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周贵华,男,重庆市石柱县人, 1962年12月28日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受聘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执教大学物理。2000年辞去教职,200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专业哲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印度与中国佛教哲学。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9年晋升研究员。
一、著述获奖情况
1、独著:《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第六届(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2、独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获第七届(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3、主编(联合主编):《东方哲学史》,共五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获第3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又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
4、独著:《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世界佛教通史》第1卷),随《世界佛教通史》获4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二、课题
1、主持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佛教批判思想研究》,已结项,等级:优。
2、主持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印度佛教哲学史》,正在进行。
3、主持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世界佛教通史》之子课题《印度佛教通史》,结项,等级:优。
4、作为主编之一参与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东方哲学史》,已结项,等级:优。
三、专著(独著)
1、《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唯识通论——瑜伽行学义诠》,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4、《作为佛教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
5、《唯识明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
6、《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7、《完整佛教思想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8、《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世界佛教通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9、《本怀与时代》,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
10、《“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四、主编著作
1、主编:《佛教义学研究》(第1辑、第2辑),2017年5月、2019年12月出版。
2、主编(联合主编):《东方哲学史》,共五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执行主编:《东方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五、翻译著作
1、翻译(联合翻译):《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六、主要论文
2019年
1、中国现代佛教义学的兴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12期。
2017年
1、佛教义学略论,《佛教义学研究》第1辑,2017年。
2、太虚大师的“时代佛教”诉求,《东亚宗教》,2017年,总第3期
2015年
1、现代佛教义学的学科化开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2
2014年
1、中国佛教义学的过去与现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0
2、《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与唯识学相关义的一个比较,《比较经学》,第3辑,2014。
2013年
1、《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台湾:《玄奘研究》2013年刊,2013.10
2、在信仰与学术之间——对释印顺佛教思想的再反思,载于《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
2011年
1、中国唯识旧学与新学,《哲学动态》,2011.1
2、中国二十世纪唯识学研究略析, 《佛学研究》年刊,2011.1
3、圆测对《解深密经》有无说之诠释,《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3
4、完整佛教思想简论,《宗风》,2011.11
5、净土思想简论,《佛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2
2010年
1、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哲学门》10卷2期,2010.2
2009年
1、瑜伽行派早期之有无说《吴越佛教》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09年6月
2、佛教信仰简论,《宗风》,2009.2
2008年
1、佛学研究的内在诠释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略议宗教研究中的科学态度,载《中国宗教学》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007年
1、“批判佛教”的佛教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学术月刊》,2007.6
2、再论“唯识”与“唯了别”,《上海大学学报》, 2007.4
3、唯识学中无分别智之亲证真如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2006年
1、"基体说"之"基体"概念与如来藏、唯识思想中之dhātu类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印度瑜伽行派唯识学缘起思想之特质,《上海大学学报》,2006.1
3、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哲学研究》,2006.11
4、普贤愿行与净土,载《普贤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6
5、日本“批判佛教”:反应与研究,《中国哲学年鉴》(2006年),2006.6
6、汉译《楞伽经》对《大乘起信论》的影响的简析,载《行愿大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7、《当代佛教教育略议》,《法音》,2006.11
2005年
1、从“基体说”看佛教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佛学研究》年刊,2005。
2、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法音》,2005.12
3、“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载《新世纪的哲学与中国――中国哲学大会(2004)文集》(中),2005年。
2004年
1、唯识与唯了别,《哲学研究》,2004.3
2、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中国哲学史》,2004.4
3、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法音》,2004.10
4、欧阳竟无大师的如来藏思想,载于《融通孔佛: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8
2003年
1、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批判,《世界宗教研究》,2003.2
2、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学著述的流出分期,《中国文化研究》,2003.4
2002年
1、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法音》,2002.9
2001年
1、《起信》与唯识,《法音》,2001.10—2001.11
2020年6月更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周贵华,男,重庆市石柱县人, 1962年12月28日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受聘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执教大学物理。2000年辞去教职,200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专业哲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印度与中国佛教哲学。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9年晋升研究员。
一、著述获奖情况
1、独著:《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第六届(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2、独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获第七届(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3、主编(联合主编):《东方哲学史》,共五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获第3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又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
4、独著:《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世界佛教通史》第1卷),随《世界佛教通史》获4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二、课题
1、主持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佛教批判思想研究》,已结项,等级:优。
2、主持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印度佛教哲学史》,正在进行。
3、主持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世界佛教通史》之子课题《印度佛教通史》,结项,等级:优。
4、作为主编之一参与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东方哲学史》,已结项,等级:优。
三、专著(独著)
1、《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唯识通论——瑜伽行学义诠》,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4、《作为佛教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
5、《唯识明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
6、《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7、《完整佛教思想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8、《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世界佛教通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9、《本怀与时代》,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
10、《“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四、主编著作
1、主编:《佛教义学研究》(第1辑、第2辑),2017年5月、2019年12月出版。
2、主编(联合主编):《东方哲学史》,共五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执行主编:《东方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五、翻译著作
1、翻译(联合翻译):《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六、主要论文
2019年
1、中国现代佛教义学的兴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12期。
2017年
1、佛教义学略论,《佛教义学研究》第1辑,2017年。
2、太虚大师的“时代佛教”诉求,《东亚宗教》,2017年,总第3期
2015年
1、现代佛教义学的学科化开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2
2014年
1、中国佛教义学的过去与现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0
2、《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与唯识学相关义的一个比较,《比较经学》,第3辑,2014。
2013年
1、《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台湾:《玄奘研究》2013年刊,2013.10
2、在信仰与学术之间——对释印顺佛教思想的再反思,载于《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
2011年
1、中国唯识旧学与新学,《哲学动态》,2011.1
2、中国二十世纪唯识学研究略析, 《佛学研究》年刊,2011.1
3、圆测对《解深密经》有无说之诠释,《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3
4、完整佛教思想简论,《宗风》,2011.11
5、净土思想简论,《佛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2
2010年
1、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哲学门》10卷2期,2010.2
2009年
1、瑜伽行派早期之有无说《吴越佛教》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09年6月
2、佛教信仰简论,《宗风》,2009.2
2008年
1、佛学研究的内在诠释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略议宗教研究中的科学态度,载《中国宗教学》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007年
1、“批判佛教”的佛教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学术月刊》,2007.6
2、再论“唯识”与“唯了别”,《上海大学学报》, 2007.4
3、唯识学中无分别智之亲证真如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2006年
1、"基体说"之"基体"概念与如来藏、唯识思想中之dhātu类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印度瑜伽行派唯识学缘起思想之特质,《上海大学学报》,2006.1
3、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哲学研究》,2006.11
4、普贤愿行与净土,载《普贤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6
5、日本“批判佛教”:反应与研究,《中国哲学年鉴》(2006年),2006.6
6、汉译《楞伽经》对《大乘起信论》的影响的简析,载《行愿大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7、《当代佛教教育略议》,《法音》,2006.11
2005年
1、从“基体说”看佛教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佛学研究》年刊,2005。
2、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法音》,2005.12
3、“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载《新世纪的哲学与中国――中国哲学大会(2004)文集》(中),2005年。
2004年
1、唯识与唯了别,《哲学研究》,2004.3
2、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中国哲学史》,2004.4
3、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法音》,2004.10
4、欧阳竟无大师的如来藏思想,载于《融通孔佛: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8
2003年
1、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批判,《世界宗教研究》,2003.2
2、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学著述的流出分期,《中国文化研究》,2003.4
2002年
1、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法音》,2002.9
2001年
1、《起信》与唯识,《法音》,2001.10—2001.11
2020年6月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