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叶秀山
玖兴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王玖兴文集》即将出版,以华约写序,却之不恭,但又不敢言“序”,写一篇纪念文章吧。
我记得起来的对
说起翻译,现在看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就学术领域言,其学术价值绝不低于研究写作,但是当其时也,我们的观念却不是这样的。
当时似乎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凡“老先生”皆属于做做“资料”和“翻译”工作,而我们这些年轻人,重点在于“写作”。
当年这种“老先生”和“年轻人”的区别,是实实在在“有形”的,不仅仅是“观念”上的。“老先生”有单独的“学习”组织,定期开会,有固定的参加者,不是随便可以串的。
现在想来,也许这些“老先生”都属于“统战”对象,是由组织决定的。
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当年这个“老先生”组的成员,我们有羡慕的地方,也有不羡慕的地方:羡慕的是,他们的级别高,工资多,住房条件好;不羡慕的是他们基本上不是“培养对象”,做做翻译,作作资料,研究工作要培养我们这些年轻人。这里意味着这些“老先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或从资本主义国家回归的,在哲学观点上旧的影响比较深,需要大大的改造,而我们毕竟是新时代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改造起来相对简单一点。
所以很长时间里,我跟
我们哲学常常教导人说,“两端——两级”是可以“转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比起
这样,在我的心目中,我们研究组的
就以
我对翻译工作的观念有一个转变过程,也跟
这件事情后,我常常跟人谈起,
这第三个条件,就是
同在一个研究组,为什么说“交往不很多”?还是因为那个“老先生”的界限当时是实实在在的,虽不是“不可逾越”,也是相当固定的。
当然毕竟有一些机会可以常常接触的。
譬如,我们这个组在“三面红旗”飘扬的时期,曾到河南七里营人民公社半日劳动锻炼,半日学习马列著作,在那里一住三个月;更不用说那当时并无定期的干校劳动了。这些都是我能够向
终于盼到了可以公开谈论学术问题的时候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西方哲学史研究室——那时已经改成“室”了——有一次盛会,规模很小,除商务的高嵩和兰州大学一位进修同志外,全是室内的研究人员,之所以说是“盛会”,是因为那是全室同志都参加的难得的一次聚会。我们住在承德避暑山庄,因为什么关系,我们还住进了园子里面,连晚上都可以游园,那景色的确是幽静而带有皇家气派,在那里坐而论道,使得我们这些“老-小”先生--那时我也可以称做“小先生”了��真的得其所哉。那一个星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
所以我一直认为
当然,以
翻译工作的种种学养——上面说了三种,要在极高的层次上统统具备,已属不易,但尚不能说后无来者,只是尚有一个条件,大概后来者就难以“克隆”了,那就是“时间”。
不错,在那个时期,“先生”无论“老”、“小”,都有各种“运动”使之不能做业务工作,但一旦作起来,除非搞“大批判”,那是“紧迫”得很,好在既然称做“先生”,这些任务就不大容易派到头上,而一般的学术业务工作,倒也不像现在那样赶任务、抢时间;那时似乎有“无尽”的时间可以用,工作可以“精雕细刻”,
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
说到
人生常有遗憾的事情。对
原载:《王玖兴文集》
录入编辑:小蜜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叶秀山
玖兴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王玖兴文集》即将出版,以华约写序,却之不恭,但又不敢言“序”,写一篇纪念文章吧。
我记得起来的对
说起翻译,现在看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就学术领域言,其学术价值绝不低于研究写作,但是当其时也,我们的观念却不是这样的。
当时似乎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凡“老先生”皆属于做做“资料”和“翻译”工作,而我们这些年轻人,重点在于“写作”。
当年这种“老先生”和“年轻人”的区别,是实实在在“有形”的,不仅仅是“观念”上的。“老先生”有单独的“学习”组织,定期开会,有固定的参加者,不是随便可以串的。
现在想来,也许这些“老先生”都属于“统战”对象,是由组织决定的。
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当年这个“老先生”组的成员,我们有羡慕的地方,也有不羡慕的地方:羡慕的是,他们的级别高,工资多,住房条件好;不羡慕的是他们基本上不是“培养对象”,做做翻译,作作资料,研究工作要培养我们这些年轻人。这里意味着这些“老先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或从资本主义国家回归的,在哲学观点上旧的影响比较深,需要大大的改造,而我们毕竟是新时代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改造起来相对简单一点。
所以很长时间里,我跟
我们哲学常常教导人说,“两端——两级”是可以“转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比起
这样,在我的心目中,我们研究组的
就以
我对翻译工作的观念有一个转变过程,也跟
这件事情后,我常常跟人谈起,
这第三个条件,就是
同在一个研究组,为什么说“交往不很多”?还是因为那个“老先生”的界限当时是实实在在的,虽不是“不可逾越”,也是相当固定的。
当然毕竟有一些机会可以常常接触的。
譬如,我们这个组在“三面红旗”飘扬的时期,曾到河南七里营人民公社半日劳动锻炼,半日学习马列著作,在那里一住三个月;更不用说那当时并无定期的干校劳动了。这些都是我能够向
终于盼到了可以公开谈论学术问题的时候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西方哲学史研究室——那时已经改成“室”了——有一次盛会,规模很小,除商务的高嵩和兰州大学一位进修同志外,全是室内的研究人员,之所以说是“盛会”,是因为那是全室同志都参加的难得的一次聚会。我们住在承德避暑山庄,因为什么关系,我们还住进了园子里面,连晚上都可以游园,那景色的确是幽静而带有皇家气派,在那里坐而论道,使得我们这些“老-小”先生--那时我也可以称做“小先生”了��真的得其所哉。那一个星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
所以我一直认为
当然,以
翻译工作的种种学养——上面说了三种,要在极高的层次上统统具备,已属不易,但尚不能说后无来者,只是尚有一个条件,大概后来者就难以“克隆”了,那就是“时间”。
不错,在那个时期,“先生”无论“老”、“小”,都有各种“运动”使之不能做业务工作,但一旦作起来,除非搞“大批判”,那是“紧迫”得很,好在既然称做“先生”,这些任务就不大容易派到头上,而一般的学术业务工作,倒也不像现在那样赶任务、抢时间;那时似乎有“无尽”的时间可以用,工作可以“精雕细刻”,
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
说到
人生常有遗憾的事情。对
原载:《王玖兴文集》
录入编辑:小蜜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