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退休研究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原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林夏水同志,于2024年6月25日11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林夏水,1938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的一个有侨眷背景的佃农家庭。先后就读于案山小学和进来小学,1959年高中毕业于安溪中学,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1960年转入福州大学数学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79年评为助理研究员,1985年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评为研究员。他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数学哲学编写组副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编委等。
林夏水同志主要从事数学哲学研究,也涉及非线性科学哲学等其他领域研究。他坚持认为数学哲学是一门哲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科学,必须认真对待科学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探寻并概括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固有的规律性。长期以来,他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哲学译丛》《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数十篇,出版专著《科学前沿与哲学》(合著,1993)、《数学的对象与性质》(1994)、《分形的哲学漫步》(合著,1999)、《数学哲学》(2003)等,出版译著《现代数学史》(1982)、《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合译,1982)、《数学哲学译文集》(1986)、《数学、科学和认识论》(1993)等。
林夏水同志对于数学哲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数学手稿》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微分思想及其意义,批驳了以往“代替论”等错误观点;二是数学哲学史研究,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哲学史资料从哲学史母体和数学基础中分离出来,为建构数学哲学理论框架与专题研究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数学哲学理论探索,包括建构数学哲学理论框架及专题研究、非线性科学的哲学问题研究,论述了一种新的自然观——确定性混沌自然观。
退休以后,林夏水同志笔耕不辍。他关注数学教育问题,发表学术论文《从MM教育方式到TEC教学方式》(2007)、《MM教育方式的生命力》(2012)等。他出版专著《非线性科学与决定论自然观变革》(2013),主要探讨了非线性科学与决定论自然观变革的关系。他出版专著《数学与哲学:林夏水文选》(2015),记录自身探索数学哲学道路上的足迹和感悟,以启迪后人。他关心家乡发展,曾发起创办北京振兴安溪经济研究会并担任会长。
林夏水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和组织安排,在不同历史时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积极履职尽责。他以理想、勤奋、质疑、创新作为学术人生的座右铭,学风扎实、成果丰硕,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林夏水同志的去世是哲学所和科技哲学界的重大损失。斯人已逝,文章万古,他的精神将长存人间,他的风范将激励后学。
林夏水同志千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退休研究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原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林夏水同志,于2024年6月25日11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林夏水,1938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的一个有侨眷背景的佃农家庭。先后就读于案山小学和进来小学,1959年高中毕业于安溪中学,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1960年转入福州大学数学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79年评为助理研究员,1985年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评为研究员。他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数学哲学编写组副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编委等。
林夏水同志主要从事数学哲学研究,也涉及非线性科学哲学等其他领域研究。他坚持认为数学哲学是一门哲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科学,必须认真对待科学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探寻并概括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固有的规律性。长期以来,他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哲学译丛》《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数十篇,出版专著《科学前沿与哲学》(合著,1993)、《数学的对象与性质》(1994)、《分形的哲学漫步》(合著,1999)、《数学哲学》(2003)等,出版译著《现代数学史》(1982)、《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合译,1982)、《数学哲学译文集》(1986)、《数学、科学和认识论》(1993)等。
林夏水同志对于数学哲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数学手稿》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微分思想及其意义,批驳了以往“代替论”等错误观点;二是数学哲学史研究,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哲学史资料从哲学史母体和数学基础中分离出来,为建构数学哲学理论框架与专题研究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数学哲学理论探索,包括建构数学哲学理论框架及专题研究、非线性科学的哲学问题研究,论述了一种新的自然观——确定性混沌自然观。
退休以后,林夏水同志笔耕不辍。他关注数学教育问题,发表学术论文《从MM教育方式到TEC教学方式》(2007)、《MM教育方式的生命力》(2012)等。他出版专著《非线性科学与决定论自然观变革》(2013),主要探讨了非线性科学与决定论自然观变革的关系。他出版专著《数学与哲学:林夏水文选》(2015),记录自身探索数学哲学道路上的足迹和感悟,以启迪后人。他关心家乡发展,曾发起创办北京振兴安溪经济研究会并担任会长。
林夏水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和组织安排,在不同历史时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积极履职尽责。他以理想、勤奋、质疑、创新作为学术人生的座右铭,学风扎实、成果丰硕,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林夏水同志的去世是哲学所和科技哲学界的重大损失。斯人已逝,文章万古,他的精神将长存人间,他的风范将激励后学。
林夏水同志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