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建专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揭示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概括,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和平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重要内容,对于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平性”由“和”与“平”两方面组成,二者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综合体现了一种“和体平用”的哲学原理结构。
“保合太和”的本体论
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和平性的特性,就在于其在本体上的“太和”观念。“太和”一词最早出现于《易传·彖传·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在《易传》看来,天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在天道流行变化的过程中,万物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本性。只有保持、集合宇宙间的“太和”之道,万物才能不失去自身的本性,天下国家才能安宁、太平。万物的生成除了天道外,还要依靠地道,《易传·彖传·坤》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就是《系辞上》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里讲的“一阴一阳”也就是阴阳二气,二气共同生成了天下万物,二气的协调、和谐就是“太和”。“太和”同时也是《系辞上》的“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太极”(或“太和”)逐渐生出来的。
到了宋代,张载更是明确地将“太和”提高到本体论的地位,以“太和”为本体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张载看来,“太和”即是“道”。他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正蒙·太和篇》)“太和”即是阴阳未分的气,存在于太虚之中,相互融合、浑沦无间,自始至终存在于宇宙之间。“太和”是一切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也包含宇宙间一切变化的根源。无论是散开可见的、不同现象的气,还是清澈通透而不可见的神,都是“太和”的表现。
“和实生物”的生成论
作为本体的“和”,是如何生出万物的呢?这就涉及“和”的生成论原则。“和”虽然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但这个本体并不能直接生出万物,而是需要经过分化。在先秦时期,儒家经典《易传》已经提出“保合太和”的思想。在万物生成上,《易传》提出了“大哉乾元,万物资生”“至哉坤元,万物资始”“一阴一阳之谓道”等思想,这些都说明只有阴阳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才能生成万物。《易传》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只有两种事物才能相互感应,万物的生成、天下国家的和平安定都是感应的结果。除儒家之外,早期道家虽然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但在生成论的意义上,也同样认为万物是由阴、阳“冲气以为和”而生出的。
汉代“和实生物”的思想基本上延续了先秦的看法。《淮南子》认为,只有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万物。《淮南子·天文训》曰:“道曰规,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这是在对《老子》“道生一”的解释基础上提出的“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思想。同一的事物不能产生其他事物,只有两种不同的事物才能产生出其他事物。董仲舒也指出了“和”在生成万物过程中的重要性,《春秋繁露·十指》说:“德泽广大,衍溢于四海,阴阳和调,万物靡不得其理矣。”
“和实生物”实际体现了作为本体的“太和”如何具体生成万物的原则。作为本体的“太和”虽然是一个事物,但其要生成万物就必须至少通过两个以上的事物才能实现。“和”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其与“同”的最大差异。
“和而不同”的实践原则
上面从本体论、生成论的角度论述了“和”的重要性。那么,“和”在现实世界是如何开展的呢?这就涉及“和”的实践原则问题,即“和而不同”。
在史伯、晏子等人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够虚心采纳不同的意见,并不强人从己。小人唯利是图,一切从自身出发,故强人从己,引起争端。正因为讲“和而不同”,所以孔子倡导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基于这一原则,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的思想。在曾子看来,孔子的思想可以用“忠恕”来概括。所谓“忠”,就是自己想要立足也要帮助他人立足,自己想要发达也要帮助他人发达。所谓“恕”,就是不愿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也不要将其施加给他人。前者是从积极方面讲的,后者是从消极方面讲的,二者合起来就是“仁”。
这种“忠恕之道”的原则,《大学》又称之为“絜矩之道”。在《大学》看来,如果不想让上级对我无礼,就首先以此衡量自己的内心,不要以无礼的方式对待下级。如果不想让下级不忠心于我,就首先要衡量自己的内心,不要对自己的上级不忠心。其他前后、左右的关系也是如此。这里的“絜矩之道”实质就是“忠恕之道”,即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不要强人从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大学》说的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实际包含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也就是说,儒家所讲的“忠恕之道”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
“和而不同”体现了“和”在现实世界的实践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人类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要遵从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而不是强调一切都以自身为出发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
“天下太平”的理想宗旨
中华文明中的“和”思想,既有本体论、生成论层面上的意义,也体现为现实社会中的实践原则。无论是本体论、生成论还是实践原则,最终都指向一个理想目标,即追求“天下太平”。所谓太平,就是指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
追求太平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在《尚书》中就能看到。《尧典》讲的“协和万邦”,也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王充说:“《尚书》:‘协和万国。’是美尧德致太平之化,化诸夏并及夷狄也。”(《论衡·艺增》)儒家所讲的太平是一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的过程,《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反映了这一点。《中庸》中的“天下国家有九经”从“修身”讲到“怀诸侯”,最后也反映出对天下太平的追求。在天下太平的时代,不仅人类社会和谐安定,而且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呈现出祥和的气象。这种祥和、太平的景象就是由“和”带来的。正如王符所说:“是以官长正而百姓化,邪心黜而奸匿绝,然后乃能协和气而致太平也。”(《潜夫论·班禄》)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所追求的“太平”理想建立在“和”的基础上,而“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因此,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和为体、以平为用的哲学原理结构。这一原理结构整体建立在道德秩序之上,儒家又渐渐把这种道德秩序推至宇宙本体方面。中华文明建立起来的天人合一、群己合一的世界,都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发展和内在机理研究”(23&ZD011)阶段性成果
原文刊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4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揭示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概括,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和平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重要内容,对于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平性”由“和”与“平”两方面组成,二者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综合体现了一种“和体平用”的哲学原理结构。
“保合太和”的本体论
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和平性的特性,就在于其在本体上的“太和”观念。“太和”一词最早出现于《易传·彖传·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在《易传》看来,天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在天道流行变化的过程中,万物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本性。只有保持、集合宇宙间的“太和”之道,万物才能不失去自身的本性,天下国家才能安宁、太平。万物的生成除了天道外,还要依靠地道,《易传·彖传·坤》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就是《系辞上》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里讲的“一阴一阳”也就是阴阳二气,二气共同生成了天下万物,二气的协调、和谐就是“太和”。“太和”同时也是《系辞上》的“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太极”(或“太和”)逐渐生出来的。
到了宋代,张载更是明确地将“太和”提高到本体论的地位,以“太和”为本体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张载看来,“太和”即是“道”。他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正蒙·太和篇》)“太和”即是阴阳未分的气,存在于太虚之中,相互融合、浑沦无间,自始至终存在于宇宙之间。“太和”是一切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也包含宇宙间一切变化的根源。无论是散开可见的、不同现象的气,还是清澈通透而不可见的神,都是“太和”的表现。
“和实生物”的生成论
作为本体的“和”,是如何生出万物的呢?这就涉及“和”的生成论原则。“和”虽然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但这个本体并不能直接生出万物,而是需要经过分化。在先秦时期,儒家经典《易传》已经提出“保合太和”的思想。在万物生成上,《易传》提出了“大哉乾元,万物资生”“至哉坤元,万物资始”“一阴一阳之谓道”等思想,这些都说明只有阴阳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才能生成万物。《易传》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只有两种事物才能相互感应,万物的生成、天下国家的和平安定都是感应的结果。除儒家之外,早期道家虽然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但在生成论的意义上,也同样认为万物是由阴、阳“冲气以为和”而生出的。
汉代“和实生物”的思想基本上延续了先秦的看法。《淮南子》认为,只有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万物。《淮南子·天文训》曰:“道曰规,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这是在对《老子》“道生一”的解释基础上提出的“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思想。同一的事物不能产生其他事物,只有两种不同的事物才能产生出其他事物。董仲舒也指出了“和”在生成万物过程中的重要性,《春秋繁露·十指》说:“德泽广大,衍溢于四海,阴阳和调,万物靡不得其理矣。”
“和实生物”实际体现了作为本体的“太和”如何具体生成万物的原则。作为本体的“太和”虽然是一个事物,但其要生成万物就必须至少通过两个以上的事物才能实现。“和”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其与“同”的最大差异。
“和而不同”的实践原则
上面从本体论、生成论的角度论述了“和”的重要性。那么,“和”在现实世界是如何开展的呢?这就涉及“和”的实践原则问题,即“和而不同”。
在史伯、晏子等人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够虚心采纳不同的意见,并不强人从己。小人唯利是图,一切从自身出发,故强人从己,引起争端。正因为讲“和而不同”,所以孔子倡导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基于这一原则,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的思想。在曾子看来,孔子的思想可以用“忠恕”来概括。所谓“忠”,就是自己想要立足也要帮助他人立足,自己想要发达也要帮助他人发达。所谓“恕”,就是不愿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也不要将其施加给他人。前者是从积极方面讲的,后者是从消极方面讲的,二者合起来就是“仁”。
这种“忠恕之道”的原则,《大学》又称之为“絜矩之道”。在《大学》看来,如果不想让上级对我无礼,就首先以此衡量自己的内心,不要以无礼的方式对待下级。如果不想让下级不忠心于我,就首先要衡量自己的内心,不要对自己的上级不忠心。其他前后、左右的关系也是如此。这里的“絜矩之道”实质就是“忠恕之道”,即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不要强人从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大学》说的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实际包含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也就是说,儒家所讲的“忠恕之道”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
“和而不同”体现了“和”在现实世界的实践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人类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要遵从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而不是强调一切都以自身为出发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
“天下太平”的理想宗旨
中华文明中的“和”思想,既有本体论、生成论层面上的意义,也体现为现实社会中的实践原则。无论是本体论、生成论还是实践原则,最终都指向一个理想目标,即追求“天下太平”。所谓太平,就是指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
追求太平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在《尚书》中就能看到。《尧典》讲的“协和万邦”,也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王充说:“《尚书》:‘协和万国。’是美尧德致太平之化,化诸夏并及夷狄也。”(《论衡·艺增》)儒家所讲的太平是一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的过程,《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反映了这一点。《中庸》中的“天下国家有九经”从“修身”讲到“怀诸侯”,最后也反映出对天下太平的追求。在天下太平的时代,不仅人类社会和谐安定,而且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呈现出祥和的气象。这种祥和、太平的景象就是由“和”带来的。正如王符所说:“是以官长正而百姓化,邪心黜而奸匿绝,然后乃能协和气而致太平也。”(《潜夫论·班禄》)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所追求的“太平”理想建立在“和”的基础上,而“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因此,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和为体、以平为用的哲学原理结构。这一原理结构整体建立在道德秩序之上,儒家又渐渐把这种道德秩序推至宇宙本体方面。中华文明建立起来的天人合一、群己合一的世界,都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发展和内在机理研究”(23&ZD011)阶段性成果
原文刊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4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