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2025年4月10日,中国哲学研究室、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在930会议室举办“知行汇”系列讲座首讲,孟兵强同志主讲“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哲学所党委书记张蕾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支部书记刘丰同志主持,支部全体成员参加讨论。
“知行汇”系列讲座由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设立,旨在于哲学研究所70周年之际,响应党中央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号召,落实社科院“三项共识”,传承党建与科研融合传统,开创有组织科研新格局,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同志胸怀“国之大者”,以高质量成果服务党和国家。
张蕾书记高度肯定了中国哲学研究室、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的工作,就“知行汇”品牌中“汇”的四重内涵进行了阐释——党建与科研、认知与行动、出成果与出人才、中哲与东方多学科的深度融汇,并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科研,正确处理个人学术研究与有组织科研的关系,真正树立起为人民做学问、为时代解难题的学术担当。
随后,在学术研讨环节,刘丰同志介绍了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支部计划举办七场讲座,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孟兵强同志以董仲舒战争观研究为题展开论述,指出战争与和平可视为一体两面,认为和平需以界定战争边界为前提。研究揭示董仲舒提出仁爱、道义、血亲复仇三重正义战争判定原则,这种既肯定必要战争又严格约束战争的双重态度,形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慎战”传统:一方面承认战争在特定条件下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始终将和平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董仲舒由此发展儒家义战理论,其“大一统”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同时反对劳民伤财之战,形成兼具国家建构与民生关怀的战争伦理体系,同时揭示了中华文明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思考,彰显了中华文明“和”价值观的实践智慧——和平不是绝对否定战争,而是通过建立正义标准来规范战争,最终实现“以战止战”的和平目的。随后,支部各位同志进一步围绕和平性与战争史之间的张力、中西正义观比较等议题展开讨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2025年4月10日,中国哲学研究室、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在930会议室举办“知行汇”系列讲座首讲,孟兵强同志主讲“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哲学所党委书记张蕾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支部书记刘丰同志主持,支部全体成员参加讨论。
“知行汇”系列讲座由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设立,旨在于哲学研究所70周年之际,响应党中央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号召,落实社科院“三项共识”,传承党建与科研融合传统,开创有组织科研新格局,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同志胸怀“国之大者”,以高质量成果服务党和国家。
张蕾书记高度肯定了中国哲学研究室、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的工作,就“知行汇”品牌中“汇”的四重内涵进行了阐释——党建与科研、认知与行动、出成果与出人才、中哲与东方多学科的深度融汇,并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科研,正确处理个人学术研究与有组织科研的关系,真正树立起为人民做学问、为时代解难题的学术担当。
随后,在学术研讨环节,刘丰同志介绍了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支部计划举办七场讲座,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孟兵强同志以董仲舒战争观研究为题展开论述,指出战争与和平可视为一体两面,认为和平需以界定战争边界为前提。研究揭示董仲舒提出仁爱、道义、血亲复仇三重正义战争判定原则,这种既肯定必要战争又严格约束战争的双重态度,形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慎战”传统:一方面承认战争在特定条件下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始终将和平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董仲舒由此发展儒家义战理论,其“大一统”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同时反对劳民伤财之战,形成兼具国家建构与民生关怀的战争伦理体系,同时揭示了中华文明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思考,彰显了中华文明“和”价值观的实践智慧——和平不是绝对否定战争,而是通过建立正义标准来规范战争,最终实现“以战止战”的和平目的。随后,支部各位同志进一步围绕和平性与战争史之间的张力、中西正义观比较等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