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建专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重视文化教化功能的中华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进而形成系统成熟的文化思想,在党的理论史上也是创举。
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党对文化领导权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体用贯通的理论体系,贯穿着一以贯之的主题,标举出鲜明的宗旨,由统一的原理所塑造,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导性意义。
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是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揭示了党的文化领导权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对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有了高度的自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和世界范围内文化激荡交锋带来的文化安全问题,有着深刻的体察和全面的战略擘画。对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牢牢掌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性,形成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党从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将文化与宣传思想并列,表明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建设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性意义,充分认识到了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深刻阐释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所具有的极为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高度重视精神独立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唯有精神上达到了一个高度,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建设的突出强调,深刻把握住了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的文化建设,实际上发挥着统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诸领域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由文化建设所推动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了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了经济长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奇迹,促进了物质与精神双重共同富裕。
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是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坚定的文化自我,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是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工作布局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捍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在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使我们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丧失自我从而最终丧失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统合力的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一以贯之的强调,深刻把握住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深刻认识到了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
第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突破性贡献是提出了“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根本标志。“第二个结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形成原理的作用。“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同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把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信心,把坚守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支撑。“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创性贡献,开辟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局面,打开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空间,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华文化生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二个结合”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成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时代表达,代表了中华新文化、人类新文明的发展方向。
第五,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根本途径,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结果,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目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新文化为内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图景。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同时,用中国式现代化克服西方现代化的教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克服苏式社会主义教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克服复古主义的教条,提出了新起点上的新的文化使命。这个文化使命就是在“两个结合”中创造出具有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现代文明,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类的新文明形态。
第六,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外交思想、强军思想、生态文明思想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发挥着统括性的作用,是让这个理论体系能够凝聚为一个整体、具有体系性特征、呈现出总体性意义的关键内容。
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原理性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与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的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地位和作用相一致的。因此,通过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全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提供了体系性指引,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共同思想基础。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2023年11月21日第9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重视文化教化功能的中华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进而形成系统成熟的文化思想,在党的理论史上也是创举。
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党对文化领导权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体用贯通的理论体系,贯穿着一以贯之的主题,标举出鲜明的宗旨,由统一的原理所塑造,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导性意义。
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是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揭示了党的文化领导权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对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有了高度的自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和世界范围内文化激荡交锋带来的文化安全问题,有着深刻的体察和全面的战略擘画。对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牢牢掌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性,形成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党从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将文化与宣传思想并列,表明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建设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性意义,充分认识到了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深刻阐释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所具有的极为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高度重视精神独立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唯有精神上达到了一个高度,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建设的突出强调,深刻把握住了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的文化建设,实际上发挥着统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诸领域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由文化建设所推动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了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了经济长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奇迹,促进了物质与精神双重共同富裕。
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是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坚定的文化自我,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是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工作布局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捍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在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使我们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丧失自我从而最终丧失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统合力的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一以贯之的强调,深刻把握住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深刻认识到了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
第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突破性贡献是提出了“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根本标志。“第二个结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形成原理的作用。“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同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把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信心,把坚守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支撑。“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创性贡献,开辟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局面,打开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空间,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华文化生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二个结合”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成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时代表达,代表了中华新文化、人类新文明的发展方向。
第五,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根本途径,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结果,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目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新文化为内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图景。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同时,用中国式现代化克服西方现代化的教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克服苏式社会主义教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克服复古主义的教条,提出了新起点上的新的文化使命。这个文化使命就是在“两个结合”中创造出具有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现代文明,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类的新文明形态。
第六,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外交思想、强军思想、生态文明思想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发挥着统括性的作用,是让这个理论体系能够凝聚为一个整体、具有体系性特征、呈现出总体性意义的关键内容。
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原理性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与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的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地位和作用相一致的。因此,通过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全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提供了体系性指引,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共同思想基础。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2023年11月21日第9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