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陈筠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建国初期,为了适应新中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为了给予广大的干部和群众以及时的、必要的思想武装,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积极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不仅重视哲学理论在新的实践中运用,而且也重视新的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新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在哲学的各个领域,建立与发展各个分支学科,逐步形成一支哲学研究队伍。1953年3月,《哲学研究》杂志在潘梓年同志的主持下筹备创刊;通过办刊物,团结联络哲学工作者并从中发掘人才。在这个基础上,于同年9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50年来,《哲学研究》根据中央确定的编辑方针和自身特点,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重视刊物的评论工作,重视最新科学成果的哲学概括,重视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和分析,重视对改革开放中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发表了不少优秀的学术论文,在推动国内哲学研究工作方面,在发现和培养青年哲学工作者,发展、壮大哲学研究队伍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顾名思义,《哲学研究》是个哲学方面的学术刊物,然而它也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在“文革”期间,《哲学研究》曾一度停刊。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祖国的各项事业迎来了春光明媚的季节。1978年,经党中央的批准,《哲学研究》又重新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在《哲学研究》复刊不久,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个讨论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在1978年6月党中央主持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需要,重新提出和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邓小平同志所讲的这个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惟一正确思想路线。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讲话精神,《哲学研究》杂志从1978年6月起立即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我们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不仅认真组织和审定刊物发表的稿件,而且还拟定选题,组织讨论会,精心计划,引导讨论逐步走向深入,并组织撰写评论文章和答读者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澄清理论是非,起到了一个哲学刊物在理论争论中应起的作用,为拨乱反正、端正思想路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真理标准的讨论达到高潮的期间,《哲学研究》杂志的发行量急增至二百多万份,真可谓盛况空前。这时,编辑部的同志积极性更高了,群策群议,还编辑出版了两本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论文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参考材料,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在《哲学研究》的长期的编辑工作中,我们编辑部的同志深深体会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时分析、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和学术理论研究动向,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并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为了办好《哲学研究》,提高刊物的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还必须重视刊物的评论工作。要切实贯彻“双百”方针,坚持让不同学术观点能在刊物上得到充分讨论。没有争鸣就没有学术繁荣。在刊物的编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作者的广泛性,还特别要注重对青年作者的扶植工作。刊物不仅要发表科研成果,更要发现和培养人才。
今年是《哲学研究》创刊50周年。愿它一如既往,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原载:《哲学所志1995-2005》
录入编辑:小蜜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陈筠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建国初期,为了适应新中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为了给予广大的干部和群众以及时的、必要的思想武装,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积极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不仅重视哲学理论在新的实践中运用,而且也重视新的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新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在哲学的各个领域,建立与发展各个分支学科,逐步形成一支哲学研究队伍。1953年3月,《哲学研究》杂志在潘梓年同志的主持下筹备创刊;通过办刊物,团结联络哲学工作者并从中发掘人才。在这个基础上,于同年9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50年来,《哲学研究》根据中央确定的编辑方针和自身特点,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重视刊物的评论工作,重视最新科学成果的哲学概括,重视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和分析,重视对改革开放中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发表了不少优秀的学术论文,在推动国内哲学研究工作方面,在发现和培养青年哲学工作者,发展、壮大哲学研究队伍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顾名思义,《哲学研究》是个哲学方面的学术刊物,然而它也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在“文革”期间,《哲学研究》曾一度停刊。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祖国的各项事业迎来了春光明媚的季节。1978年,经党中央的批准,《哲学研究》又重新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在《哲学研究》复刊不久,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个讨论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在1978年6月党中央主持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需要,重新提出和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邓小平同志所讲的这个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惟一正确思想路线。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讲话精神,《哲学研究》杂志从1978年6月起立即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我们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不仅认真组织和审定刊物发表的稿件,而且还拟定选题,组织讨论会,精心计划,引导讨论逐步走向深入,并组织撰写评论文章和答读者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澄清理论是非,起到了一个哲学刊物在理论争论中应起的作用,为拨乱反正、端正思想路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真理标准的讨论达到高潮的期间,《哲学研究》杂志的发行量急增至二百多万份,真可谓盛况空前。这时,编辑部的同志积极性更高了,群策群议,还编辑出版了两本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论文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参考材料,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在《哲学研究》的长期的编辑工作中,我们编辑部的同志深深体会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时分析、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和学术理论研究动向,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并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为了办好《哲学研究》,提高刊物的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还必须重视刊物的评论工作。要切实贯彻“双百”方针,坚持让不同学术观点能在刊物上得到充分讨论。没有争鸣就没有学术繁荣。在刊物的编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作者的广泛性,还特别要注重对青年作者的扶植工作。刊物不仅要发表科研成果,更要发现和培养人才。
今年是《哲学研究》创刊50周年。愿它一如既往,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原载:《哲学所志1995-2005》
录入编辑:小蜜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