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哲学研究所第一会议室隆重召开。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特此成立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作用,不断提升哲学研究杂志社办刊水平,进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哲学研究杂志社社长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杂志社总编辑张志强,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编辑部老师等近50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张志强所长主持。
高培勇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方面,特别是在话语体系、期刊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其中,哲学研究所为了适应新时代期刊发展要求,推行的哲学研究杂志社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刊,成立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学术反响。办好学术期刊,必须坚持党管刊物原则,坚持高质量的学术标准,充分发挥期刊编委会的作用,引领学术发展。
哲学研究所王立胜书记重点谈了哲学研究杂志社近期的改革举措、实践成效、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内容。哲学研究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三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自2019年9月份以来,杂志社确立起编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办刊思路,进一步建章立制,优化流程,推动期刊管理的规范、公开、透明。未来,哲学所要统筹好基础学术研究、智库建设、期刊建设三者的关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工作会议共设置了四场发言,各位编委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如何办好哲学研究杂志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场发言由张志强所长主持。编委会委员就如何定位哲学研究杂志社的办刊方向,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各抒己见。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冯鹏志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刘普处长发言
第二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世界哲学》主编冯颜利研究员主持。编委会委员就哲学研究的主体性与世界化、学术性与思想性、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与知识传统的关系、主流学科与冷门学科的关系,以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理论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郝立新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有德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发言
哲学研究所李河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甘绍平研究员发言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动态》主编单继刚研究员主持。各位编委就匿名外审制度、选题策划、刊物在培育学术人才中的作用、编辑的培养、刊物的对外传播等问题,以及当代哲学所面对的技术文明与人文科学的论争,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赵汀阳研究员发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汪信砚发言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江怡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孙周兴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发言
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世界哲学》主编冯颜利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主任陈霞研究员发言
第四场发言由王立胜书记主持。委员们就学术与思想的关系,评论写作和重大问题写作法的训练对于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哲学研究杂志社网上投稿、匿名外审,定稿、审稿分离等制度建设,以及设置议题、召集工作坊提升办刊质量等话题进行讨论。
吉林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哲学社会学院贺来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哲学系李猛教授发言
哲学研究所杜国平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动态》主编单继刚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世界哲学》编辑部主任洪军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周丹副研究员发言
最后,张志强所长、王立胜书记分别进行了总结。
张志强所长指出,2019年以来杂志社的改革进入第一个阶段,今天编委会会议的召开意味着进入了改革的第二个阶段。编委会要对第一阶段改革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对下一步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通过这个会议可以进一步摸索编委会的工作机制,要促进学界的交流互动,不断凝聚学术共识,形成学术议题。编辑部和杂志社要分解成相应的话题,做一些小型研讨、前沿论坛,通过此举发现作者、论文。希望通过长期的努力,将哲学研究杂志社打造成为激活学术氛围、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建设“三大体系”的优质平台。
王立胜书记指出,哲学研究杂志社的改革十分重要,今天这个会开得非常成功。大家既梳理了杂志社多年来办刊的宝贵经验,同时对未来发展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哲学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编委会委员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做好基础学术研究、智库建设、期刊建设工作,进一步突出哲学研究杂志社的引领作用,努力形成更多富有思想性、时代性、学理性、原创性的精品力作,为奋进新时代贡献中国哲学界的力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哲学研究所第一会议室隆重召开。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特此成立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作用,不断提升哲学研究杂志社办刊水平,进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哲学研究杂志社社长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杂志社总编辑张志强,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编辑部老师等近50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张志强所长主持。
高培勇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方面,特别是在话语体系、期刊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其中,哲学研究所为了适应新时代期刊发展要求,推行的哲学研究杂志社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刊,成立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学术反响。办好学术期刊,必须坚持党管刊物原则,坚持高质量的学术标准,充分发挥期刊编委会的作用,引领学术发展。
哲学研究所王立胜书记重点谈了哲学研究杂志社近期的改革举措、实践成效、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内容。哲学研究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三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自2019年9月份以来,杂志社确立起编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办刊思路,进一步建章立制,优化流程,推动期刊管理的规范、公开、透明。未来,哲学所要统筹好基础学术研究、智库建设、期刊建设三者的关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工作会议共设置了四场发言,各位编委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如何办好哲学研究杂志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场发言由张志强所长主持。编委会委员就如何定位哲学研究杂志社的办刊方向,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各抒己见。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冯鹏志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刘普处长发言
第二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世界哲学》主编冯颜利研究员主持。编委会委员就哲学研究的主体性与世界化、学术性与思想性、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与知识传统的关系、主流学科与冷门学科的关系,以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理论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郝立新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有德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发言
哲学研究所李河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甘绍平研究员发言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动态》主编单继刚研究员主持。各位编委就匿名外审制度、选题策划、刊物在培育学术人才中的作用、编辑的培养、刊物的对外传播等问题,以及当代哲学所面对的技术文明与人文科学的论争,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赵汀阳研究员发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汪信砚发言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江怡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孙周兴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发言
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世界哲学》主编冯颜利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主任陈霞研究员发言
第四场发言由王立胜书记主持。委员们就学术与思想的关系,评论写作和重大问题写作法的训练对于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哲学研究杂志社网上投稿、匿名外审,定稿、审稿分离等制度建设,以及设置议题、召集工作坊提升办刊质量等话题进行讨论。
吉林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哲学社会学院贺来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哲学系李猛教授发言
哲学研究所杜国平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动态》主编单继刚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世界哲学》编辑部主任洪军研究员发言
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周丹副研究员发言
最后,张志强所长、王立胜书记分别进行了总结。
张志强所长指出,2019年以来杂志社的改革进入第一个阶段,今天编委会会议的召开意味着进入了改革的第二个阶段。编委会要对第一阶段改革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对下一步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通过这个会议可以进一步摸索编委会的工作机制,要促进学界的交流互动,不断凝聚学术共识,形成学术议题。编辑部和杂志社要分解成相应的话题,做一些小型研讨、前沿论坛,通过此举发现作者、论文。希望通过长期的努力,将哲学研究杂志社打造成为激活学术氛围、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建设“三大体系”的优质平台。
王立胜书记指出,哲学研究杂志社的改革十分重要,今天这个会开得非常成功。大家既梳理了杂志社多年来办刊的宝贵经验,同时对未来发展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哲学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编委会委员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做好基础学术研究、智库建设、期刊建设工作,进一步突出哲学研究杂志社的引领作用,努力形成更多富有思想性、时代性、学理性、原创性的精品力作,为奋进新时代贡献中国哲学界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