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张羽佳,女,1975年出生,黑龙江肇源人,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哲学与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
代表著作:
《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代表论文:
1.《“有”“无”之间的哲学对话——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的相互阐释》,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从技术思天道——关于海德格尔和庄子对技术与天道关系的思考》,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
3.《应然的权威与道德的条件——从非典看当代中国的道德表达》,载《求是学刊》,2003(5)
4.《论马克思历史认识的现实维度》,载《理论探讨》,2003(5)
5.《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的得与失》,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6.《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载《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3(9)
7.《马克思文本研究:问题与现状》,载《教学与研究》,2003(12)
8.《解构游戏中的严肃主题:评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载《哲学门(第五卷)》,2004(1)
9.《阅读马克思:时代的主题与历史的任务》,载《河北学刊》,2004(3)
10.《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及其内涵》,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1.《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及其对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影响》,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12.《直面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载《中国哲学年鉴》,2006
13.《2004-2005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进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扫描》,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5.《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载《江海学刊》,2006(2)
16.《论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载《哲学动态》,2006(3)
17.《从阶级到性别:女性主义对马克思的解读》,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4)
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载《哲学研究》,2006(6)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最新动态》,载《学习与研究》,2006(9)
20.《正义与弥赛亚》,载《哲学动态》,2006(10)
21.《永远的乌托邦: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的解读》,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
22.《翻译的政治性——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个议题》,载《现代哲学》,2007(3)
23.《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及其当代困境》,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7(3)
24.《翻译与差异性: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个问题》,载《求是学刊》,2007(5)
25.《尼采:通向后现代历史哲学》,载《学术交流》,2007(10)
26.《从理论旨趣到政治实践:关于福柯与马克思的一个比较》,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27.《权力与革命:福柯的1968》,载《世界哲学》,2008(6)
28.《对构建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新思考》,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9.《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张羽佳,女,1975年出生,黑龙江肇源人,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哲学与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
代表著作:
《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代表论文:
1.《“有”“无”之间的哲学对话——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的相互阐释》,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从技术思天道——关于海德格尔和庄子对技术与天道关系的思考》,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
3.《应然的权威与道德的条件——从非典看当代中国的道德表达》,载《求是学刊》,2003(5)
4.《论马克思历史认识的现实维度》,载《理论探讨》,2003(5)
5.《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的得与失》,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6.《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载《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3(9)
7.《马克思文本研究:问题与现状》,载《教学与研究》,2003(12)
8.《解构游戏中的严肃主题:评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载《哲学门(第五卷)》,2004(1)
9.《阅读马克思:时代的主题与历史的任务》,载《河北学刊》,2004(3)
10.《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及其内涵》,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1.《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及其对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影响》,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12.《直面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载《中国哲学年鉴》,2006
13.《2004-2005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进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扫描》,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5.《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载《江海学刊》,2006(2)
16.《论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载《哲学动态》,2006(3)
17.《从阶级到性别:女性主义对马克思的解读》,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4)
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载《哲学研究》,2006(6)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最新动态》,载《学习与研究》,2006(9)
20.《正义与弥赛亚》,载《哲学动态》,2006(10)
21.《永远的乌托邦: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的解读》,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
22.《翻译的政治性——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个议题》,载《现代哲学》,2007(3)
23.《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及其当代困境》,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7(3)
24.《翻译与差异性: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个问题》,载《求是学刊》,2007(5)
25.《尼采:通向后现代历史哲学》,载《学术交流》,2007(10)
26.《从理论旨趣到政治实践:关于福柯与马克思的一个比较》,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27.《权力与革命:福柯的1968》,载《世界哲学》,2008(6)
28.《对构建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新思考》,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9.《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