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Summary of the Philosophy Summer School)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以下简称“暑期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非赢利性学术机构,创办于1988年,被列入英国文化交流委员会(British Council)的对华交流计划(ALCS)。1994年,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加入学院的主办活动,2005年因人事变动而撤出,美国哲学家作为主办方加入学院活动。暑期学院的名誉院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汝信教授、英国的斯特劳森(P. Strawson)爵士/院士/教授、英国的奥尼尔(Onora O’Neill)男爵/英国学术院院长/教授、澳大利亚的斯马特(J.Smart)院士/教授。赞助人中包括中英澳三方的著名学者,如李先琨、于光远、张孝文、D.Armstrong、I.Berlin、J.Cohen、M.Dummett、J.Passmore、B.Williams、Lord Quinton、Rt.Hon.the Earl of Halsbury、Jane Heal、James Griffin (其中一些业已病故)等。现任院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前所长、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
【下图为中方委员会主席为
暑期学院的运作方式是利用每年暑期(7—8月份),根据中外双方商定的题目,由外方选派3—5名有造诣的哲学家来华授课,每期实际授课时间为15天(5天学习,休息1天)。招收学员面向全国及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境外地区的华裔年轻学者或学生。每期招收学员的数量为40人,必要时也招收若干旁听学员。教学方式以外方教师授课为主,配以阅读指导和讨论(Reading Group)、公共室活动(Common Room),以及每周三次主要由外方教师演示、中方学生参与的专题讨论会(Symposium)。学习结束时,进行结业考试,由学员撰写英文论文。外方教师根据学员成绩评定成绩,由学院发给结业证书。大陆学员中成绩特别优异者(每期1人)可享受外方提供的奖学金(不含国际旅费)赴英进修3个月左右。境外学员、非哲学专业学员和旁听学员不在此例。在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因此要求学员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英国出版界每期免费赠送或以优惠价格出售给暑期学院一批外文书籍作为学员教材用书或参考书。
自创办以来,暑期学院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了12期正式班(session)和5期高级读书班(colloquium)。各期正式班的题目分别为:分析哲学(1988)、科学哲学(1991)、认知科学和心的哲学(1992)、当代认识论(1993)、哲学和应用伦理学(1994)、社会科学哲学(1996)、形而上学(1998)、政治哲学(2000)、语言哲学(2002)、生命伦理学(2005)、康德哲学(2006)、古希腊哲学(2007)。读书班分别阅读了D.Parfit的Persons and Reasons,1995;Richard Wolheim的The Art and Its Objects,1997;Robert Nozick的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1999;Genevieve Lloyd的The Man of Reason,2001;Gottlob Frege的Foundation of Arithmetic,2005。还有5次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conference):1991年的“科学哲学”;1994年的“中国妇女和女性主义思想”;1995年的“企业伦理”;2001年的“政治哲学”;2004年的“政治哲学框架中的民主问题”等。
20年来,暑期学院得到了中外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院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领导、国内有关学术团体负责人,以及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等参加。英国著名已故哲学家艾耶尔(第一任名誉院长)曾专为该学院的创办接受录像采访,英国著名哲学家斯特劳森也专为该学院录制了关于英国哲学的谈话录像带。20年的实践证明,暑期学院用这种集中强化的方式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少的费用,获取较大的信息量,了解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助于对问题的深人讨论,因此,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益。英方、澳方和美方为每期派遣的教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哲学家,其中包括斯特劳森、科恩、皮尔斯等,都是英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这无疑也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教学质量。暑期学院得到了与之有关的国内外学术界、学员和学员选派单位的广泛好评。澳大利亚哲学界于1994年加入该学院的活动,这也说明学院在国际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此外,国内外一些传媒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英国三大报《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等都曾对该学院的活动作过介绍和报道。
暑期学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由英方委员会主
原载:《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20周年庆典纪念手册》
录入编辑:小蜜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Summary of the Philosophy Summer School)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以下简称“暑期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非赢利性学术机构,创办于1988年,被列入英国文化交流委员会(British Council)的对华交流计划(ALCS)。1994年,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加入学院的主办活动,2005年因人事变动而撤出,美国哲学家作为主办方加入学院活动。暑期学院的名誉院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汝信教授、英国的斯特劳森(P. Strawson)爵士/院士/教授、英国的奥尼尔(Onora O’Neill)男爵/英国学术院院长/教授、澳大利亚的斯马特(J.Smart)院士/教授。赞助人中包括中英澳三方的著名学者,如李先琨、于光远、张孝文、D.Armstrong、I.Berlin、J.Cohen、M.Dummett、J.Passmore、B.Williams、Lord Quinton、Rt.Hon.the Earl of Halsbury、Jane Heal、James Griffin (其中一些业已病故)等。现任院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前所长、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
【下图为中方委员会主席为
暑期学院的运作方式是利用每年暑期(7—8月份),根据中外双方商定的题目,由外方选派3—5名有造诣的哲学家来华授课,每期实际授课时间为15天(5天学习,休息1天)。招收学员面向全国及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境外地区的华裔年轻学者或学生。每期招收学员的数量为40人,必要时也招收若干旁听学员。教学方式以外方教师授课为主,配以阅读指导和讨论(Reading Group)、公共室活动(Common Room),以及每周三次主要由外方教师演示、中方学生参与的专题讨论会(Symposium)。学习结束时,进行结业考试,由学员撰写英文论文。外方教师根据学员成绩评定成绩,由学院发给结业证书。大陆学员中成绩特别优异者(每期1人)可享受外方提供的奖学金(不含国际旅费)赴英进修3个月左右。境外学员、非哲学专业学员和旁听学员不在此例。在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因此要求学员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英国出版界每期免费赠送或以优惠价格出售给暑期学院一批外文书籍作为学员教材用书或参考书。
自创办以来,暑期学院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了12期正式班(session)和5期高级读书班(colloquium)。各期正式班的题目分别为:分析哲学(1988)、科学哲学(1991)、认知科学和心的哲学(1992)、当代认识论(1993)、哲学和应用伦理学(1994)、社会科学哲学(1996)、形而上学(1998)、政治哲学(2000)、语言哲学(2002)、生命伦理学(2005)、康德哲学(2006)、古希腊哲学(2007)。读书班分别阅读了D.Parfit的Persons and Reasons,1995;Richard Wolheim的The Art and Its Objects,1997;Robert Nozick的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1999;Genevieve Lloyd的The Man of Reason,2001;Gottlob Frege的Foundation of Arithmetic,2005。还有5次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conference):1991年的“科学哲学”;1994年的“中国妇女和女性主义思想”;1995年的“企业伦理”;2001年的“政治哲学”;2004年的“政治哲学框架中的民主问题”等。
20年来,暑期学院得到了中外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院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领导、国内有关学术团体负责人,以及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等参加。英国著名已故哲学家艾耶尔(第一任名誉院长)曾专为该学院的创办接受录像采访,英国著名哲学家斯特劳森也专为该学院录制了关于英国哲学的谈话录像带。20年的实践证明,暑期学院用这种集中强化的方式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少的费用,获取较大的信息量,了解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助于对问题的深人讨论,因此,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益。英方、澳方和美方为每期派遣的教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哲学家,其中包括斯特劳森、科恩、皮尔斯等,都是英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这无疑也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教学质量。暑期学院得到了与之有关的国内外学术界、学员和学员选派单位的广泛好评。澳大利亚哲学界于1994年加入该学院的活动,这也说明学院在国际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此外,国内外一些传媒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英国三大报《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等都曾对该学院的活动作过介绍和报道。
暑期学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由英方委员会主
原载:《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20周年庆典纪念手册》
录入编辑:小蜜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