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中共党员,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组部第11批援疆干部(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挂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1980年2月生于山东省曹县,2001年7月参加工作。2010年至2016年任哲学中国网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10年)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年),分别获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易学哲学、文化研究。
(一)著作
1、《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天道观》(独著,2015)
2、《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合著,2014)
3、《勤俭村遇上哲学》,(合著,2015)
4、《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七卷,(合著,2018)
(二)论文
1、王船山的德福关系论——以《周易外传•困》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09年1期
2、王船山的贲卦阐释及其文饰礼政思想,《周易研究》,2009年6期
3、王船山的象数论,《船山学刊》2009年第4期
4、王船山的艮卦阐释与儒家的知止思想,《孔子研究》,2010年3期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与唯物史观范式,《哲学动态》,2011年第12期
6、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法性(二作),《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关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4期
8、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2期
9、王船山对位财与仁义关系的生存论阐释,《船山学刊》,2016年1期
10、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圣人观释要,《中国哲学史》,2016年1期
11、《周易》富含生命哲学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2日
12、王夫之“道器合一论”中的形而上学,《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3期
13、劳思光“一系说”述评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3期
14、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人民论坛》,2017年36期
15、程颐咸卦阐释中的感应论简析,《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春之卷
16、杨简“己易”思想的哲学阐释,《孔子研究》,2018年5期
17、《易传》三陈九卦章的义理结构与道德修养论,《儒家思想与典籍》第11辑
18、王夫之“继善成性论”中的哲学建构,《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3期
19、庶民之恶与移风易俗:王夫之《俟解》主旨之探析,《船山学刊》,2021年5期
20、先秦儒家仁义礼关系论的现代省思,《哲学动态》,2021年12期
21、王阳明的精神追求与晚年化境,《阳明学研究》,2021年第6辑
2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作),《东方论坛》,2022年5期
23、从“无心之感”到“治心、治民之道”:王船山的感应论论析——以《周易》咸卦为中心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2期
24、从“本一”到“合一”:重思王夫之的天人关系论 ,《中国哲学史》,2022年6期
25、儒家的自我观念略论,《国际儒学论丛》,2023年13辑
26、道与言:王船山与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略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4期
27、从知言到知道:王船山论本体之知,《齐鲁学刊》,2023年3期
28、从一气到万物:王船山论命之分化过程——从《周易外传·困》论起,《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
(三)参与课题及国情调研
1、四渡赤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11)
2、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012)
3、哲学大众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江山市新塘边镇勤俭村公民道德建设考察,(2013)
4、中国农民哲学村调查,合著《勤俭村遇上哲学》,(2014)
5、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天津静海区的实践,(2015)
6、阿拉善地区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7)
7、《沂蒙精神的哲学阐释》,(2019)
8、兰陵县文化资源的历史源流与现状分析,(2020)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2021)
10、从“衢州指示”看第二个结合思想在衢州的萌发实践,(2022)
11、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实质与当代启示,(2023)
2025年8月21日更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中共党员,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组部第11批援疆干部(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挂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1980年2月生于山东省曹县,2001年7月参加工作。2010年至2016年任哲学中国网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10年)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年),分别获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易学哲学、文化研究。
(一)著作
1、《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天道观》(独著,2015)
2、《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合著,2014)
3、《勤俭村遇上哲学》,(合著,2015)
4、《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七卷,(合著,2018)
(二)论文
1、王船山的德福关系论——以《周易外传•困》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09年1期
2、王船山的贲卦阐释及其文饰礼政思想,《周易研究》,2009年6期
3、王船山的象数论,《船山学刊》2009年第4期
4、王船山的艮卦阐释与儒家的知止思想,《孔子研究》,2010年3期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与唯物史观范式,《哲学动态》,2011年第12期
6、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法性(二作),《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关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4期
8、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2期
9、王船山对位财与仁义关系的生存论阐释,《船山学刊》,2016年1期
10、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圣人观释要,《中国哲学史》,2016年1期
11、《周易》富含生命哲学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2日
12、王夫之“道器合一论”中的形而上学,《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3期
13、劳思光“一系说”述评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3期
14、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人民论坛》,2017年36期
15、程颐咸卦阐释中的感应论简析,《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春之卷
16、杨简“己易”思想的哲学阐释,《孔子研究》,2018年5期
17、《易传》三陈九卦章的义理结构与道德修养论,《儒家思想与典籍》第11辑
18、王夫之“继善成性论”中的哲学建构,《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3期
19、庶民之恶与移风易俗:王夫之《俟解》主旨之探析,《船山学刊》,2021年5期
20、先秦儒家仁义礼关系论的现代省思,《哲学动态》,2021年12期
21、王阳明的精神追求与晚年化境,《阳明学研究》,2021年第6辑
2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作),《东方论坛》,2022年5期
23、从“无心之感”到“治心、治民之道”:王船山的感应论论析——以《周易》咸卦为中心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2期
24、从“本一”到“合一”:重思王夫之的天人关系论 ,《中国哲学史》,2022年6期
25、儒家的自我观念略论,《国际儒学论丛》,2023年13辑
26、道与言:王船山与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略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4期
27、从知言到知道:王船山论本体之知,《齐鲁学刊》,2023年3期
28、从一气到万物:王船山论命之分化过程——从《周易外传·困》论起,《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
(三)参与课题及国情调研
1、四渡赤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11)
2、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012)
3、哲学大众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江山市新塘边镇勤俭村公民道德建设考察,(2013)
4、中国农民哲学村调查,合著《勤俭村遇上哲学》,(2014)
5、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天津静海区的实践,(2015)
6、阿拉善地区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7)
7、《沂蒙精神的哲学阐释》,(2019)
8、兰陵县文化资源的历史源流与现状分析,(2020)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2021)
10、从“衢州指示”看第二个结合思想在衢州的萌发实践,(2022)
11、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实质与当代启示,(2023)
2025年8月21日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