文斯·普里查德的人类学)。

爱丁堡大学哲学系Alix Cohen博士,授课内容为:KANT’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康德的哲学人类学)。

波恩大学、芝加哥大学Michael Forster教授,授课内容为:PHILOSOPHY AND ANTHROPOLOGY(哲学和人类学)。

英国开放大学Manuel Dries教授,授课内容为:NIETZSCHE’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尼采的哲学人类学)。

丹麦奥胡斯大学Guido Kreis教授,授课内容为:CASSIRER’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卡西勒的哲学人类学)。

据悉,在结业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大陆正式学员可获赴英国研究访问3个月的奖学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京ICP备20004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