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李鹏程,男,1944年10月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毕业学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
一,西方近代哲学史、思想文化史,(包括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这一历史时期);着重于德国哲学史和思想文化史。
二,以上述研究为参照和思想资料,进行中西哲学比较和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
三,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为"文化哲学研究",提炼关于近代以来人类哲学、思想、文化进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问题,从形上的学理方面和社会历史实际两个领域,进行深层研究。
学术专著: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与人合作,共计129万字。我写43万字。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8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信仰与革命--对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精神世俗化历史的理论考察》;27万2千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三,《当代文化哲学沉思》,34万7千字,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四,《毛泽东与中国文化》,30万7千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五,《胡塞尔传》,15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六,《西欧文明》(与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译著:
《歌德》,译著,114千字,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8月;
论文:
1,《商品经济与拜金主义》,载《哲学研究》,1989年4月,10960字;
2,《五四运动与当代思想解放》(与汝信研究员合写),1989年5月提交给中国社科院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3000字;
3,《论主体论哲学的意义及局限》,载《社会科学》(上海)1991年1月,8000字;
4,《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史:解释与方法》,载《哲学研究》,1992年2月,11600字;
5,《论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载《哲学研究》,1992年9月,10360字;
6,《关于“自由”的思考》,载《读书》,1992年11月,1300字;
7,《罗度华对当代世界统一趋势的文化哲学解释》,载《哲学动态》,1993年7月,6800字;
8,《价值--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张力》,载《长白论丛》,1994年1月,10500字;
9,《塞麦克论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4月,9300字;
10,《海德格尔的哲学元理论》,载《学术月刊》,1994年5月,8000字;
11,《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载《哲学研究》,1994年6月,12000字;
12,《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支持与文化支持》,载《工人日报》,
13,《论市场经济作为文化伦理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15000字;
14,《追溯起源——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载《读书》,1995年第10期,1500字;
15,《对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一些思考》,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6期(12月),22000字;
16,《现代化与文化反思》,载《文史哲》(济南),1995年第6期(12月),8860字;
17,《五四遗产的反思》,载《开放时代》(广州),1996年3、4月号合刊,8000字;
18,Cultural and Moral Considerations in Market Econom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xvii, No.2, p.88-93.
19,《现代文化观念二题》,载《光明日报》,
20,《从东西文化哲学的差异看东方文化在21世纪的前景》,提交给
21,《到底什么是实践?》,载《南京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6年第6期,14000字。
22,《建构“东方新社群”理念哲学论纲》
23,《二十一世纪东西方跨文化对话的哲学问题和前景》,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日本京都2001年9月26-28日)
24,《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2002年年会,学术论文,2002年8月4-6日
25,《中国人文学者在21世纪的学术使命》,在第75届国际科学院联盟大会上的学术讲演,
26,《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序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7,《论中华文化的一体多样性及其现实意义》,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构架”学术研讨会,2002年9月2-8日
28,《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
29,《大力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
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任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31,《对话中的政治哲学研讨会简述》,载光明日报,
32,《高扬人文理性的文化精神,消解迷信神鬼巫术的蒙昧意识》
33,《对民主概念的文化合理性的哲学考察——对三类民主概念的探讨》
3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35,《文化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头戏”——专家学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36,《文化哲学的中国资源及其世界意义》,009年03月17日,来源:光明日报
37,《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解读——对<判断力批判>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的理解》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李鹏程,男,1944年10月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毕业学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
一,西方近代哲学史、思想文化史,(包括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这一历史时期);着重于德国哲学史和思想文化史。
二,以上述研究为参照和思想资料,进行中西哲学比较和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
三,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为"文化哲学研究",提炼关于近代以来人类哲学、思想、文化进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问题,从形上的学理方面和社会历史实际两个领域,进行深层研究。
学术专著: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与人合作,共计129万字。我写43万字。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8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信仰与革命--对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精神世俗化历史的理论考察》;27万2千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三,《当代文化哲学沉思》,34万7千字,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四,《毛泽东与中国文化》,30万7千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五,《胡塞尔传》,15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六,《西欧文明》(与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译著:
《歌德》,译著,114千字,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8月;
论文:
1,《商品经济与拜金主义》,载《哲学研究》,1989年4月,10960字;
2,《五四运动与当代思想解放》(与汝信研究员合写),1989年5月提交给中国社科院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3000字;
3,《论主体论哲学的意义及局限》,载《社会科学》(上海)1991年1月,8000字;
4,《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史:解释与方法》,载《哲学研究》,1992年2月,11600字;
5,《论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载《哲学研究》,1992年9月,10360字;
6,《关于“自由”的思考》,载《读书》,1992年11月,1300字;
7,《罗度华对当代世界统一趋势的文化哲学解释》,载《哲学动态》,1993年7月,6800字;
8,《价值--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张力》,载《长白论丛》,1994年1月,10500字;
9,《塞麦克论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4月,9300字;
10,《海德格尔的哲学元理论》,载《学术月刊》,1994年5月,8000字;
11,《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载《哲学研究》,1994年6月,12000字;
12,《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支持与文化支持》,载《工人日报》,
13,《论市场经济作为文化伦理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15000字;
14,《追溯起源——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载《读书》,1995年第10期,1500字;
15,《对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一些思考》,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6期(12月),22000字;
16,《现代化与文化反思》,载《文史哲》(济南),1995年第6期(12月),8860字;
17,《五四遗产的反思》,载《开放时代》(广州),1996年3、4月号合刊,8000字;
18,Cultural and Moral Considerations in Market Econom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xvii, No.2, p.88-93.
19,《现代文化观念二题》,载《光明日报》,
20,《从东西文化哲学的差异看东方文化在21世纪的前景》,提交给
21,《到底什么是实践?》,载《南京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6年第6期,14000字。
22,《建构“东方新社群”理念哲学论纲》
23,《二十一世纪东西方跨文化对话的哲学问题和前景》,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日本京都2001年9月26-28日)
24,《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2002年年会,学术论文,2002年8月4-6日
25,《中国人文学者在21世纪的学术使命》,在第75届国际科学院联盟大会上的学术讲演,
26,《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序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7,《论中华文化的一体多样性及其现实意义》,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构架”学术研讨会,2002年9月2-8日
28,《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
29,《大力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
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任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31,《对话中的政治哲学研讨会简述》,载光明日报,
32,《高扬人文理性的文化精神,消解迷信神鬼巫术的蒙昧意识》
33,《对民主概念的文化合理性的哲学考察——对三类民主概念的探讨》
3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35,《文化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头戏”——专家学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36,《文化哲学的中国资源及其世界意义》,009年03月17日,来源:光明日报
37,《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解读——对<判断力批判>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的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