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发现的明刊本《记纂渊海》一百卷应为四库底本。本文从版刻特征、作为四库底本的依据、底本中留存的校勘痕迹和文献价值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七年(1579)刻本《记纂渊海》一百卷进行了论证和考述,阐述了其作为四库底本的直接依据和相关佐证,揭示了该底本在四库学研究中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
关键词:《记纂渊海》、四库底本、潘自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图书馆收藏的线装书籍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期间,发现一部原著录为明刊本的《记纂渊海》一百卷为四库底本。该书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160元的价格从琉璃厂邃雅斋购入,入藏哲学所图书馆。该本粘有不少浮签,有四库馆臣批注、勾改的原始纂修痕迹,是考察《记纂渊海》的版本情况,以及研究四库馆臣纂修情况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哲学所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的版刻特征、作为四库底本的依据、留存的校勘痕迹、文献价值等方面,揭示其作为四库底本的价值,以期为四库学以及《记纂渊海》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一、《记纂渊海》版本概况
《记纂渊海》是南宋潘自牧等编纂的一部类书,该书分门纂言隶事,以天地人物提纲,分天道、地理、人事、物类等,详近略远,详大略细,与他著体例有别1。
潘自牧,字牧之,南宋时期浙江金华人。宋宁宗庆元丙辰(1196)进士,官龙游令。为福州教授时著《记纂渊海》,曾为潭州分司粮米院、太平县、常山县令2。书中“刻记纂渊海名氏”题曰“宋教授金华潘自牧纂集”,可知该书成于潘氏任福州教授期间。
《记纂渊海》存世版本可分为195卷、125卷和100卷三种:
一是所谓潘自牧所编之前集195卷本,宋刻本存三帙,国家图书馆两帙3,辽宁省图书馆一帙,均有阙钞补。半页13行,行22字。书前有潘自牧自序,分为22部,每部又有子目总千二百四十有六门。明抄本亦有195卷,明弘治华燧会通馆铜活字本为200卷,但195卷与明活字本200卷内容基本一致,均分为22部,只是200卷本将其中的仙道部、阃仪部内容析出,多了5卷。
二是潘自牧的朋友宋惠父所编之后集125卷本,为明抄本,一帙存95卷4,另一帙存94卷5。据195卷本潘氏自序,该书原意在纂言,而宋氏后集仍按类书常例,以记事为主。
三是100卷本,即明万历刻本和以明万历本为底本的《四库全书》本。据陈文燧序云:
余先世强恕公、牧石诸公求之闽蜀,得其前编,周流吴越,复购后编,宝玩盖几百年所矣,中叶有志续蠧鱼残缺。余自通籍时,业有志续之,践更南北,竟无完书。今戊寅冬,承乏畿南,公暇谬为补注,剥落太甚者,属别驾蔡公、司理顾公、学博吴君采辑诸书,补缺序次。
可知明万历本经陈文燧等人依前集195卷本(即“前编”)和后集125卷本(即“后编”)重新编排目次变成100卷,内容改分为58部,基本涵盖前集和后集两个版本的内容6,王重民先生的《中国善本书提要》有提到:“……今知此一百卷者,乃合并后集一百二十五卷而成,非自牧之全也。”《四库全书》据明万历刻本收入,当是因为明万历本内容涵盖前集后集,内容更为丰富,其使用的底本为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7。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的版刻特征
《记纂渊海》一百卷,宋潘自牧纂集,明陈文燧补注,明王嘉宾补遗,明王之辅、蔡呈奇等编次。明万历七年(1579)大名知府东鲁王嘉宾刻本。十二函一百二十册。半叶12行,行22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框高19.6厘米,宽14.6厘米。首卷卷端顶格题“记纂渊海卷之一”。书口下有刻工,但多数漫漶不清,现能看到的刻工名有:登(陈序第4、6页)、明(陈序第5页)、魁(卷二第32页)、吉(卷二第又36页8)、云(陈序第3页,卷二第44、45页)、史(卷五六第15页)、明(卷五六第4页)。
卷前有万历己卯(1579)胡维新撰“刻纪纂渊海叙”和万历己卯(1579)陈文遂撰“记纂渊海序”二篇序文,其中胡序为后补刻,非原刻序。另有“刻记纂渊海名氏”记编次校正诸人,次行署“宋教授金华潘自牧纂集”,第三行署“明中宪大夫大名兵备副使唤前监察御史临川陈文燧纂修”,第四行署“中宪大夫大名府知府前监察御史东鲁王嘉宾补遗”,第五行起署王之辅、蔡呈奇等编次、以及校正等姓氏;并有“记纂渊海目录”,分为58部100卷:混元、五行、天文、岁时、节序、测候、律历、祥瑞、灾异、地理、居处、郡县、职官、仁宦、科举、学校、人伦、人道、性行、识见、论议、问学、言语、政事、名誉、物理、人已、接物、叙述、人事、人情、著述、祭祀、礼仪、乐、丧纪、兵戎、阃仪、字学、文卷、襟怀、民业、释、仙道、技术、博奕、杂戏、飮食、香药、果食、花卉、草、木、竹、禽、兽、水族、虫豸。每部之下分若干门,每门用一个主题词作标题,每门下以黑底白文标明经、子、史、传记、集、本朝六条,每条下罗列与标题相关的言句。
哲学所明万历刻本整体形态完整,少量包角处缺损、脱线,原书部分有残页、水渍、发黄、虫蠹。此本入藏哲学所前曾经重装修补,惜当时采用的是整页贴裱的方式,纸张柔韧度尽失,裱补过的书页较为僵硬;大部分书页在天头或地脚处标有苏州码子表示的数字,可能是当时修复时所做的编号;多数书页配有至少3至6页衬纸。据载,原马裕家呈送本为40册7,而哲学所本为120册,可能是书贾将原为40册的书硬加衬纸,重新拆分、装订成120册,以此按册计价,能多获利。此外,部分书页出现用笔描补栏线、鱼尾,甚至描字的情况。
此本重装后佚去原封面,原可能在封面上所钤木记也无法得知9。卷一首页中间钤“翰林院典/簿厅关防”满汉文朱文长方印,卷端下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朱文方印,每册末有“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藏书之章”朱文方印。书中留有四库馆臣批注勾改,并粘有大量浮签,部分浮签有落款“常循”朱文木记、“分校吴裕德”朱文木记、“罗应台印”白文方印、“覆校汪学金签”朱文木记、“元/辉”朱文方印等。个别浮签有残或上下切口平整,疑为修补时破损,或裁切天头时被去掉。
我馆此本100卷,惜有缺页。馆藏本卷四存11页;卷三十二存第1页至第8页;卷三十三缺第7页、第9页、第46页、第47页;卷三十九末题名下无卷数;卷七十一缺第28页;卷七十二缺第2页;卷七十四缺第41页;卷七十五缺第4页;卷七十六缺第1叶前半页;卷七十八缺第27页;卷八十三缺第29页;卷八十四缺第2页;末册书页残缺,只存前14页;书后无跋。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此刻本国图、天津、上海、南京等处有藏,另台湾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等处亦有藏。
三、哲学所藏明万历刻本是四库底本的依据
(一)卷首钤有“翰林院典/簿厅关防”汉满文朱文长方印
判定为《四库》底本的重要直接依据之一是首册首页(或序文、目录首页)上加盖的翰林院印,印通常有两种10:大多数《四库》底本首册首页正中上方钤有“翰林/院印”满汉文朱文方印,其形制在《清史稿·志七十九·舆服三》中有载:“始用清篆文、左为清篆,右为汉篆。……翰林院银印,二台,方三寸二分,厚八分”,按清代度量单位核算约为10.3厘米大方印;另有一种为“翰林院典/簿厅关防” 满汉文朱文长方印,其形制据《清史稿·志七十九·舆服三》中所载:“翰林院典簿,……铜关防,长三寸,阔一寸九分。”约为长9.8厘米,宽6.2厘米10。哲学所本首册卷一端正中上方所铃“翰林院典簿厅关防”印即是该印(图1),其尺寸与之相合。与同样钤有该印的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底本《淮南鸿烈解》(善本书号:08952)、《梅溪先生廷试策一卷奏议四卷文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九卷 附录一卷》(善本书号:08477)对比,印记形态、字体一致。
图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记纂渊海》明万历刻本卷一首页
(二)四库馆臣的校勘痕迹
另一判定为四库底本的直接依据之一为四库馆臣在书中留下的校勘痕迹。众所周知,四库全书校勘人员众多,分为详校官、覆勘、总校官、校对官和謄录监生五类,各卷校勘人员有所不同。哲学所本中留有大量四库馆臣的校勘痕迹,大致分为在原书上用墨笔直接删改和用贴浮签的方式校改两种(具体校勘细节请见下节),根据校勘痕迹留下的署名统计有八人:常循、甯汝欗、汪学金、吴裕德、罗应台、汤师锡、元辉、武先振。
与文渊阁本查比,能对应上的四库馆臣和校对人员有常循、甯汝欗、吴裕德、汤师锡、武先振五人。(1)常循,字箴传、荃岩,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乾隆中官国子监助教。时开四库馆,常循任分校之役,号称博洽11,为校对官学正,负责文渊阁本卷三~卷二四。(2)甯汝欗,安徽阜阳人。拔贡生,乾隆四十五年来任教谕事。为誊录监生,负责文渊阁本卷三~卷一二、卷二二~卷二四。(3)吴裕德,顺天府大兴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12,官翰林院编修。在提调南三阁时兼司总校之职。为校对官编修,负责文渊阁本卷二五~卷二六、卷三一~卷三三、卷三八~卷四一、卷五七~卷五八。(4)汤师锡,江苏宜兴人,监生。为誊录监生,负责文渊阁本卷五〇~卷五一、卷六一~卷六三、卷七一~卷七二。(5)武先振,字立山,山西太谷人,乾隆四十四年以举人授知县分发江苏,历署江苏溧水,乾隆五十三年补阜宁;五十八年父忧归,嘉庆元年服除,选授直隶栢乡县知县,旋调刑台;嘉庆十一年卒13。为誊录监生,负责文渊阁本卷八八~卷九三。
汪学金、罗应台、元辉三人,虽未在文渊阁本《记纂渊海》中有记录,但三人应该都参与了此书的具体工作。汪学金,字敬箴,号杏江,晚号静厓,江苏太仓人。父汪廷玙,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乾隆四十六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以病乞休。著有《井福堂文稿》、《静厓诗稿》。14汪氏在编修《四库全书》期间职名为分校官,或因其在文渊阁内担任总校官或复校官,或因其父为总阅官之一,虽文渊阁本《记纂渊海》未录汪氏职名,但汪氏仍参与了《记纂渊海》的校对工作。罗应台是监生,曾参与四库全书的校对,据哲学所本可知,罗应台亦参与《记纂渊海》的部分前期校对工作。元辉不是全名,该署名在全书中的浮签中也仅出现一次,不知为何人名或字。
(三)四库采进书目的相关文献记载
众所周知,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诏令征集遗书,各地向清廷呈送进献书籍。《各省进呈书目》15《四库采进书目》7中记录《记纂渊海》共有两种四库进呈本:其一,“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书目”著录:“记纂渊海 一百卷 宋渊自牧 四十本”,7应为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日由两淮盐政李质颖解送16;其二,“浙江省第五次范懋柱家呈送书目”著录:“记纂渊海 一百九十五卷 宋潘自牧著 二十本”。17经查阅《文渊阁四库全书》,并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8云:“……此本刻于万历己卯,卷首于自牧名后题中宪大夫、大名府知府、前监察御史东鲁王嘉宾补遗字。……”可知收录《四库全书》中的《记纂渊海》所用底本为“两淮马裕家藏本”。哲学所本卷数、版本与马裕家进呈本一致,但由于书曾于上世纪上半叶重修过,册数不一致。
(四)与文渊阁本对比序跋
《记纂渊海》的文渊阁本完成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卷前只有两篇序文,书后无跋。而台图藏有同一刻本(书号:07881),原为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本,其后有万历己卯王嘉宾跋“刻记纂渊海后序”云:
……使君家藏此编百有余年,惜其断缺,购求未得,一日谓余可梓之以广其传。……自议论部起为前集,自混元部起为后集……故耳仍以混元部为首而以虫豸部终焉,合为一编,厘为一百卷,联为四十册。……
该跋提到此本由前集、后集的内容重新编次仿补为一百卷,装订成四十册。但文渊阁本无王跋,仅有陈序与胡序,恰与哲学所本一致。
此外,检文渊阁本两篇序文,有一怪异之处,其序文两篇:一是“刻记纂渊海序”,末记“陈文燧书”;二是“记纂渊海序”,末记“胡维新书”。而观哲学所本以及他处刻本,正确的两篇序文应是:胡维新撰“刻纪纂渊海叙”和陈文遂撰“记纂渊海序”,即文渊阁本两篇序文内容有误。检视哲学所本,胡氏“刻纪纂渊海叙” 每页8行,每行刻11字,共6页,陈氏“记纂渊海序”每页8行,每行刻13字,共7页;对比文渊阁本与哲学所本的序文内容,有两处整段文字整体置换对调。
图2 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胡维新叙首页
如图3所示,标黄文字为陈序,标红数字为陈序页码;未标黄文字为胡序,标绿数字为胡序页码。我们可以知道,两篇序文的第1页和第4页整体调换,推测应是底本装订错误所致。而观其他收藏单位的明万历刻本,哲学所本胡序与他处刻本胡序版式不同,例如台图藏本(书号:07881)与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书号:16231)胡序为8行14字。对比印刷情况和书口下刻工名,可以推断哲学所本是后印本,其胡序应是后期重新补刻的。另外,细查文渊阁本两篇序文,绿①部分除序题外共6×11+7×11=143字,绿②③部分为28×11=308字,绿④部分为14×11=154字,以上字数与哲学所本7行11字版式的胡序能对应上相应整页,而与他处刻本8行14字的胡序对应不上整页。因此可以推出结论:文渊阁本的两篇序文是按照错误的书页顺序誊录的,原因应是底本卷前两篇序文个别书页装订错误而整页置换所致;文渊阁本所用底本的胡序版式与哲学所本一致,为7行11字。此亦可作为哲学所明万历本《记纂渊海》为四库底本的佐证。
图3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记纂渊海》两篇序文
四、《记纂渊海》四库底本留存大量校勘痕迹
《记纂渊海》哲学所本中,留有大量校签和少量朱、墨笔校改痕迹。经统计,校签和其他校改痕迹共有250余处,校签内容主要包含校勘意见和校对者的落款。校勘意见主要包括改正各种原因造成的错字或误字、增删等文字改动、修改避讳字或违碍字、文字存疑需要查证、原文漫漶不清或缺漏字句需要添补等情况。书中留下的校对者落款有:“常循”朱文木记、“宁汝欗签”、“分校吴裕德”朱文木记、“罗应台印”白文方印、“覆校汪学金签”朱文木记、“元/辉”朱文方印、“汤师锡”、“武先振”。朱、墨笔校改痕迹内容主要有改正错字、增删调整字句等校改。现选取其中一些较典型的签文类型,部分列举如下:
(一)馆臣校对浮签
1.因音、形相近导致的错字
校签直接标明:何字当作何字,四库全书中均直接更正。
同音字错误。如:卷一“五行部”中“五行”条有签:“当作‘后土’。”底本原文为“後土为土正”,文渊阁本改作“后土为土正”。卷二“天文部”中“雨”条有签(残):“上‘时’当作‘诗’。左末行‘春秋’二字,疑。空之。常循。”前一句底本原文为“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时”,文渊阁本改作“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卷二“天文部”中“云”条有签:“‘风‘当作‘云’。十行‘堂’当作‘唐’;十二行同。常循。”,此签对应三处应修改的字,其中后两处为同音字错误,底本原文为“望高堂观上有云气”和“为高堂之客”,阁本改作“望髙唐观上有云气”和“为髙唐之客”。
形近字错误。如:卷一“五行部”中“水”条有签:“‘文’当作‘丈’。”底本原文为“千文瀑布”,文渊阁本改作“千丈瀑布”;卷一“五行部”中“水火”条有签:“‘礼五常’當作‘祀五帝’。常循。”底本原文为“大司寇礼五常”,文渊阁本改作“大司寇祀五帝”;卷二“天文部”中“雨”条有签:“‘樂’讹‘藥’,改正。”底本错为“白藥天”,文渊阁本改作“白樂天”。
2.因缮写﹑刻版﹑排版等导致的错字
校签标明:何字当作何字,阁本中均查证后更正。
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萧芝’当作‘萧艾’。常循。”底本原文为“紫芝与萧芝俱尽”,文渊阁本改作“紫芝与萧艾俱尽”。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散散’原书作‘散上’。常循。”底本错为“术一旦散散,紫色冲天。”文渊阁本改作“术一旦散上,紫色冲天。”卷二“岁时部”中“春”有签:“‘嘉良’当作‘嘉辰’。常循。”,底本原文:“辰曰良辰嘉良芳辰”,文渊阁本改作“辰曰良辰嘉辰芳辰”。
3.衍字
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校签标明:某字衍。四库本中删去。卷二“天文部”中“冰”有签:“‘二日之中’当作‘二之日’,‘中’字衍。常循。”底本原文:“二日之中”,文渊阁本删去“中”字。
4.增删等文字改动。
卷五十一“识见部”中“量力”条有签:“按:‘量力而动’以下三条皆史也,似应加一朱书‘史’字,提行另写,原本混列于‘子’字下,与前例不符,今改正。汤师锡。末行。”文渊阁本按签加“史”字并提行另写。
5.因避宋时讳的字
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恢复为原字,或按四库全书编撰时的通行用法,写原字缺笔避讳。如: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嗣(△)征:从今例,写原字缺画。”底本原为“《书·嗣征》”,文渊阁本改作“《书·征》”。卷一“五行部”中“金”条有签:“‘证’当作‘征’,宋避仁宗嫌名,改此。常循。”底本原为“唐魏证传”,文渊阁本改作“唐魏征传”。
6.文字存疑处
针对这种情况,通常会标明:存疑、俟考、查添等字样,校对人员通常会核对来源,再确定是否改动。如: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按:《周本纪》作:“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与此异,存疑。常循。”文渊阁本未作改动。卷二“天文部”中“雪”条有签:“以前代事入本朝似当记入考证。常循。”底本为“【本朝】宋大明中元日雪花降右将军谢荘下殿雪集衣白上以为瑞赋诗【宋/书】”,文渊阁本未做改动。校臣查核后,或直接在签上写上考证后的正确意见,或在原签边上再粘一签,注明正确的修改意见。如:卷三“律历部”中“量”有签:“《左传》:‘釜十则钟’,此云:‘钟实则十’,是否?另考。据‘左传’写。”其中“据‘左传’写。”即为考后的修改意见,文渊阁本改为“釜十则钟”。
7.装订错误
卷三有两条校签:“二十四页:(阙字)四页错在三十四页。宁汝欗签。”和“(三十)四页:(阙字)四页错在二十四页。宁汝欗签。”,其中第二十四页和三十四页装订错误,文渊阁本已调换成正确的顺序。
8.模糊不清处
经查证后,补上文字。通常标明:查补。如:卷四十二“性行部”中“才美”有签:“南史《垣荣祖传》“上马横槊下马谈论”今于模糊处查补。分校吴裕德。”底本原文处模糊不清,文渊阁本依补“上马横槊下马谈论”。
(二)朱墨笔校勘
1.朱墨笔改字
有的直接书于书眉“某字改某字”。如:卷八十八“博弈部”中“博”条,书眉处用墨笔书“‘慱’改‘博’”。
有的直接勾圈,将改字书于书眉处,如:卷二十四“职官部”中“左右丞相”,底本原文“隋高颖有文武之大畧”,其上书眉处墨笔书“颎”,文渊阁本作“隋髙颎有文武之大畧”;卷八十八“博弈部”中“摴蒱”条,朱筆在文中“樗”处画圈,并书眉上写“摴”。等等。
有的直接在原文处改字。如:卷五“灾异部”中“火灾”有几处朱笔改字,底本原文“禆竈曰:‘不周吾言,郑又将火。”朱笔将“周”改成“用”,文渊阁本改正为“用”字;底本原文“济濡帷幕,郁攸从者”,朱笔将“者”改成“之”,文渊阁本改正为“之”。
有的在书眉处标注衍字。卷六十一“论议部”中“青胜于蓝”有墨笔书于书眉:“‘生’下‘於’字疑衍”。等等。
2.统一格式
《记纂渊海》底本中卷端格式比较随意、格式不统一,有“卷之一”、“卷第八”、“卷八十”三种。底本中卷四十一首页有朱墨笔圈改,刻本卷端前三行原文:“记纂渊海卷之四十一/人道部/家世”,其中首行朱笔圈删“之”字并标明“二行”,下墨笔补上:“宋 潘自牧 撰”并朱笔标明“三行”,“人道部”朱笔标明“四行”,“家世”朱笔标明“五行”。文渊阁本最后的格式统一为四行:“钦定四库全书/记纂渊海卷四十一 宋 潘自牧 撰/人道部/家世”,版心处也统一题为“记纂渊海/卷四十一”及页码。
底本中各部、各子目名称格式有不统一的,也都有标明处理意见。如“叙述部”—“自荐”条目前有“叙述部”一行,墨笔圈此三字并于书眉处写明:“此行不写”。
但有些地方虽然在底本中标明意见,但是阁本中却并未修改,可能是誊录时忽略了该意见 。如卷十一“郡县部”中“江南西路”有签:“前已有江南西路,此行恐查前后数例,系重出,抄本删去。此行亦应删。”底本原文为:“郡县部之十/江南西路”,文渊阁本删去“郡县部之十”行,留“江南西路”行,按其他地方的统一格式,应按照校签内容将“江南西路”行一并删去,不知为何未删。
3.校勘符号
“|”作为接写符号。卷九十二“果食部”中“樱桃”一条,原文“盛以赤 瑛盘”,“赤”与“瑛”中间空格,用朱色符号“|”将两字连接,文渊阁本中改为“盛以赤瑛盘”。
“〇”为校改符号或空格符号。卷五十九另有卷五十二“识见部”中“远虑”,小标题“远虑”上朱笔画“〇〇〇”,表示空三字,文渊阁本小标题格式即为前空三字。
“△”为误字符号。如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嗣(△)征:从今例,写原字缺画。”签中“嗣”字右侧标△,表明该字误。
“己”字形对调符号。卷五十九“论议部”中“事有反报”,原文为“三代之道将家所忌”,有墨色对调符号对调“道将”二字,文渊阁本改为“三代之将道家所忌”。
五、四库底本《记纂渊海》的文献价值
(一)版本价值
《记纂渊海》一书有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以及各抄本,从版本价值的角度看,明万历刻本将潘自牧编的195卷和宋惠父编的125卷重新编次,辑成100卷,在文献资料内容上保存了所有编类的大部分内容,其中引用的文献资料,使得我们能从中管窥一些今已佚去的书籍。
此外,作为四库底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虽经重装,但全本仍留存了大量四库馆臣校对浮签和墨改痕迹,这些浮签和墨改痕迹本身就为该底本的研究以及四库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版本依据;书中另有重装时古籍修复人员留有的记号、序文的版式等,都可以反映出此底本的刊刻和流传情况。
(二)校勘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为四库学提供了新材料,进一步实证了四库馆臣的校对流程,体现了《四库全书》的校勘价值。例如:卷五十一“识见部”的“安分”条中,有一处贴有二签,分别为:“‘’字疑‘饘’字之讹,改正。汤师锡。”“‘’并不讹,今仍旧。覆校汪学金签。”由此签文可知,该处先由汤师锡提出疑议,后经汪学金复核,查证认为仍应按原文写。在其他签文中也有在签的左下角、或最下处标记“空”“补”“已改”等字,从签文内容理解,应是馆臣二次查证资料后给出的处理意见。虽然此书《四库全书》本中序文出现了内容置换的誊抄错误,但哲学所本中的浮签内容仍然体现了馆臣校对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 (宋)潘自牧:《记纂渊海》一百卷,钦定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
2 (元)吴师道:《敬乡录》十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三。
3 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71册 子部·类书类,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29页。
4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第361页。
5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3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831页。
6 李伟国:《<记纂渊海>作者、体例及版本考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7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69页。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卷二有“三十六”页,又有“又三十六”页。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17~118页。
10 刘蔷:《“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第1期。
11 陈民牛:《淮安人名辞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16页。
12 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上册,中华书局,2007年,第614页。
13 (清)郭晋修:《山西太谷县志》,民国二十年,卷五 乡贤·宦迹。
14 (清)朱珪:《知足斋文集》六卷,卷五“日讲起居注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左春坊左庶子加二级汪君墓志铭”。
15 孙毓修:《各省進呈书目》,商务印书馆,1926年。
1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7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11页。
18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 1999。
原载:《收藏家》2023 年第9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发现的明刊本《记纂渊海》一百卷应为四库底本。本文从版刻特征、作为四库底本的依据、底本中留存的校勘痕迹和文献价值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七年(1579)刻本《记纂渊海》一百卷进行了论证和考述,阐述了其作为四库底本的直接依据和相关佐证,揭示了该底本在四库学研究中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
关键词:《记纂渊海》、四库底本、潘自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图书馆收藏的线装书籍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期间,发现一部原著录为明刊本的《记纂渊海》一百卷为四库底本。该书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160元的价格从琉璃厂邃雅斋购入,入藏哲学所图书馆。该本粘有不少浮签,有四库馆臣批注、勾改的原始纂修痕迹,是考察《记纂渊海》的版本情况,以及研究四库馆臣纂修情况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哲学所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的版刻特征、作为四库底本的依据、留存的校勘痕迹、文献价值等方面,揭示其作为四库底本的价值,以期为四库学以及《记纂渊海》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一、《记纂渊海》版本概况
《记纂渊海》是南宋潘自牧等编纂的一部类书,该书分门纂言隶事,以天地人物提纲,分天道、地理、人事、物类等,详近略远,详大略细,与他著体例有别1。
潘自牧,字牧之,南宋时期浙江金华人。宋宁宗庆元丙辰(1196)进士,官龙游令。为福州教授时著《记纂渊海》,曾为潭州分司粮米院、太平县、常山县令2。书中“刻记纂渊海名氏”题曰“宋教授金华潘自牧纂集”,可知该书成于潘氏任福州教授期间。
《记纂渊海》存世版本可分为195卷、125卷和100卷三种:
一是所谓潘自牧所编之前集195卷本,宋刻本存三帙,国家图书馆两帙3,辽宁省图书馆一帙,均有阙钞补。半页13行,行22字。书前有潘自牧自序,分为22部,每部又有子目总千二百四十有六门。明抄本亦有195卷,明弘治华燧会通馆铜活字本为200卷,但195卷与明活字本200卷内容基本一致,均分为22部,只是200卷本将其中的仙道部、阃仪部内容析出,多了5卷。
二是潘自牧的朋友宋惠父所编之后集125卷本,为明抄本,一帙存95卷4,另一帙存94卷5。据195卷本潘氏自序,该书原意在纂言,而宋氏后集仍按类书常例,以记事为主。
三是100卷本,即明万历刻本和以明万历本为底本的《四库全书》本。据陈文燧序云:
余先世强恕公、牧石诸公求之闽蜀,得其前编,周流吴越,复购后编,宝玩盖几百年所矣,中叶有志续蠧鱼残缺。余自通籍时,业有志续之,践更南北,竟无完书。今戊寅冬,承乏畿南,公暇谬为补注,剥落太甚者,属别驾蔡公、司理顾公、学博吴君采辑诸书,补缺序次。
可知明万历本经陈文燧等人依前集195卷本(即“前编”)和后集125卷本(即“后编”)重新编排目次变成100卷,内容改分为58部,基本涵盖前集和后集两个版本的内容6,王重民先生的《中国善本书提要》有提到:“……今知此一百卷者,乃合并后集一百二十五卷而成,非自牧之全也。”《四库全书》据明万历刻本收入,当是因为明万历本内容涵盖前集后集,内容更为丰富,其使用的底本为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7。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的版刻特征
《记纂渊海》一百卷,宋潘自牧纂集,明陈文燧补注,明王嘉宾补遗,明王之辅、蔡呈奇等编次。明万历七年(1579)大名知府东鲁王嘉宾刻本。十二函一百二十册。半叶12行,行22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框高19.6厘米,宽14.6厘米。首卷卷端顶格题“记纂渊海卷之一”。书口下有刻工,但多数漫漶不清,现能看到的刻工名有:登(陈序第4、6页)、明(陈序第5页)、魁(卷二第32页)、吉(卷二第又36页8)、云(陈序第3页,卷二第44、45页)、史(卷五六第15页)、明(卷五六第4页)。
卷前有万历己卯(1579)胡维新撰“刻纪纂渊海叙”和万历己卯(1579)陈文遂撰“记纂渊海序”二篇序文,其中胡序为后补刻,非原刻序。另有“刻记纂渊海名氏”记编次校正诸人,次行署“宋教授金华潘自牧纂集”,第三行署“明中宪大夫大名兵备副使唤前监察御史临川陈文燧纂修”,第四行署“中宪大夫大名府知府前监察御史东鲁王嘉宾补遗”,第五行起署王之辅、蔡呈奇等编次、以及校正等姓氏;并有“记纂渊海目录”,分为58部100卷:混元、五行、天文、岁时、节序、测候、律历、祥瑞、灾异、地理、居处、郡县、职官、仁宦、科举、学校、人伦、人道、性行、识见、论议、问学、言语、政事、名誉、物理、人已、接物、叙述、人事、人情、著述、祭祀、礼仪、乐、丧纪、兵戎、阃仪、字学、文卷、襟怀、民业、释、仙道、技术、博奕、杂戏、飮食、香药、果食、花卉、草、木、竹、禽、兽、水族、虫豸。每部之下分若干门,每门用一个主题词作标题,每门下以黑底白文标明经、子、史、传记、集、本朝六条,每条下罗列与标题相关的言句。
哲学所明万历刻本整体形态完整,少量包角处缺损、脱线,原书部分有残页、水渍、发黄、虫蠹。此本入藏哲学所前曾经重装修补,惜当时采用的是整页贴裱的方式,纸张柔韧度尽失,裱补过的书页较为僵硬;大部分书页在天头或地脚处标有苏州码子表示的数字,可能是当时修复时所做的编号;多数书页配有至少3至6页衬纸。据载,原马裕家呈送本为40册7,而哲学所本为120册,可能是书贾将原为40册的书硬加衬纸,重新拆分、装订成120册,以此按册计价,能多获利。此外,部分书页出现用笔描补栏线、鱼尾,甚至描字的情况。
此本重装后佚去原封面,原可能在封面上所钤木记也无法得知9。卷一首页中间钤“翰林院典/簿厅关防”满汉文朱文长方印,卷端下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朱文方印,每册末有“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藏书之章”朱文方印。书中留有四库馆臣批注勾改,并粘有大量浮签,部分浮签有落款“常循”朱文木记、“分校吴裕德”朱文木记、“罗应台印”白文方印、“覆校汪学金签”朱文木记、“元/辉”朱文方印等。个别浮签有残或上下切口平整,疑为修补时破损,或裁切天头时被去掉。
我馆此本100卷,惜有缺页。馆藏本卷四存11页;卷三十二存第1页至第8页;卷三十三缺第7页、第9页、第46页、第47页;卷三十九末题名下无卷数;卷七十一缺第28页;卷七十二缺第2页;卷七十四缺第41页;卷七十五缺第4页;卷七十六缺第1叶前半页;卷七十八缺第27页;卷八十三缺第29页;卷八十四缺第2页;末册书页残缺,只存前14页;书后无跋。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此刻本国图、天津、上海、南京等处有藏,另台湾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等处亦有藏。
三、哲学所藏明万历刻本是四库底本的依据
(一)卷首钤有“翰林院典/簿厅关防”汉满文朱文长方印
判定为《四库》底本的重要直接依据之一是首册首页(或序文、目录首页)上加盖的翰林院印,印通常有两种10:大多数《四库》底本首册首页正中上方钤有“翰林/院印”满汉文朱文方印,其形制在《清史稿·志七十九·舆服三》中有载:“始用清篆文、左为清篆,右为汉篆。……翰林院银印,二台,方三寸二分,厚八分”,按清代度量单位核算约为10.3厘米大方印;另有一种为“翰林院典/簿厅关防” 满汉文朱文长方印,其形制据《清史稿·志七十九·舆服三》中所载:“翰林院典簿,……铜关防,长三寸,阔一寸九分。”约为长9.8厘米,宽6.2厘米10。哲学所本首册卷一端正中上方所铃“翰林院典簿厅关防”印即是该印(图1),其尺寸与之相合。与同样钤有该印的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底本《淮南鸿烈解》(善本书号:08952)、《梅溪先生廷试策一卷奏议四卷文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九卷 附录一卷》(善本书号:08477)对比,印记形态、字体一致。
图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记纂渊海》明万历刻本卷一首页
(二)四库馆臣的校勘痕迹
另一判定为四库底本的直接依据之一为四库馆臣在书中留下的校勘痕迹。众所周知,四库全书校勘人员众多,分为详校官、覆勘、总校官、校对官和謄录监生五类,各卷校勘人员有所不同。哲学所本中留有大量四库馆臣的校勘痕迹,大致分为在原书上用墨笔直接删改和用贴浮签的方式校改两种(具体校勘细节请见下节),根据校勘痕迹留下的署名统计有八人:常循、甯汝欗、汪学金、吴裕德、罗应台、汤师锡、元辉、武先振。
与文渊阁本查比,能对应上的四库馆臣和校对人员有常循、甯汝欗、吴裕德、汤师锡、武先振五人。(1)常循,字箴传、荃岩,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乾隆中官国子监助教。时开四库馆,常循任分校之役,号称博洽11,为校对官学正,负责文渊阁本卷三~卷二四。(2)甯汝欗,安徽阜阳人。拔贡生,乾隆四十五年来任教谕事。为誊录监生,负责文渊阁本卷三~卷一二、卷二二~卷二四。(3)吴裕德,顺天府大兴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12,官翰林院编修。在提调南三阁时兼司总校之职。为校对官编修,负责文渊阁本卷二五~卷二六、卷三一~卷三三、卷三八~卷四一、卷五七~卷五八。(4)汤师锡,江苏宜兴人,监生。为誊录监生,负责文渊阁本卷五〇~卷五一、卷六一~卷六三、卷七一~卷七二。(5)武先振,字立山,山西太谷人,乾隆四十四年以举人授知县分发江苏,历署江苏溧水,乾隆五十三年补阜宁;五十八年父忧归,嘉庆元年服除,选授直隶栢乡县知县,旋调刑台;嘉庆十一年卒13。为誊录监生,负责文渊阁本卷八八~卷九三。
汪学金、罗应台、元辉三人,虽未在文渊阁本《记纂渊海》中有记录,但三人应该都参与了此书的具体工作。汪学金,字敬箴,号杏江,晚号静厓,江苏太仓人。父汪廷玙,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乾隆四十六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以病乞休。著有《井福堂文稿》、《静厓诗稿》。14汪氏在编修《四库全书》期间职名为分校官,或因其在文渊阁内担任总校官或复校官,或因其父为总阅官之一,虽文渊阁本《记纂渊海》未录汪氏职名,但汪氏仍参与了《记纂渊海》的校对工作。罗应台是监生,曾参与四库全书的校对,据哲学所本可知,罗应台亦参与《记纂渊海》的部分前期校对工作。元辉不是全名,该署名在全书中的浮签中也仅出现一次,不知为何人名或字。
(三)四库采进书目的相关文献记载
众所周知,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诏令征集遗书,各地向清廷呈送进献书籍。《各省进呈书目》15《四库采进书目》7中记录《记纂渊海》共有两种四库进呈本:其一,“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书目”著录:“记纂渊海 一百卷 宋渊自牧 四十本”,7应为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日由两淮盐政李质颖解送16;其二,“浙江省第五次范懋柱家呈送书目”著录:“记纂渊海 一百九十五卷 宋潘自牧著 二十本”。17经查阅《文渊阁四库全书》,并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8云:“……此本刻于万历己卯,卷首于自牧名后题中宪大夫、大名府知府、前监察御史东鲁王嘉宾补遗字。……”可知收录《四库全书》中的《记纂渊海》所用底本为“两淮马裕家藏本”。哲学所本卷数、版本与马裕家进呈本一致,但由于书曾于上世纪上半叶重修过,册数不一致。
(四)与文渊阁本对比序跋
《记纂渊海》的文渊阁本完成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卷前只有两篇序文,书后无跋。而台图藏有同一刻本(书号:07881),原为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本,其后有万历己卯王嘉宾跋“刻记纂渊海后序”云:
……使君家藏此编百有余年,惜其断缺,购求未得,一日谓余可梓之以广其传。……自议论部起为前集,自混元部起为后集……故耳仍以混元部为首而以虫豸部终焉,合为一编,厘为一百卷,联为四十册。……
该跋提到此本由前集、后集的内容重新编次仿补为一百卷,装订成四十册。但文渊阁本无王跋,仅有陈序与胡序,恰与哲学所本一致。
此外,检文渊阁本两篇序文,有一怪异之处,其序文两篇:一是“刻记纂渊海序”,末记“陈文燧书”;二是“记纂渊海序”,末记“胡维新书”。而观哲学所本以及他处刻本,正确的两篇序文应是:胡维新撰“刻纪纂渊海叙”和陈文遂撰“记纂渊海序”,即文渊阁本两篇序文内容有误。检视哲学所本,胡氏“刻纪纂渊海叙” 每页8行,每行刻11字,共6页,陈氏“记纂渊海序”每页8行,每行刻13字,共7页;对比文渊阁本与哲学所本的序文内容,有两处整段文字整体置换对调。
图2 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胡维新叙首页
如图3所示,标黄文字为陈序,标红数字为陈序页码;未标黄文字为胡序,标绿数字为胡序页码。我们可以知道,两篇序文的第1页和第4页整体调换,推测应是底本装订错误所致。而观其他收藏单位的明万历刻本,哲学所本胡序与他处刻本胡序版式不同,例如台图藏本(书号:07881)与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书号:16231)胡序为8行14字。对比印刷情况和书口下刻工名,可以推断哲学所本是后印本,其胡序应是后期重新补刻的。另外,细查文渊阁本两篇序文,绿①部分除序题外共6×11+7×11=143字,绿②③部分为28×11=308字,绿④部分为14×11=154字,以上字数与哲学所本7行11字版式的胡序能对应上相应整页,而与他处刻本8行14字的胡序对应不上整页。因此可以推出结论:文渊阁本的两篇序文是按照错误的书页顺序誊录的,原因应是底本卷前两篇序文个别书页装订错误而整页置换所致;文渊阁本所用底本的胡序版式与哲学所本一致,为7行11字。此亦可作为哲学所明万历本《记纂渊海》为四库底本的佐证。
图3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记纂渊海》两篇序文
四、《记纂渊海》四库底本留存大量校勘痕迹
《记纂渊海》哲学所本中,留有大量校签和少量朱、墨笔校改痕迹。经统计,校签和其他校改痕迹共有250余处,校签内容主要包含校勘意见和校对者的落款。校勘意见主要包括改正各种原因造成的错字或误字、增删等文字改动、修改避讳字或违碍字、文字存疑需要查证、原文漫漶不清或缺漏字句需要添补等情况。书中留下的校对者落款有:“常循”朱文木记、“宁汝欗签”、“分校吴裕德”朱文木记、“罗应台印”白文方印、“覆校汪学金签”朱文木记、“元/辉”朱文方印、“汤师锡”、“武先振”。朱、墨笔校改痕迹内容主要有改正错字、增删调整字句等校改。现选取其中一些较典型的签文类型,部分列举如下:
(一)馆臣校对浮签
1.因音、形相近导致的错字
校签直接标明:何字当作何字,四库全书中均直接更正。
同音字错误。如:卷一“五行部”中“五行”条有签:“当作‘后土’。”底本原文为“後土为土正”,文渊阁本改作“后土为土正”。卷二“天文部”中“雨”条有签(残):“上‘时’当作‘诗’。左末行‘春秋’二字,疑。空之。常循。”前一句底本原文为“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时”,文渊阁本改作“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卷二“天文部”中“云”条有签:“‘风‘当作‘云’。十行‘堂’当作‘唐’;十二行同。常循。”,此签对应三处应修改的字,其中后两处为同音字错误,底本原文为“望高堂观上有云气”和“为高堂之客”,阁本改作“望髙唐观上有云气”和“为髙唐之客”。
形近字错误。如:卷一“五行部”中“水”条有签:“‘文’当作‘丈’。”底本原文为“千文瀑布”,文渊阁本改作“千丈瀑布”;卷一“五行部”中“水火”条有签:“‘礼五常’當作‘祀五帝’。常循。”底本原文为“大司寇礼五常”,文渊阁本改作“大司寇祀五帝”;卷二“天文部”中“雨”条有签:“‘樂’讹‘藥’,改正。”底本错为“白藥天”,文渊阁本改作“白樂天”。
2.因缮写﹑刻版﹑排版等导致的错字
校签标明:何字当作何字,阁本中均查证后更正。
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萧芝’当作‘萧艾’。常循。”底本原文为“紫芝与萧芝俱尽”,文渊阁本改作“紫芝与萧艾俱尽”。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散散’原书作‘散上’。常循。”底本错为“术一旦散散,紫色冲天。”文渊阁本改作“术一旦散上,紫色冲天。”卷二“岁时部”中“春”有签:“‘嘉良’当作‘嘉辰’。常循。”,底本原文:“辰曰良辰嘉良芳辰”,文渊阁本改作“辰曰良辰嘉辰芳辰”。
3.衍字
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校签标明:某字衍。四库本中删去。卷二“天文部”中“冰”有签:“‘二日之中’当作‘二之日’,‘中’字衍。常循。”底本原文:“二日之中”,文渊阁本删去“中”字。
4.增删等文字改动。
卷五十一“识见部”中“量力”条有签:“按:‘量力而动’以下三条皆史也,似应加一朱书‘史’字,提行另写,原本混列于‘子’字下,与前例不符,今改正。汤师锡。末行。”文渊阁本按签加“史”字并提行另写。
5.因避宋时讳的字
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恢复为原字,或按四库全书编撰时的通行用法,写原字缺笔避讳。如: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嗣(△)征:从今例,写原字缺画。”底本原为“《书·嗣征》”,文渊阁本改作“《书·征》”。卷一“五行部”中“金”条有签:“‘证’当作‘征’,宋避仁宗嫌名,改此。常循。”底本原为“唐魏证传”,文渊阁本改作“唐魏征传”。
6.文字存疑处
针对这种情况,通常会标明:存疑、俟考、查添等字样,校对人员通常会核对来源,再确定是否改动。如: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按:《周本纪》作:“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与此异,存疑。常循。”文渊阁本未作改动。卷二“天文部”中“雪”条有签:“以前代事入本朝似当记入考证。常循。”底本为“【本朝】宋大明中元日雪花降右将军谢荘下殿雪集衣白上以为瑞赋诗【宋/书】”,文渊阁本未做改动。校臣查核后,或直接在签上写上考证后的正确意见,或在原签边上再粘一签,注明正确的修改意见。如:卷三“律历部”中“量”有签:“《左传》:‘釜十则钟’,此云:‘钟实则十’,是否?另考。据‘左传’写。”其中“据‘左传’写。”即为考后的修改意见,文渊阁本改为“釜十则钟”。
7.装订错误
卷三有两条校签:“二十四页:(阙字)四页错在三十四页。宁汝欗签。”和“(三十)四页:(阙字)四页错在二十四页。宁汝欗签。”,其中第二十四页和三十四页装订错误,文渊阁本已调换成正确的顺序。
8.模糊不清处
经查证后,补上文字。通常标明:查补。如:卷四十二“性行部”中“才美”有签:“南史《垣荣祖传》“上马横槊下马谈论”今于模糊处查补。分校吴裕德。”底本原文处模糊不清,文渊阁本依补“上马横槊下马谈论”。
(二)朱墨笔校勘
1.朱墨笔改字
有的直接书于书眉“某字改某字”。如:卷八十八“博弈部”中“博”条,书眉处用墨笔书“‘慱’改‘博’”。
有的直接勾圈,将改字书于书眉处,如:卷二十四“职官部”中“左右丞相”,底本原文“隋高颖有文武之大畧”,其上书眉处墨笔书“颎”,文渊阁本作“隋髙颎有文武之大畧”;卷八十八“博弈部”中“摴蒱”条,朱筆在文中“樗”处画圈,并书眉上写“摴”。等等。
有的直接在原文处改字。如:卷五“灾异部”中“火灾”有几处朱笔改字,底本原文“禆竈曰:‘不周吾言,郑又将火。”朱笔将“周”改成“用”,文渊阁本改正为“用”字;底本原文“济濡帷幕,郁攸从者”,朱笔将“者”改成“之”,文渊阁本改正为“之”。
有的在书眉处标注衍字。卷六十一“论议部”中“青胜于蓝”有墨笔书于书眉:“‘生’下‘於’字疑衍”。等等。
2.统一格式
《记纂渊海》底本中卷端格式比较随意、格式不统一,有“卷之一”、“卷第八”、“卷八十”三种。底本中卷四十一首页有朱墨笔圈改,刻本卷端前三行原文:“记纂渊海卷之四十一/人道部/家世”,其中首行朱笔圈删“之”字并标明“二行”,下墨笔补上:“宋 潘自牧 撰”并朱笔标明“三行”,“人道部”朱笔标明“四行”,“家世”朱笔标明“五行”。文渊阁本最后的格式统一为四行:“钦定四库全书/记纂渊海卷四十一 宋 潘自牧 撰/人道部/家世”,版心处也统一题为“记纂渊海/卷四十一”及页码。
底本中各部、各子目名称格式有不统一的,也都有标明处理意见。如“叙述部”—“自荐”条目前有“叙述部”一行,墨笔圈此三字并于书眉处写明:“此行不写”。
但有些地方虽然在底本中标明意见,但是阁本中却并未修改,可能是誊录时忽略了该意见 。如卷十一“郡县部”中“江南西路”有签:“前已有江南西路,此行恐查前后数例,系重出,抄本删去。此行亦应删。”底本原文为:“郡县部之十/江南西路”,文渊阁本删去“郡县部之十”行,留“江南西路”行,按其他地方的统一格式,应按照校签内容将“江南西路”行一并删去,不知为何未删。
3.校勘符号
“|”作为接写符号。卷九十二“果食部”中“樱桃”一条,原文“盛以赤 瑛盘”,“赤”与“瑛”中间空格,用朱色符号“|”将两字连接,文渊阁本中改为“盛以赤瑛盘”。
“〇”为校改符号或空格符号。卷五十九另有卷五十二“识见部”中“远虑”,小标题“远虑”上朱笔画“〇〇〇”,表示空三字,文渊阁本小标题格式即为前空三字。
“△”为误字符号。如卷一“五行部”中“火”条有签:“嗣(△)征:从今例,写原字缺画。”签中“嗣”字右侧标△,表明该字误。
“己”字形对调符号。卷五十九“论议部”中“事有反报”,原文为“三代之道将家所忌”,有墨色对调符号对调“道将”二字,文渊阁本改为“三代之将道家所忌”。
五、四库底本《记纂渊海》的文献价值
(一)版本价值
《记纂渊海》一书有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以及各抄本,从版本价值的角度看,明万历刻本将潘自牧编的195卷和宋惠父编的125卷重新编次,辑成100卷,在文献资料内容上保存了所有编类的大部分内容,其中引用的文献资料,使得我们能从中管窥一些今已佚去的书籍。
此外,作为四库底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虽经重装,但全本仍留存了大量四库馆臣校对浮签和墨改痕迹,这些浮签和墨改痕迹本身就为该底本的研究以及四库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版本依据;书中另有重装时古籍修复人员留有的记号、序文的版式等,都可以反映出此底本的刊刻和流传情况。
(二)校勘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为四库学提供了新材料,进一步实证了四库馆臣的校对流程,体现了《四库全书》的校勘价值。例如:卷五十一“识见部”的“安分”条中,有一处贴有二签,分别为:“‘’字疑‘饘’字之讹,改正。汤师锡。”“‘’并不讹,今仍旧。覆校汪学金签。”由此签文可知,该处先由汤师锡提出疑议,后经汪学金复核,查证认为仍应按原文写。在其他签文中也有在签的左下角、或最下处标记“空”“补”“已改”等字,从签文内容理解,应是馆臣二次查证资料后给出的处理意见。虽然此书《四库全书》本中序文出现了内容置换的誊抄错误,但哲学所本中的浮签内容仍然体现了馆臣校对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 (宋)潘自牧:《记纂渊海》一百卷,钦定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
2 (元)吴师道:《敬乡录》十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三。
3 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71册 子部·类书类,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29页。
4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第361页。
5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3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831页。
6 李伟国:《<记纂渊海>作者、体例及版本考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7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69页。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卷二有“三十六”页,又有“又三十六”页。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17~118页。
10 刘蔷:《“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第1期。
11 陈民牛:《淮安人名辞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16页。
12 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上册,中华书局,2007年,第614页。
13 (清)郭晋修:《山西太谷县志》,民国二十年,卷五 乡贤·宦迹。
14 (清)朱珪:《知足斋文集》六卷,卷五“日讲起居注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左春坊左庶子加二级汪君墓志铭”。
15 孙毓修:《各省進呈书目》,商务印书馆,1926年。
1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7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11页。
18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 1999。
原载:《收藏家》2023 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