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2020年2月14日
  • 首页
  • 本所概况
    哲学所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 现任领导
    更多+
    • wanglisheng.png

      王立胜

      党委书记、副所长

    • zhangzhiqiang.png

      张志强

      所长

    • read_image.jpg

      冯颜利

      纪委书记、副所长

    • 于晓丹.jpg

      于晓丹

      副所长

    • 单继刚.jpg

      单继刚

      副所长

    更多+
    • 王立胜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颜利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张志强

      党委书记、副所长

    • 王立胜

      党委书记、副所长

    组织机构
    更多+

    研究室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
    • 中国哲学研究室
    • 西方哲学史研究室
    •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
    • 东方哲学研究室
    • 逻辑学研究室
    • 伦理学研究室
    • 美学研究室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
    • 文化研究中心(实体)
    • 智能与逻辑实验室

    科研辅助

    • 《哲学研究》编辑部
    • 《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编辑部
    • 《世界哲学》编辑部
    • 图书资料室

    职能处室

    • 人事处
    • 办公室
    • 科研处

    社团学会

    研究中心

  • 党建工作
    历史沿革

    哲学研究所现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此前曾实行过党支部、党的领导小组、党总支、党委、机关党委、分党组、联合党委等领导形式。
    1955年4月,哲学所成立第一届党支部,周宜明担任支部书记,下半年党支部增设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李奇担任宣传委员,鲁孝文担任组织委员。<详情>

    党建专栏
    更多+
    • 微信图片_20221102154829.jpg
    • ds.png
    • 20200619074713.jpg
    离退休工作
    更多+
    • 李曦同志生平
    • 李曦同志讣告
    • 辛冠洁同志生平
    • 辛冠洁同志讣告
    • 诸葛殷同同志生平
    工会、青年工作
    更多+
    • 关于做好我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 青年哲学论坛暨哲学所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
  • 研究学人
    已故名家
    更多+
    • panzinian.jpg潘梓年
    • jinyuelin.jpg金岳霖
    • 贺麟.jpg贺麟
    • 杜任之.jpg杜任之
    • 容肇祖.jpg容肇祖
    • 沈有鼎.jpg沈有鼎
    • wubaihui.jpg巫白慧
    • 杨一之.jpg杨一之
    荣誉学部委员
    更多+
    • 徐崇温(大图).png徐崇温
    • 陈筠泉(编辑图).png陈筠泉
    • 姚介厚.jpg姚介厚
    学部委员
    更多+
    • 李景源.jpg李景源
    • 赵汀阳4.jpg赵汀阳
    本所同仁

    在职学者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 级
    • 初 级

    离退休学者

  •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更多+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哲学
    • 西方哲学
    • 东方哲学
    • 伦理学
    • 逻辑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美学
    • 文化哲学
    学术动态
    更多+
    • 哲学研究所2021年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顺利完成
    • 我所1项课题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 我所5项课题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
    • 我所1项课题获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 我所1项课题获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
    论著评介
    更多+
    • 杨洪源等著《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
    • 周贵华著《佛教义学——基于佛教本位的学问》
    • 王立胜等著《读懂新发展阶段》
    • 赵汀阳著《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
    • 《大众庄学》(外篇)出版发行
    学术争鸣
    更多+
    • 【王立胜 聂家华】 “六个坚持”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 【强乃社】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企业哲学建构探析
    • 【王立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
    • 【周丹 兰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阐释
    • 【韩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获奖、成果
    • 重大会议、论坛
    • 重大研究项目
    • 学者资助计划
    •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 哲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 哲学所青年哲学论坛获奖
    • 贺麟青年哲学奖
  • 学术期刊
    • 哲学研究 W020200505496508761908.jpg
    • 哲学动态 哲学动态.png
    • 世界哲学 世界哲学.png
    •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png
    • 中国哲学史 W020200520604858941756.jpg
  • 人才培养
    博士后
    更多+
    ttpt003.jpg
    • 全国哲学博士后论坛(2022)顺利召开
    •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
    • 哲学研究所关于博士后工作的管理办法
    青年哲学论坛
    更多+
    ttpt004.jpg
    • 青年哲学论坛
    访问学者
    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访问学者招收简章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访问学者期满鉴定表...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
    更多+
    •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3期高级研讨班在华东师范大...
    •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2期高级研讨班在首都师范大...
    •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1期高级研讨班在中国人民大...
    •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0期高级研讨班在深圳大学举行
    • PHILOSOPHY SUMMER SCHOOL IN CHINA EXAMINERS' RE...
  • 图书档案
    图书馆简介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专业书库藏书特色简介
    • 哲学书库——几代馆人竭尽心力完整系统收藏书
    • 图书室藏书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图书室馆藏哲学书刊简况
    哲学学科服务
    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图书室馆藏哲学书刊简况
    • 哲学书库——几代馆人竭尽心力完整系统收藏书
    • 图书室藏书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
    特色馆藏
    更多+
    • 傅兰雅与《格致汇编》
  • 哲学系
    哲学系简介

    哲学系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为依托,成立于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为国家级专业研究学术机构。1955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哲学所便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因“文革”一度停止招生。自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以来...<详情>

    哲学系动态
    更多+
    • 哲学院成功举办“深化科教融合,做好本科生教学和...
    • 哲学院召开2021年度春季工作会议
    • 哲学院举行2020迎新典礼
    • 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楼宇烈民生奖学...
    招生信息
    更多+
    • 2023年哲学院全国统考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情况(接收推免生后)
    • 2023年哲学院接收推免研究生招生复试结果
    • 2023年哲学院接收推免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及复试安排
    • 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拟接收推免生(含直博生)专业目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关于接收2023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
    表格下载
    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报考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报考承诺书
    • 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设想和研究计划
    • 师资队伍
    • 学生名录
    • 常用链接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科研工作>学术争鸣>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争鸣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哲学
  • 西方哲学
  • 东方哲学
  • 伦理学
  • 逻辑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美学
  • 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王立胜 聂家华】 “六个坚持”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2023-01-19 ]
  • 【强乃社】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企业哲学建构探析[ 2023-01-16 ]
  • 【王立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 2022-12-29 ]
  • 【周丹 兰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阐释[ 2022-12-22 ]
  • 【韩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2022-12-09 ]
  • 【冯颜利】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发展始终[ 2022-12-08 ]
  • 【冯颜利】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11-29 ]
  • 【冯颜利】“文光射斗” “德泽润世”——纪念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韩树英先生[ 2022-11-21 ]
  • 【周丹】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2022-11-18 ]
  • 【王立胜】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 2022-11-15 ]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中国网 中国儒学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哲学系 更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京ICP备20004808号
  • 微信

    《哲学中国》

    《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世界哲学》

首页

本所概况

  • 哲学所介绍
  • 组织机构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历史资料
  •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人才招聘

党建工作

  • 历史沿革
  • 组织机构
  • 全面从严治党专栏
  • 政策方针
  • 党建专栏
  • 离退休工作
  • 工会、青年工作

研究学人

  • 荣誉学部委员
  • 学部委员
  • 本所同仁
  • 历史名家

科研工作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论著评介
  • 学术争鸣
  • 获奖、成果
  • 重大会议、论坛
  • 重大研究项目
  • 学者资助计划

学术期刊

  • 哲学研究
  • 哲学动态
  • 世界哲学
  • 中国哲学年鉴
  • 中国哲学史

人才培养

  • 博士后
  • 访问学者
  • 青年哲学论坛
  • 中英美暑期学院

图书档案

  • 图书馆简介
  • 哲学学科服务
  • 特色馆藏

哲学系

  • 哲学系简介
  • 哲学系动态
  • 招生信息
  • 表格下载
  • 师资队伍
  • 学生名录
  • 常用链接
  • 联系我们
点击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中国哲学
  • · 西方哲学
  • · 东方哲学
  • · 伦理学
  • · 逻辑学
  • · 科学技术哲学
  • · 美学
  • · 文化哲学
  • 【王立胜 聂家华】 “六个坚持”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2023-01-19

    理论精髓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内核和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文本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有...

  • 【强乃社】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企业哲学建构探析

    2023-01-16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论述相当充分。

  • 【王立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

    2022-12-29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周丹 兰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阐释

    2022-12-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世界历史出现了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转变。

  • 【韩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2022-12-09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 【冯颜利】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发展始终

    2022-12-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冯颜利】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11-2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冯颜利】“文光射斗” “德泽润世”——纪念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韩树英先生

    2022-11-21

    韩树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

  • 【周丹】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2022-11-18

  • 【王立胜】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

    2022-1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

  • 【王立胜】问题意识及问题导向的科学逻辑

    2022-1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

  • 【乔茂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种新型现代发展理论

    2022-11-11

    现代世界所塑造的“发展史观”取代了“循环史观”“复古史观”“唯神史观”

  • 【冯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义

    2022-11-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周丹】一体领悟、一体贯彻“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

    2022-11-07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 【周丹 孔祥润】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基于唯物史观经典论述分析

    2022-10-24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最终落脚到社会关系上。

  • 【晏扩明】乌托邦精神与现实的人道主义——布洛赫道德哲学的历程及其启示

    2022-10-20

    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以来德国最富盛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

  • 【强乃社】新时代空间治理及其主要类型

    2022-10-19

    空间治理是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董键铭】福柯的生命政治学研究对政治哲学研究的三重启示

    2022-10-14

    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所占据的主流地位造成了政治哲学研究方式的窄化

  • 【韩蒙】共产党人自我革命论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1848—1852年社会主义思想

    2022-09-28

    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论,起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人自我批判思想。

  • 【王立胜】习近平总书记哲学思维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以“3820”战略工程为切入点

    2022-09-19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当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坚持运用...

  • 【强乃社】共同富裕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性论析

    2022-08-29

  • 【王立胜】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8-22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

  • 【王立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2-08-1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道路...

  • 【冯颜利】在双重创新中走好党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

    2022-08-15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苦难辉煌蕴含着理论与实践双重创新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时代价值。

  • 【杨洪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明“术语革命”

    2022-08-15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明变革意义得以充分彰显。

  • 【王立胜 李新宇】科学把握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基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研究

    2022-07-2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百年...

  • 【王立胜】在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

    2022-07-26

    在以资本主义工业化为物质内核的西方现代文明中,劳资对立的社会结构使得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员俊雅】科学地认识历史何以可能——《费尔巴哈论》对唯物史观科学性的阐释及其当代意义

    2022-07-26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从两个层面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 【周丹】智能时代的劳动与人的劳动解放

    2022-07-26

    当前,随着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新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广...

  • 【王立胜 李新宇】从历史决议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起点

    2022-07-0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

  • 【冯颜利】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践行与发展

    2022-07-0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

  • 【韩蒙】“在中国”“中国化”与“中国性”——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的研究主题及进展

    2022-07-01

    重新构建中国知识体系,是深入诠释当前时代中国与自身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中华文明与人类...

  • 【王立胜 晏扩明】“儒家传统-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探索

    2022-06-2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 【王立胜 曾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实践论》《矛盾论》

    2022-06-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尤其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明确提出,验证了中...

  • 【单继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

    2022-06-1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汉语世...

  • 【冯颜利】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经验研究

    2022-06-13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 【王立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哲学探析

    2022-06-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国学术必须开启中华新文化创造的“自我主张”、自觉自律

  • 【王立胜 周广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6-06

    理念是可以传播的,理解是传播的前提。为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具解释力、公信力和吸引力,...

  • 【欧阳英】解析当今世界全球化:一种哲学思考

    2022-06-06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社会时空压缩中重要影响力的显著显现

  • 【王立胜】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两个维度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2022-06-0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根基中成长起来的,是由中华文化和中国精...

  • 【周丹】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2-05-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

  • 【王立胜】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战略构想

    2022-05-2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 【冯颜利】十月革命后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及其启示镜鉴

    2022-05-20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王立胜 郭冠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2022-0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或教材的学理化不足和政策解读的味道太浓成了影响中国特色社...

  • 【冯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2022-04-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

  • 【王立胜】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类文明意义

    2022-04-11

    “现代”相对于“古代”,本质上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性发展所标识出来的。

  • 【王立胜】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基于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研究

    2022-03-31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

  • 【冯颜利】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何以站得更高

    2022-03-3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人民群众立场区别于资产阶级人权观,它要求普遍的人...

  • 【冯颜利】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2022-03-10

    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 【王立胜】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新”

    2022-03-02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新”

Top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