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黄慧珍,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9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哈佛大学神学院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宗教信仰与美国文化精神》。2018年2月至2018年3月在巴黎高师哲学系做访问学者,研究课题是《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解读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
代表著作:
《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代表论文:
《论信仰的本质及其历史形态》,《哲学研究》2000年第5期。《人民日报》理论版转摘核心观点。
《论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的哲学基础》,《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转摘核心观点。
《终极信仰视野下的三种人类文化价值模式》,《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从觉和醒的视角反思东西方文明》,《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完整的真实——事实存在与境界存在》,《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学术讲座:
《物化时代与灵性生活》,2012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中国人的灵性生活》,2012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当我们“思”的时候,我们“在”哪里》,2015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劳动和凝思生活的解体》,2018年,中山大学哲学系。
接受学术专访:《通过信仰建立心灵的秩序》,载《中国人的信仰》(团结出版社2010年版),《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日海外版转摘。
2019年11月更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黄慧珍,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9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哈佛大学神学院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宗教信仰与美国文化精神》。2018年2月至2018年3月在巴黎高师哲学系做访问学者,研究课题是《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解读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
代表著作:
《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代表论文:
《论信仰的本质及其历史形态》,《哲学研究》2000年第5期。《人民日报》理论版转摘核心观点。
《论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的哲学基础》,《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转摘核心观点。
《终极信仰视野下的三种人类文化价值模式》,《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从觉和醒的视角反思东西方文明》,《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完整的真实——事实存在与境界存在》,《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学术讲座:
《物化时代与灵性生活》,2012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中国人的灵性生活》,2012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当我们“思”的时候,我们“在”哪里》,2015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劳动和凝思生活的解体》,2018年,中山大学哲学系。
接受学术专访:《通过信仰建立心灵的秩序》,载《中国人的信仰》(团结出版社2010年版),《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日海外版转摘。
2019年11月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