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建专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很多,但主要还是从“用”的层面借助历史文化“资治通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第二个结合”作为理论创新正式提出,实现了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和突破,形成了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体系。为了在工作布局中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体”,深入透彻地在道理上、学理上、哲理上把握其原理性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个结合”的正式提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原理,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性与系统性的形成。同样,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它把建立文化领导权确定为核心要义;强调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文化来建立领导权;阐明建立文化领导权的目的就在于树立文化主体性;指出“第二个结合”是确立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同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把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信心,把坚守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支撑。
百年党史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一气贯通,是“第二个结合”在历史观上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突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就在于理顺党的百年奋斗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通过否定古老文明、与古老文明断裂实现的。究其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内蕴于文明史中,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开展。这是把中华文明发展道路向现代拓展延伸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让中华文明具有了现代形态,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中华文明不断发扬光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建立于文明的底气和文明的根基之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不仅来自新时代,来自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也不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历程,来自党的百年奋斗,而且更深刻地植根在五千多年文明根基之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源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没有文明的基础和底气,我们党也不会发挥出雄浑伟大的力量。
“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这里的契合,是指内容上的契合、价值观上的契合以及观念形态上的契合。正是中华文明所提供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之间的高度契合,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的。因此“第二个结合”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结合关系,而是“化学”的、“生命”的结合关系,其结果是相互成就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生命体,就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结果,它就不再单纯是一个价值观念形态的结合,而是变成了一个生命的结合、生活的结合、生活世界的结合,变成了一个日用不觉意义上的结合。
“第二个结合”的双重向度意义
“第二个结合”的意义是双方面的。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第二个结合”用中华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深刻的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形态再到成为中华文化的阶段。其中,成为中华文化是最深刻、最彻底的中国化,这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地位。“中华文化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日用不觉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指导理论,它不仅仅是一个思想、一种理论,还要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生活。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一种日用不觉的生活,就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活世界意义上的价值力量。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力量,成为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世界中的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中华文明来说,“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尤为关键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政治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正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华文明才成为现代的。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生命力,使之与马克思主义高度融合,成为创造当代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的力量,创造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不仅如此,“第二个结合”对于传统文化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即它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过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批评得较多,认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除了精华和糟粕的二分法外,我们还应采取经验和教训的二分法:传统历史文化既有经验又有教训,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资源。凡是经历过的都是财富。我们理解,“第二个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对文化主体性的树立
“第二个结合”作为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方式和途径,实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创造。一是提出了“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接续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接续奋斗的历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务,但前后之间并不相互冲突,不能由于后面的任务而否定前面的任务,任务之间是接续的。下一代人在前一代人完成自己时代任务的前提之下,又有新的历史任务。“第二个结合”是把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进一步运用到文明史上,把中华文明史也看作历代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代表了中华文明史的最新阶段。运用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可以理顺党史和文明史的关系,不会把现代中国与历史中国对立起来,而是将现代史和近代史、古代史一气贯通,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谬论。
二是提出了“文化生命体”的新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文化生命体”这个概念准确定义了汉字里的“文明”二字。
中国人的文明观与西方不同。西方的文明观是在区分等级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将文明视作单数,以某种抽象的价值来判断身份,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与此不同,中国人的文明观则是一个消除自我中心的概念,文明以“天—地—人”为结构,文明就是人和天地的关系。据冯时先生的研究,甲骨文中的“文”,是一个“人”面对“天”“地”,打开自己内在之德的形态,内在之德就是天地之德。因此,“文”是人内在具有的天地之德,“明”则是将之展现出来,文明就是把内在的天地之德展现出来的历史实践。由此,中国人进一步把“天—地—人”理解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天为父,地为母,乾为父,坤为母。天地之德通过人加以开显,意味着文明是天地人共同创造、共同生成的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文明都具有平等性,每一个文明都是一个文化生命体,都有依赖天地、自然条件生养自己的权利,也都是在天地的条件下,人参与天地、开显天地之德的历史进程。
这种从文化生命体角度进行的文明理解,是将文明理解成一种具体的形态,而非凌驾在生命体之上的抽象价值。“德”是在与天地的互动过程中学习天地的结果,反过来又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行动和实践当中。文明首先是一个复数,但不同文明由于同属天地之德的开显,一定具有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交流中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天—地—人的共同体,让所有的人和天、地共同构成一个文明共同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水平的提升。
“文化生命体”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功能。过去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与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肯定,并非彼此矛盾的关系,关键在于我们采取何种标准理解过去的反传统思潮。基于文化生命体内在视野的批评是自我批评,是文化生命体取精用宏、去粗取精、自我更新以实现新陈代谢的一个辩证否定的环节;而立足于生命体之外的否定,则是外部否定,全盘否定,绝对否定。一个生命体永远不可能成为另外一个生命体,因此外部否定意味着生命体的毁灭。外部否定是形而上学,是教条主义,是普世主义的效果。“文化生命体”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获得一种面对传统的内在视野,在过去的否定与现在的肯定之间建立起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从而解决了反传统和弘扬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真正让文化主体性建立于深厚的中华文明“肌体”之上。
原文刊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4年05月30日 第 01 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很多,但主要还是从“用”的层面借助历史文化“资治通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第二个结合”作为理论创新正式提出,实现了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和突破,形成了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体系。为了在工作布局中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体”,深入透彻地在道理上、学理上、哲理上把握其原理性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个结合”的正式提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原理,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性与系统性的形成。同样,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它把建立文化领导权确定为核心要义;强调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文化来建立领导权;阐明建立文化领导权的目的就在于树立文化主体性;指出“第二个结合”是确立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同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把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信心,把坚守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支撑。
百年党史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一气贯通,是“第二个结合”在历史观上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突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就在于理顺党的百年奋斗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通过否定古老文明、与古老文明断裂实现的。究其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内蕴于文明史中,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开展。这是把中华文明发展道路向现代拓展延伸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让中华文明具有了现代形态,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中华文明不断发扬光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建立于文明的底气和文明的根基之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不仅来自新时代,来自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也不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历程,来自党的百年奋斗,而且更深刻地植根在五千多年文明根基之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源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没有文明的基础和底气,我们党也不会发挥出雄浑伟大的力量。
“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这里的契合,是指内容上的契合、价值观上的契合以及观念形态上的契合。正是中华文明所提供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之间的高度契合,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的。因此“第二个结合”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结合关系,而是“化学”的、“生命”的结合关系,其结果是相互成就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生命体,就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结果,它就不再单纯是一个价值观念形态的结合,而是变成了一个生命的结合、生活的结合、生活世界的结合,变成了一个日用不觉意义上的结合。
“第二个结合”的双重向度意义
“第二个结合”的意义是双方面的。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第二个结合”用中华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深刻的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形态再到成为中华文化的阶段。其中,成为中华文化是最深刻、最彻底的中国化,这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地位。“中华文化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日用不觉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指导理论,它不仅仅是一个思想、一种理论,还要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生活。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一种日用不觉的生活,就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活世界意义上的价值力量。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力量,成为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世界中的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中华文明来说,“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尤为关键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政治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正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华文明才成为现代的。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生命力,使之与马克思主义高度融合,成为创造当代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的力量,创造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不仅如此,“第二个结合”对于传统文化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即它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过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批评得较多,认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除了精华和糟粕的二分法外,我们还应采取经验和教训的二分法:传统历史文化既有经验又有教训,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资源。凡是经历过的都是财富。我们理解,“第二个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对文化主体性的树立
“第二个结合”作为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方式和途径,实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创造。一是提出了“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接续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接续奋斗的历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务,但前后之间并不相互冲突,不能由于后面的任务而否定前面的任务,任务之间是接续的。下一代人在前一代人完成自己时代任务的前提之下,又有新的历史任务。“第二个结合”是把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进一步运用到文明史上,把中华文明史也看作历代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代表了中华文明史的最新阶段。运用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可以理顺党史和文明史的关系,不会把现代中国与历史中国对立起来,而是将现代史和近代史、古代史一气贯通,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谬论。
二是提出了“文化生命体”的新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文化生命体”这个概念准确定义了汉字里的“文明”二字。
中国人的文明观与西方不同。西方的文明观是在区分等级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将文明视作单数,以某种抽象的价值来判断身份,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与此不同,中国人的文明观则是一个消除自我中心的概念,文明以“天—地—人”为结构,文明就是人和天地的关系。据冯时先生的研究,甲骨文中的“文”,是一个“人”面对“天”“地”,打开自己内在之德的形态,内在之德就是天地之德。因此,“文”是人内在具有的天地之德,“明”则是将之展现出来,文明就是把内在的天地之德展现出来的历史实践。由此,中国人进一步把“天—地—人”理解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天为父,地为母,乾为父,坤为母。天地之德通过人加以开显,意味着文明是天地人共同创造、共同生成的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文明都具有平等性,每一个文明都是一个文化生命体,都有依赖天地、自然条件生养自己的权利,也都是在天地的条件下,人参与天地、开显天地之德的历史进程。
这种从文化生命体角度进行的文明理解,是将文明理解成一种具体的形态,而非凌驾在生命体之上的抽象价值。“德”是在与天地的互动过程中学习天地的结果,反过来又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行动和实践当中。文明首先是一个复数,但不同文明由于同属天地之德的开显,一定具有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交流中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天—地—人的共同体,让所有的人和天、地共同构成一个文明共同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水平的提升。
“文化生命体”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功能。过去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与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肯定,并非彼此矛盾的关系,关键在于我们采取何种标准理解过去的反传统思潮。基于文化生命体内在视野的批评是自我批评,是文化生命体取精用宏、去粗取精、自我更新以实现新陈代谢的一个辩证否定的环节;而立足于生命体之外的否定,则是外部否定,全盘否定,绝对否定。一个生命体永远不可能成为另外一个生命体,因此外部否定意味着生命体的毁灭。外部否定是形而上学,是教条主义,是普世主义的效果。“文化生命体”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获得一种面对传统的内在视野,在过去的否定与现在的肯定之间建立起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从而解决了反传统和弘扬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真正让文化主体性建立于深厚的中华文明“肌体”之上。
原文刊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4年05月30日 第 01 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