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尊敬的各位学者: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哲学学科发展成果斐然、人才辈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哲学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中国哲学的繁荣与发展,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办公室、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共同主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哲学话语体系建设·2022”(以下简称“浦东哲学论坛”)将于2022年7月22-24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根据“浦东哲学论坛”组委会安排,现开展论坛征文活动。
一、论坛安排
(一)论坛主题
中国特色哲学学科话语体系建设与学术创新
(二)论坛指导单位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三)论坛主办方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四)论坛协办方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人学学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华美学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五)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2年7月22-24日,中国•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六)论坛日程
7月22日报到,7月23日上午、7月24日上午召开全体学者大会,由特邀代表和各一级学会推选的大会发言人做主题报告,7月23日下午由12个一级学会自行组织分论坛。
二、征文要求
1.论文符合本次会议的主题;
2.论文无版权争议、符合学术规范;
3.稿件首页应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学位、职称、单位、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4.论文撰写格式参见《哲学研究》要求。
三、时间安排和征集方式
2022年7月1日前以Word格式向qiujy-zxs@cass.org.cn提交完整论文或者摘要,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浦东论坛+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会后将整理出版会议论文集。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白帆 邱霁月
2.联系电话:010-85195515/15801511091/13691593651
3.会议邮箱:qiujy-zxs@cass.org.cn
4.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研处915室。
“浦东哲学论坛”组委会
2022年5月30日
注:如受疫情因素影响会议调整,则另行通知,敬请留意。
《哲学研究》内容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体例的说明
1.内容注释,即关于文章内容的注释。该注释若较短,两行字以内时,置于文中,用括号括起;若较长,超出两行字时,置于页下,注号采用带圈的数字即①、②、③等。
2.参考文献注释,其对象包括文中被引用的文献和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献两种。前者分为“文中提示”和“文后全称”两个部分。
3.“文中提示”,指一段引文后加括号,括号中注明所引文献的作者姓名、发表年份或页码等,提示读者按作者姓名、发表年份等到文后去查找详细的引文出处。其中:(1)注作者姓名时,中国作者的姓名全部注出,外国作者的姓名只注出姓,名省略。(2)若引文前已明确标出中国作者姓名或外国作者姓氏,括号中可不再重复,只注发表年份或页码。(3)引文前若标明的是外国作者姓名的全称,则括号中须标出姓氏,因为文后参考文献注释是按姓氏排列的。(4)若引文前用的是外国作者的中译姓氏,而参考文献注释用的是原文,则括号中要注明原文姓氏。(5)有些文献,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者姓名已出现在文献名称中,则通常不再注作者姓名,而是直接注文献名称;当引文出处为报纸时,如引自《参考消息》,亦注报纸名称。(6)若同一作者只引一种文献时,发表年份可省略;若引两种以上不同年份的文献时,则要注明不同年份以示区别。
4.“文后全称”,指完整的引文出处,放在文章末尾,冠以“参考文献”标题。编排规则如下:(1)中文注释与外文注释分开,中文在上,外文在下。尽可能不采用中外文混合的注释。若参考文献为外文文献,注释最好也采用外文形式。(2)每条注释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前后顺序:a.首先是作者姓名。外国作者的姓名通常是姓在名后,须作调整,将姓提到名前,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b.然后是发表年份。如果同一作者有几种不同年份发表的文献,将这些文献都集中于同一作者姓名下,按时间先后标出不同年份;如果同一年份中又有几种文献,则在年份后按时间先后加a、b、c等字母以示区别。c.再后是文献名称。中文注释的文章、著作和刊物均加书名号即《》,外文注释的文章一般加双引号即“”,著作和刊物用斜体字。d.最后是出版地点和出版公司。(3)若文献的作者姓名已出现在文献名称中,为减少重复,一般不再标出作者姓名,而是直接将文献名称提前,此时发表年份就移到文献名称之后。(4)每条注释之间的上下顺序:中文注释按作者姓氏、文献名称或机构名称(当作者署名为机构时)等的第一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以词典式顺序即A—Z顺序编排;外文注释按作者姓氏或文献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以A—Z顺序编排。
5.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献,与文中被引用的文献混合编排,规则相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尊敬的各位学者: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哲学学科发展成果斐然、人才辈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哲学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中国哲学的繁荣与发展,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办公室、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共同主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哲学话语体系建设·2022”(以下简称“浦东哲学论坛”)将于2022年7月22-24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根据“浦东哲学论坛”组委会安排,现开展论坛征文活动。
一、论坛安排
(一)论坛主题
中国特色哲学学科话语体系建设与学术创新
(二)论坛指导单位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三)论坛主办方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四)论坛协办方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人学学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华美学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五)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2年7月22-24日,中国•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六)论坛日程
7月22日报到,7月23日上午、7月24日上午召开全体学者大会,由特邀代表和各一级学会推选的大会发言人做主题报告,7月23日下午由12个一级学会自行组织分论坛。
二、征文要求
1.论文符合本次会议的主题;
2.论文无版权争议、符合学术规范;
3.稿件首页应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学位、职称、单位、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4.论文撰写格式参见《哲学研究》要求。
三、时间安排和征集方式
2022年7月1日前以Word格式向qiujy-zxs@cass.org.cn提交完整论文或者摘要,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浦东论坛+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会后将整理出版会议论文集。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白帆 邱霁月
2.联系电话:010-85195515/15801511091/13691593651
3.会议邮箱:qiujy-zxs@cass.org.cn
4.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研处915室。
“浦东哲学论坛”组委会
2022年5月30日
注:如受疫情因素影响会议调整,则另行通知,敬请留意。
《哲学研究》内容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体例的说明
1.内容注释,即关于文章内容的注释。该注释若较短,两行字以内时,置于文中,用括号括起;若较长,超出两行字时,置于页下,注号采用带圈的数字即①、②、③等。
2.参考文献注释,其对象包括文中被引用的文献和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献两种。前者分为“文中提示”和“文后全称”两个部分。
3.“文中提示”,指一段引文后加括号,括号中注明所引文献的作者姓名、发表年份或页码等,提示读者按作者姓名、发表年份等到文后去查找详细的引文出处。其中:(1)注作者姓名时,中国作者的姓名全部注出,外国作者的姓名只注出姓,名省略。(2)若引文前已明确标出中国作者姓名或外国作者姓氏,括号中可不再重复,只注发表年份或页码。(3)引文前若标明的是外国作者姓名的全称,则括号中须标出姓氏,因为文后参考文献注释是按姓氏排列的。(4)若引文前用的是外国作者的中译姓氏,而参考文献注释用的是原文,则括号中要注明原文姓氏。(5)有些文献,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者姓名已出现在文献名称中,则通常不再注作者姓名,而是直接注文献名称;当引文出处为报纸时,如引自《参考消息》,亦注报纸名称。(6)若同一作者只引一种文献时,发表年份可省略;若引两种以上不同年份的文献时,则要注明不同年份以示区别。
4.“文后全称”,指完整的引文出处,放在文章末尾,冠以“参考文献”标题。编排规则如下:(1)中文注释与外文注释分开,中文在上,外文在下。尽可能不采用中外文混合的注释。若参考文献为外文文献,注释最好也采用外文形式。(2)每条注释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前后顺序:a.首先是作者姓名。外国作者的姓名通常是姓在名后,须作调整,将姓提到名前,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b.然后是发表年份。如果同一作者有几种不同年份发表的文献,将这些文献都集中于同一作者姓名下,按时间先后标出不同年份;如果同一年份中又有几种文献,则在年份后按时间先后加a、b、c等字母以示区别。c.再后是文献名称。中文注释的文章、著作和刊物均加书名号即《》,外文注释的文章一般加双引号即“”,著作和刊物用斜体字。d.最后是出版地点和出版公司。(3)若文献的作者姓名已出现在文献名称中,为减少重复,一般不再标出作者姓名,而是直接将文献名称提前,此时发表年份就移到文献名称之后。(4)每条注释之间的上下顺序:中文注释按作者姓氏、文献名称或机构名称(当作者署名为机构时)等的第一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以词典式顺序即A—Z顺序编排;外文注释按作者姓氏或文献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以A—Z顺序编排。
5.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献,与文中被引用的文献混合编排,规则相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