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陈来、李存山主编《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全五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本书的出版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
《中国哲学史》创刊于1980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来,在中国哲学史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哲学史》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哲学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平台,成为助力青年学者成长的园地。为了总结四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更好地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编辑部从四十年来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的学术论文中精选了一百八十余篇,分为五卷,力图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国哲学史研究界在过去四十年研究的整体面貌,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
第一卷:中国哲学总论与方法论
(本卷主编: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副教授)
本卷选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文章:第一,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任继愈等老一辈知名学者在《中国哲学史》发表的总论中国哲学特点,中国哲学史中包含的各个学派及其历史时期哲学一般特点的文章;第二,论述中国哲学现代意义的文章;第三,围绕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以及中国哲学方法论所发表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可以使我们了解四十年来中国哲学的主要研究者对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以及中国哲学方法论等方面所进行的概括与思考,对于未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编 总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
哲学与哲学史 冯友兰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对象和任务 张岱年
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功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研究要进一步科学化 石峻
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哲学史研究工作 侯外庐
哲学史对象和范围的再研究 杨宪邦
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问题 陈俊民
再谈中国哲学史学 辛冠洁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杜维明
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 张岱年
中国哲学对人的类价值的探讨 葛荣晋
对孔子有关人的价值学说的几点看法 许抗生
儒家之“义”与人的价值 周桂钿
从理欲之辨看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李明友
人的价值思想的普遍哲学意义 余敦康
人的价值三议 辛冠洁
论我国传统人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应 李锦全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及其在现代和未来的意义 刘文英
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杨宪邦
第二编 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
用现实眼光看儒学复兴问题 余敦康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念与现代化 张庆熊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 杨明
寻找传统哲学与现实的结合点 葛荣晋
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李宗桂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汤一介
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意涵 景海峰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蒙培元
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 李维武
第三编 中国哲学方法论及相关论题
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 冯契
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陈来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 胡军
什么是哲学与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
——兼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黄裕生
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 乔清举
“中国哲学合法性”解疑 宋志明
经史传统与中国的哲学和学术分科 李存山
第二卷:儒释道与中国哲学
(本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章伟文教授)
本卷主要精选了《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来发表的关于儒家哲学,道家、玄学与道教哲学,佛教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及其哲学比较等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本卷各部分内容一般按所研究人物的先后历史顺序进行编排,同时也照顾到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内在之逻辑演进。为突出中国哲学之特点,本卷侧重选择那些对中国哲学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进行探究的相关学术文章,同时也选录了一些综论中国哲学史重要问题、核心概念、学派思想比较等论文。
目录:
第一编 儒家哲学
从孔子的境界说看儒学的基本精神 蒙培元
道德形上学和礼法互补
——战国儒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推进 白奚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
——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李景林
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原观 朱伯崑
周敦颐《通书》《太极图说》关系考
——兼论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 徐洪兴
“先识造化”:张载的气本论哲学 李存山
陆象山的实学 杜维明
朱熹的易学思想 余敦康
王守仁“知行合一”说新探 程宜山
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的哲学含蕴 冯达文
理学与儒家人格学说的衍化 杨国荣
道学视野下的船山心性学
——以《读四书大全说》的《大学》部分为中心 陈来
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 张学智
王夫之“变”学发微 向世陵
第二编 道家、玄学与道教哲学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
——老子的“无” 任继愈
“齐物”三义
——《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 陈少明
魏晋之际关于名实、才性的辩论 冯友兰
魏晋玄学对老庄“道”的革新 康中乾
西晋贵无思想考辨 王晓毅
郭象的《庄子注》和庄周的《庄子》 汤一介
从超越逍遥到足性逍遥之转化
──兼论郭象《庄子注》之诠释方法 刘笑敢
“本无”与“释无”:郭象本体论中的有无之辨 杨立华
原始道家的道论与心性论 张广保
论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 李刚
自由、自然与境界
——论成玄英的《庄子疏》 李大华
近代老学中的道论 刘固盛
第三编 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方立天
简论中国佛教的佛性学说与因果观 赖永海
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树立 圣凯
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许抗生
从僧肇的《维摩经》诠释看其对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理解 程恭让 韩成才
论隋唐佛教宗派的思想特点 石峻 方立天
慧能的思想与《坛经》的演变 郭朋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李四龙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 张风雷
第四编 儒、释、道哲学比较
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
——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 刘笑敢
论儒道互补 牟钟鉴 林秀茂
《易传》与《老子》的辩证思维 郑万耕
说“阳儒阴释”
——理学与佛学的联系和差别 崔大华
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 洪修平
第三卷:新出简帛与早期哲学史研究
(本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丰研究员)
本卷主要关注新发现的简帛材料对于早期哲学史研究的推进。这是四十年来中国哲学史最有突破的领域之一,学术界很多有价值的论文都发表于《中国哲学史》。本卷分为简帛研究与哲学史、帛书与早期儒道哲学、郭店竹简与早期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新证四部分,反映了四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进程和取得的最有特色的成就。
目录:
第一编 简帛研究与哲学史
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
——文献析读、证据比较及文本演变 刘笑敢
《老子》简、帛本与传世本关系的几个“模型” 李存山
《恒先》研究综述
——兼论《恒先》今后研究的方法 曹峰
第二编 帛书与早期儒道哲学
试论《黄老帛书》的“道”和“无为”思想 葛荣晋
黄老帛书《经法》的政治哲学
——兼论渊源于稷下之学 胡家聪
试析帛书《黄帝四经》“道生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荆雨
试论《黄帝四经》中的“心” 匡钊
“慎独”与帛书《五行》思想 陈来
再论“五行”与“聖智” 郭齐勇
《五行》、《中庸》差异论 任蜜林
德行内外
——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 孟庆楠
第三编 郭店竹简与早期儒家哲学
郭店简与《礼记》 李学勤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 王博
《大学》早出新证 梁涛
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 丁四新
“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郭店竹简“”字及儒家仁爱的构成王中江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 颜炳罡
《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 刘乐贤
郭店儒简的宗教诠释 欧阳祯人
第四编 道家哲学新证
楚简本《老子》“大植若屈”等新解 吴根友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
——比照郭店楚简《老子》和《太一生水》 李存山
《亘先》及战国道家哲学论题探究 郭梨华
《太一生水》的“水”与万物之生成
——兼论《太一生水》的成文年代 白奚
《恒先》的文本研究与思想解释 陈静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从北大汉简《老子》看《老子》第八章及《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 崔晓姣
第四卷:经典诠释与哲学史新探
(本卷主编:清华大学哲学系赵金刚副教授)
“经典诠释”是中国哲学重要的展开方式,通过诠释前人的“经典”,讲清楚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而在诠释中实现对传统思想的再发展,由史而哲,这是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典型模式,本卷精选了四十余年来《中国哲学史》杂志发表的关于经典诠释的代表性文章,反映了不同时期学人的关注;收录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诠释的一些代表性研究,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同时,本卷也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审视中国哲学四十年的发展,这体现了中国哲学在文明互鉴中的发展。
目录:
第一编 玄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推进
从张湛《列子注》和郭象《庄子注》的比较看魏晋玄学的发展 汤一介
论魏晋玄学的特质和价值 冯达文
裴的玄学思想 余敦康
第二编 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研究
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究 张岱年
“天”与“人” 许抗生
“有”与“无” 司马文
“心”与“物” 宋志明
“理”与“气” 方克立
“动”与“静” 李中华
第三编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 张世英
试读《大学》 叶秀山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杨国荣
“出生入死”的智慧:读叶秀山先生有关《老子》的临终札记李猛
第四编 先秦汉唐经典诠释
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 王中江
“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
——公羊三世说与夷夏观念的冲突与协调 干春松
论《春秋纬》中的春秋学思想 任蜜林
王肃的三《礼》学与“郑王之争” 刘丰
论中唐春秋学的义例思想 刘宁
第五编 宋明经典诠释
玩味与涵泳
——宋代解经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谷继明
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杨立华
儒学经传的怀疑与否定中的论说方式
——以王阳明、陈确的《大学》辨正为例 陈立胜
刘宗周《人谱》析论 何俊
王船山《论语》诠释中的气质人性论 陈来
王夫之对礼乐的理学疏解
——以《礼记·乐记》为中心 张学智
修天德以成王道
——王船山对《中庸》义理的疏解与阐发 陈明
第六编 清代与近现代经典诠释
礼学即理学
——定海黄氏父子的义理学 吴飞
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 吴仰湘
康有为经学思想调整刍议——以《春秋董氏学》与《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的比较为例张翔
章太炎的“新经学” 陈壁生
论“六经皆礼”说及其延伸路径 顾涛
第五卷: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本卷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鹏教授)
近代以来,在古今中西的交接碰撞中,中国哲学开启了由“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进程。本卷精选论文31篇,分总论、近代哲学研究和现代哲学研究三编,内容涵括近现代重要哲学问题总论、代表哲学家及其重要问题研究,在力求全面反映的同时,注重突显这一领域在问题意识、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的划时代特征。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形态和意义 陈庆坤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曾昭式
试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进化论 曾乐山
中国近代的实证论思潮及其历史特点 杨国荣
20世纪中国名辩(逻辑)研究董志铁
论柏格森哲学在中国近代的影响 陈卫平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郭齐勇
中国易学研究在21世纪杨庆中
第二编 近代哲学研究
澄清不同层面的“群己权界”
——基于严复《群己权界论》的分析 郭萍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杨向奎
康有为的经学近代化改革及其失败 姜广辉 李有梁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对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评价 孔繁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
孙中山的现代化文化理念 孙尚扬
第三编 现代哲学研究
汤用彤与胡适 汤一介
“法相”与“唯识”何以分宗?
——试论“唯识、法相分宗说”在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中的奠基地位 张志强
论梁漱溟的多元文化观 曹跃明
心性圆融
——马一浮心性论体系的建构与展开 许宁
在知识与智慧之间
——金岳霖哲学的历史意蕴 陈晓龙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蒙培元
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论批判 胡军
一个分析的现代儒学
——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评析 陈鹏
蒙文通经学思想探析 蔡方鹿
张东荪多元认识论简析
——兼述张东荪对康德认识论的倒退 李景林
傅斯年、徐复观论“生”与“性”之关系及其思想史意义 刘俊
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 龚隽
论贺麟前期思想的特点 张学智
以生命的精神价值为中心
——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 余秉颐
简论陈荣捷对儒学的世界性贡献 周炽成
史学诠释的新模式——简论钱穆的理学观 汪学群
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贡献及其方法终结 杨泽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陈来、李存山主编《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全五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本书的出版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
《中国哲学史》创刊于1980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来,在中国哲学史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哲学史》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哲学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平台,成为助力青年学者成长的园地。为了总结四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更好地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编辑部从四十年来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的学术论文中精选了一百八十余篇,分为五卷,力图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国哲学史研究界在过去四十年研究的整体面貌,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
第一卷:中国哲学总论与方法论
(本卷主编: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副教授)
本卷选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文章:第一,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任继愈等老一辈知名学者在《中国哲学史》发表的总论中国哲学特点,中国哲学史中包含的各个学派及其历史时期哲学一般特点的文章;第二,论述中国哲学现代意义的文章;第三,围绕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以及中国哲学方法论所发表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可以使我们了解四十年来中国哲学的主要研究者对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以及中国哲学方法论等方面所进行的概括与思考,对于未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编 总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
哲学与哲学史 冯友兰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对象和任务 张岱年
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功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研究要进一步科学化 石峻
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哲学史研究工作 侯外庐
哲学史对象和范围的再研究 杨宪邦
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问题 陈俊民
再谈中国哲学史学 辛冠洁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杜维明
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 张岱年
中国哲学对人的类价值的探讨 葛荣晋
对孔子有关人的价值学说的几点看法 许抗生
儒家之“义”与人的价值 周桂钿
从理欲之辨看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李明友
人的价值思想的普遍哲学意义 余敦康
人的价值三议 辛冠洁
论我国传统人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应 李锦全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及其在现代和未来的意义 刘文英
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杨宪邦
第二编 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
用现实眼光看儒学复兴问题 余敦康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念与现代化 张庆熊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 杨明
寻找传统哲学与现实的结合点 葛荣晋
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李宗桂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汤一介
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意涵 景海峰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蒙培元
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 李维武
第三编 中国哲学方法论及相关论题
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 冯契
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陈来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 胡军
什么是哲学与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
——兼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黄裕生
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 乔清举
“中国哲学合法性”解疑 宋志明
经史传统与中国的哲学和学术分科 李存山
第二卷:儒释道与中国哲学
(本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章伟文教授)
本卷主要精选了《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来发表的关于儒家哲学,道家、玄学与道教哲学,佛教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及其哲学比较等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本卷各部分内容一般按所研究人物的先后历史顺序进行编排,同时也照顾到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内在之逻辑演进。为突出中国哲学之特点,本卷侧重选择那些对中国哲学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进行探究的相关学术文章,同时也选录了一些综论中国哲学史重要问题、核心概念、学派思想比较等论文。
目录:
第一编 儒家哲学
从孔子的境界说看儒学的基本精神 蒙培元
道德形上学和礼法互补
——战国儒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推进 白奚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
——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李景林
谈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原观 朱伯崑
周敦颐《通书》《太极图说》关系考
——兼论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 徐洪兴
“先识造化”:张载的气本论哲学 李存山
陆象山的实学 杜维明
朱熹的易学思想 余敦康
王守仁“知行合一”说新探 程宜山
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的哲学含蕴 冯达文
理学与儒家人格学说的衍化 杨国荣
道学视野下的船山心性学
——以《读四书大全说》的《大学》部分为中心 陈来
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 张学智
王夫之“变”学发微 向世陵
第二编 道家、玄学与道教哲学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
——老子的“无” 任继愈
“齐物”三义
——《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 陈少明
魏晋之际关于名实、才性的辩论 冯友兰
魏晋玄学对老庄“道”的革新 康中乾
西晋贵无思想考辨 王晓毅
郭象的《庄子注》和庄周的《庄子》 汤一介
从超越逍遥到足性逍遥之转化
──兼论郭象《庄子注》之诠释方法 刘笑敢
“本无”与“释无”:郭象本体论中的有无之辨 杨立华
原始道家的道论与心性论 张广保
论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 李刚
自由、自然与境界
——论成玄英的《庄子疏》 李大华
近代老学中的道论 刘固盛
第三编 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方立天
简论中国佛教的佛性学说与因果观 赖永海
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树立 圣凯
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许抗生
从僧肇的《维摩经》诠释看其对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理解 程恭让 韩成才
论隋唐佛教宗派的思想特点 石峻 方立天
慧能的思想与《坛经》的演变 郭朋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李四龙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 张风雷
第四编 儒、释、道哲学比较
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
——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 刘笑敢
论儒道互补 牟钟鉴 林秀茂
《易传》与《老子》的辩证思维 郑万耕
说“阳儒阴释”
——理学与佛学的联系和差别 崔大华
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 洪修平
第三卷:新出简帛与早期哲学史研究
(本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丰研究员)
本卷主要关注新发现的简帛材料对于早期哲学史研究的推进。这是四十年来中国哲学史最有突破的领域之一,学术界很多有价值的论文都发表于《中国哲学史》。本卷分为简帛研究与哲学史、帛书与早期儒道哲学、郭店竹简与早期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新证四部分,反映了四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进程和取得的最有特色的成就。
目录:
第一编 简帛研究与哲学史
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
——文献析读、证据比较及文本演变 刘笑敢
《老子》简、帛本与传世本关系的几个“模型” 李存山
《恒先》研究综述
——兼论《恒先》今后研究的方法 曹峰
第二编 帛书与早期儒道哲学
试论《黄老帛书》的“道”和“无为”思想 葛荣晋
黄老帛书《经法》的政治哲学
——兼论渊源于稷下之学 胡家聪
试析帛书《黄帝四经》“道生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荆雨
试论《黄帝四经》中的“心” 匡钊
“慎独”与帛书《五行》思想 陈来
再论“五行”与“聖智” 郭齐勇
《五行》、《中庸》差异论 任蜜林
德行内外
——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 孟庆楠
第三编 郭店竹简与早期儒家哲学
郭店简与《礼记》 李学勤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 王博
《大学》早出新证 梁涛
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 丁四新
“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郭店竹简“”字及儒家仁爱的构成王中江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 颜炳罡
《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 刘乐贤
郭店儒简的宗教诠释 欧阳祯人
第四编 道家哲学新证
楚简本《老子》“大植若屈”等新解 吴根友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
——比照郭店楚简《老子》和《太一生水》 李存山
《亘先》及战国道家哲学论题探究 郭梨华
《太一生水》的“水”与万物之生成
——兼论《太一生水》的成文年代 白奚
《恒先》的文本研究与思想解释 陈静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从北大汉简《老子》看《老子》第八章及《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 崔晓姣
第四卷:经典诠释与哲学史新探
(本卷主编:清华大学哲学系赵金刚副教授)
“经典诠释”是中国哲学重要的展开方式,通过诠释前人的“经典”,讲清楚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而在诠释中实现对传统思想的再发展,由史而哲,这是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典型模式,本卷精选了四十余年来《中国哲学史》杂志发表的关于经典诠释的代表性文章,反映了不同时期学人的关注;收录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诠释的一些代表性研究,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同时,本卷也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审视中国哲学四十年的发展,这体现了中国哲学在文明互鉴中的发展。
目录:
第一编 玄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推进
从张湛《列子注》和郭象《庄子注》的比较看魏晋玄学的发展 汤一介
论魏晋玄学的特质和价值 冯达文
裴的玄学思想 余敦康
第二编 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研究
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究 张岱年
“天”与“人” 许抗生
“有”与“无” 司马文
“心”与“物” 宋志明
“理”与“气” 方克立
“动”与“静” 李中华
第三编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 张世英
试读《大学》 叶秀山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杨国荣
“出生入死”的智慧:读叶秀山先生有关《老子》的临终札记李猛
第四编 先秦汉唐经典诠释
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 王中江
“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
——公羊三世说与夷夏观念的冲突与协调 干春松
论《春秋纬》中的春秋学思想 任蜜林
王肃的三《礼》学与“郑王之争” 刘丰
论中唐春秋学的义例思想 刘宁
第五编 宋明经典诠释
玩味与涵泳
——宋代解经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谷继明
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杨立华
儒学经传的怀疑与否定中的论说方式
——以王阳明、陈确的《大学》辨正为例 陈立胜
刘宗周《人谱》析论 何俊
王船山《论语》诠释中的气质人性论 陈来
王夫之对礼乐的理学疏解
——以《礼记·乐记》为中心 张学智
修天德以成王道
——王船山对《中庸》义理的疏解与阐发 陈明
第六编 清代与近现代经典诠释
礼学即理学
——定海黄氏父子的义理学 吴飞
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 吴仰湘
康有为经学思想调整刍议——以《春秋董氏学》与《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的比较为例张翔
章太炎的“新经学” 陈壁生
论“六经皆礼”说及其延伸路径 顾涛
第五卷: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本卷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鹏教授)
近代以来,在古今中西的交接碰撞中,中国哲学开启了由“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进程。本卷精选论文31篇,分总论、近代哲学研究和现代哲学研究三编,内容涵括近现代重要哲学问题总论、代表哲学家及其重要问题研究,在力求全面反映的同时,注重突显这一领域在问题意识、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的划时代特征。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形态和意义 陈庆坤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曾昭式
试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进化论 曾乐山
中国近代的实证论思潮及其历史特点 杨国荣
20世纪中国名辩(逻辑)研究董志铁
论柏格森哲学在中国近代的影响 陈卫平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郭齐勇
中国易学研究在21世纪杨庆中
第二编 近代哲学研究
澄清不同层面的“群己权界”
——基于严复《群己权界论》的分析 郭萍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杨向奎
康有为的经学近代化改革及其失败 姜广辉 李有梁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对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评价 孔繁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
孙中山的现代化文化理念 孙尚扬
第三编 现代哲学研究
汤用彤与胡适 汤一介
“法相”与“唯识”何以分宗?
——试论“唯识、法相分宗说”在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中的奠基地位 张志强
论梁漱溟的多元文化观 曹跃明
心性圆融
——马一浮心性论体系的建构与展开 许宁
在知识与智慧之间
——金岳霖哲学的历史意蕴 陈晓龙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蒙培元
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论批判 胡军
一个分析的现代儒学
——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评析 陈鹏
蒙文通经学思想探析 蔡方鹿
张东荪多元认识论简析
——兼述张东荪对康德认识论的倒退 李景林
傅斯年、徐复观论“生”与“性”之关系及其思想史意义 刘俊
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 龚隽
论贺麟前期思想的特点 张学智
以生命的精神价值为中心
——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 余秉颐
简论陈荣捷对儒学的世界性贡献 周炽成
史学诠释的新模式——简论钱穆的理学观 汪学群
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贡献及其方法终结 杨泽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