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孟子•离楼上》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实也。朱舜水以此实学作为人之本、修学之旨、治世之道,而德贯天人、学极经世、真希世人也。舜水一生特色,以“实”字标宗,故本文以“实学”为题,阐述朱舜水的实学思想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一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学者称舜
他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睨绝仕途,抱志经世
朱舜水最初跟随同乡李契玄求学,后来又随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及东阁大学士兼吏户工三部尚书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研究古学,尤擅长《诗》、《书》。因为他天资聪明,学业颇有成就。三十九岁时,他就从南京松江府儒学生考取恩贡生。考官吴钟峦对他特别赏识,称为开国以来“文武全才第一名”[2]。但朱舜水不把治学及第作为仕途晋升的阶梯,他认为“士惟在有为耳,不在官职之大小崇卑也”[3]。他立经济之志,企图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但见“国事日非,世道日坏”,他感时伤事,决定弃绝仕进,隐居田园。他说:“仆幼学之时,固有用行之志。逮夫弱冠不偶,彼时时事大非,既有退耕之心。”[4] 封建社会的衰败以及官僚制度的腐朽,使他逐渐产生了推出科举考试的想法。他四十岁时已下决心不去作官,但是无奈仕宦门第的家庭惜他器度不凡、可以大用,于是每逢考试,他不得不参加,却“徒作游戏了事而已”[5]。舜水会对妻子讲:“我若第一进士,作一县令,初年必逮系;次年三年,百姓诵德,上官称誉,必得科道。由此建言,必获大罪,身家不保。自揣浅衷激烈,不能隐忍含弘,故绝忠志于上进耳。”[6] 这表明他对于明末的科举制度已深恶痛绝。认为“明朝以制义举士,初时功令犹严,后来数十年间,大失祖宗设科本旨。主司以时文得官,典试以时文取士,竞标新艳,何取渊源。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咕吡,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穹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辍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而不知读书,则奔競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7] 这是朱舜水对明末追逐利禄,热衷仕宦的科举风气的斥责。事实上,明末的科举制度已经变成争夺功名利禄的工具,光宗耀祖的进身之阶。“以八股为文章,非文章也。志在利禄,不过借此干进。彼尚知任意礼智为何物?不过钩深棘远,图中试官已耳,非真学问也。”[8] 朱舜水对这样的科举制,睥睨文学游戏,不是真学问。他不求功名利禄,而热衷于关心社会民生。舜水经常对人讲:“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言其为悦。言行,道自行也。盖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孙。官高则身荣,禄后则为子孙数世之利,其願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为量。在天下则忧天下,在一邦则忧一邦,唯恐民生之不遂。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9] 这就是朱舜水的治学目的——以经世致用为治学根本,以至忧国忧民忧天下。这种立志济世的践行之学就是诚。用《大学》的话来解释则是:济世以修身为本,修身以诚意为要。
(二) 奋鳞东海,乞师复明
朱舜水作为明清嬗代之际的一位爱国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情操。为了匡复明室,驱逐满清,他曾三赴安南(越南)、五渡日本、奔走于厦门、舟山之间,效申包胥借兵复楚之举,向日本乞师复。耿耿忠心,一腔至诚。
弘光隆武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福王出走,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投降清军。福王败亡后,明室产生了两个领导力量,即唐王(朱聿键)政权和鲁王(朱以海)政权。不久,清兵攻取福建,杀了唐王。此时,鲁王率领部下进占南澳岛,然后攻取了舟山群岛。这时候,朱舜水曾几次往返于日本与舟山之间。他之所以屡次去日本,是想借日本援兵资助舟山守将、兵部左侍郎王翊,以恢复中原。鲁王监国五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朱舜水以五十一岁高龄又一次漂浮东海去日本,不料被清兵发现。清军白刃合围,逼迫他髡发投降,但他谈笑自若、毫不惧怕,誓死不降,表现出了明末志士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情操。同舟刘文高等人被他的义烈感动,驾舟将他送回舟山。
次年,五十二岁的朱舜水又去日本,以后又由日本到安南。当他正要从安南返回舟山时,舟山和四明山寨都被清兵攻陷了。鲁王走避厦门,舜水的最好师友王翊、朱永佑、吴钟峦等人,也都先后为国殉节。尤以王翊死事惨烈,足以表现名族气节。据全谢山《诘埼亭集•王公墓碑》记载:王翊,字完勳,浙江慈溪人,徒居余姚。监国二年,他聚兵结寨以屯,蔓延四明八百里,其实颇大。舜水个王翊深相缔结,两人经常密商恢复明室的方策。由此,舜水视王翊平生唯一知友。监国六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七月,王翊在清军围寨数月后,顽强抵抗,最终被清军所执。他被擒后,在狱中每日从容束幘,掠鬓修容。临死前写绝命诗云:“平生中愤血,飞溅于群卤”。书毕,引笔掷向清帅面孔,仰天大笑:“我要叫你们见识见识汉官的威仪”。清军因怀恨他的积年顽强,许多人集合起来,用乱箭将他射死。但他至死也挺立胸膛,面不改色,壮烈牺牲。王翊殉节那天,正好是旧历中秋节。消息传来,舜水大为悲痛。他说:“中秋为知友王侍郎完节日,残遇柴市,烈倍文山。仆至其时,备怀伤感,终身逐废此令节。”[10] 还说:“十五日为知友王侍郎殉忠之日,此日不喜接见一客,亦不至于谈笑。”[11] 舜水对亡友的真挚缅怀,表示了他对大明王朝的赤胆精诚和抗清复明的决心。
急于早日回国尽忠报效的朱舜水,终于在永利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1675年)正月,等来了日本船,准备乘船渡海归国。但不料在二月遭安南供役之难,被压五十余日,与死为邻。是年舜水已五十八岁,为铭记这段年老之难,他逐日记有日记,并取“庶人召之役则往役”之义,名所记曰《安南供役记事》。
安南之难的历史经过是:朱舜水滞留于安南时,恰逢安南国王需要识字的人供书记之役,有人推荐他,府吏便把他捉到官府,面试作诗写字。舜水不肯作诗,只写到:“朱之瑜,浙江余姚人,南直松江籍。因中国折柱缺维,天倾日丧,不甘矱发从掳,逃避贵邦,至今一十二年。弃捐坟墓妻子,虏氛未减,国族难贵。溃耄忧焚,作诗无取。所供是实。”[12] 府吏把他拘囚起来,严密监视。数日后,安南国王在外营砂召见他,舜水不肯下拜异邦国王,激怒了国王和文武大臣。第二天又召见他,这次满朝文武大臣尽集,另有数千人持刀环立,一派杀气腾腾。面对这些,舜水毫无惧色,徐徐步入。差官命他拜,舜水不拜;又写一“拜”字命他拜,舜水于“拜”字上添一“不”字,仍不肯拜;最后差官牵袖按令他拜,他挥而脱之还是不肯下拜。国王大怒,一定要杀他。同行的人也都劝他拜。舜水却说,前天从会安来的时候,已经同亲友作过死别了。今日我为遵守明朝理解而死,毫无遗憾。我死后,如何收尸,乞题曰“明徴君朱某之墓”。安南国王天天派人在舜水寓所附件杀人,先枭其首,再将其骨头剁碎、抛撒满地,招致鸟鸢犬豕竞来就食,以此恐吓他。但舜水绝不被威迫所屈,始终不拜。威逼不成,又施利诱。安南王请舜水在安南作官,并以“太公佐周而周王,陈平在汉而汉兴”相诱。舜水坚辞不就,至书安南国王说:“瑜徒以天祸明室,遁逃贵邦,苟全性命,别无他图。如日中华丧乱,逐欲委质于贵国,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大王不以无礼诛之,而复以此伤义士之志,是犹与于杀之矣。”[13] 忠心赤胆,豁然纸上。安南王仍不甘心,又派人却说舜水,要为他接取家眷,营造府邸。对此,舜水答曰:“去家十三年,绝无婢妾,何有家眷?瑜役毕告归,比不留此,甲第何为?”[14] 铿锵之语,表达了舜水作为大明遗民,定要返回故国的决心。最后,安南王又派人写一“确”字,探问他的意思。朱舜水作《坚确赋》回报安南王,以表自己坚贞的志操。
朱舜水在安南的遭遇,证明了他不愧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生当民族危难之秋,却保持了海外赤子之心。这诚如他自己所说:“仆事事不如人,独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似可无愧于古圣先贤万分之一。一身亲临之事,固与士子纸上空谈者异也。”[15] 他在安南的遭遇反应了他言行一致、坚贞不屈、精诚无伪、壁立千仞的人品。为此,梁启超称赞他:“先生方正强毅,镇静温厚,诸美德皆一一变现,实全人格之一象征也。”[16]
由于屡受挫折,朱舜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但他抗清的意志致死不衰,复明的决心始终不变,他继续奔走海上。永利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和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北伐。六十岁的朱舜水应郑成功的邀请,参加了这次战役。收复瓜州,攻克镇江,他都是亲临行阵。但这次行动最终遭到了失败。舜水衡量当时的局势,不禁浮起了一个悲壮的观念:声势不可敌,失地不可复,与其在内地做异族的奴隶牛马,不如跳海全节,以保存民族正气。于是,他学鲁仲连不帝秦的精神,东渡日本,留居长崎。
朱舜水定居日本后,每日向南而泣血,背北而切齿。正如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所描述的那样:
海外遗民意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
终身耻事与朝栗,更腾西山赋采薇。
遭逢“阳九之厄”的朱舜水,为恢复明朝的一统江山,冷静地回顾和研讨明亡的历史教训,并在六十二岁时,即明亡后的第十七年,写下了著名的《中原阳九述略》。
朱舜水从六十岁起流寓日本讲学,一直到八十三岁去世为止,前后二十三年时间,早就了无数日本学生,“与日本近代文化极有关系”[17]。
(原载《朱舜水书信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3月。录入编辑:乾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孟子•离楼上》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实也。朱舜水以此实学作为人之本、修学之旨、治世之道,而德贯天人、学极经世、真希世人也。舜水一生特色,以“实”字标宗,故本文以“实学”为题,阐述朱舜水的实学思想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一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学者称舜
他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睨绝仕途,抱志经世
朱舜水最初跟随同乡李契玄求学,后来又随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及东阁大学士兼吏户工三部尚书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研究古学,尤擅长《诗》、《书》。因为他天资聪明,学业颇有成就。三十九岁时,他就从南京松江府儒学生考取恩贡生。考官吴钟峦对他特别赏识,称为开国以来“文武全才第一名”[2]。但朱舜水不把治学及第作为仕途晋升的阶梯,他认为“士惟在有为耳,不在官职之大小崇卑也”[3]。他立经济之志,企图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但见“国事日非,世道日坏”,他感时伤事,决定弃绝仕进,隐居田园。他说:“仆幼学之时,固有用行之志。逮夫弱冠不偶,彼时时事大非,既有退耕之心。”[4] 封建社会的衰败以及官僚制度的腐朽,使他逐渐产生了推出科举考试的想法。他四十岁时已下决心不去作官,但是无奈仕宦门第的家庭惜他器度不凡、可以大用,于是每逢考试,他不得不参加,却“徒作游戏了事而已”[5]。舜水会对妻子讲:“我若第一进士,作一县令,初年必逮系;次年三年,百姓诵德,上官称誉,必得科道。由此建言,必获大罪,身家不保。自揣浅衷激烈,不能隐忍含弘,故绝忠志于上进耳。”[6] 这表明他对于明末的科举制度已深恶痛绝。认为“明朝以制义举士,初时功令犹严,后来数十年间,大失祖宗设科本旨。主司以时文得官,典试以时文取士,竞标新艳,何取渊源。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咕吡,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穹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辍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而不知读书,则奔競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7] 这是朱舜水对明末追逐利禄,热衷仕宦的科举风气的斥责。事实上,明末的科举制度已经变成争夺功名利禄的工具,光宗耀祖的进身之阶。“以八股为文章,非文章也。志在利禄,不过借此干进。彼尚知任意礼智为何物?不过钩深棘远,图中试官已耳,非真学问也。”[8] 朱舜水对这样的科举制,睥睨文学游戏,不是真学问。他不求功名利禄,而热衷于关心社会民生。舜水经常对人讲:“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言其为悦。言行,道自行也。盖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孙。官高则身荣,禄后则为子孙数世之利,其願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为量。在天下则忧天下,在一邦则忧一邦,唯恐民生之不遂。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9] 这就是朱舜水的治学目的——以经世致用为治学根本,以至忧国忧民忧天下。这种立志济世的践行之学就是诚。用《大学》的话来解释则是:济世以修身为本,修身以诚意为要。
(二) 奋鳞东海,乞师复明
朱舜水作为明清嬗代之际的一位爱国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情操。为了匡复明室,驱逐满清,他曾三赴安南(越南)、五渡日本、奔走于厦门、舟山之间,效申包胥借兵复楚之举,向日本乞师复。耿耿忠心,一腔至诚。
弘光隆武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福王出走,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投降清军。福王败亡后,明室产生了两个领导力量,即唐王(朱聿键)政权和鲁王(朱以海)政权。不久,清兵攻取福建,杀了唐王。此时,鲁王率领部下进占南澳岛,然后攻取了舟山群岛。这时候,朱舜水曾几次往返于日本与舟山之间。他之所以屡次去日本,是想借日本援兵资助舟山守将、兵部左侍郎王翊,以恢复中原。鲁王监国五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朱舜水以五十一岁高龄又一次漂浮东海去日本,不料被清兵发现。清军白刃合围,逼迫他髡发投降,但他谈笑自若、毫不惧怕,誓死不降,表现出了明末志士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情操。同舟刘文高等人被他的义烈感动,驾舟将他送回舟山。
次年,五十二岁的朱舜水又去日本,以后又由日本到安南。当他正要从安南返回舟山时,舟山和四明山寨都被清兵攻陷了。鲁王走避厦门,舜水的最好师友王翊、朱永佑、吴钟峦等人,也都先后为国殉节。尤以王翊死事惨烈,足以表现名族气节。据全谢山《诘埼亭集•王公墓碑》记载:王翊,字完勳,浙江慈溪人,徒居余姚。监国二年,他聚兵结寨以屯,蔓延四明八百里,其实颇大。舜水个王翊深相缔结,两人经常密商恢复明室的方策。由此,舜水视王翊平生唯一知友。监国六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七月,王翊在清军围寨数月后,顽强抵抗,最终被清军所执。他被擒后,在狱中每日从容束幘,掠鬓修容。临死前写绝命诗云:“平生中愤血,飞溅于群卤”。书毕,引笔掷向清帅面孔,仰天大笑:“我要叫你们见识见识汉官的威仪”。清军因怀恨他的积年顽强,许多人集合起来,用乱箭将他射死。但他至死也挺立胸膛,面不改色,壮烈牺牲。王翊殉节那天,正好是旧历中秋节。消息传来,舜水大为悲痛。他说:“中秋为知友王侍郎完节日,残遇柴市,烈倍文山。仆至其时,备怀伤感,终身逐废此令节。”[10] 还说:“十五日为知友王侍郎殉忠之日,此日不喜接见一客,亦不至于谈笑。”[11] 舜水对亡友的真挚缅怀,表示了他对大明王朝的赤胆精诚和抗清复明的决心。
急于早日回国尽忠报效的朱舜水,终于在永利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1675年)正月,等来了日本船,准备乘船渡海归国。但不料在二月遭安南供役之难,被压五十余日,与死为邻。是年舜水已五十八岁,为铭记这段年老之难,他逐日记有日记,并取“庶人召之役则往役”之义,名所记曰《安南供役记事》。
安南之难的历史经过是:朱舜水滞留于安南时,恰逢安南国王需要识字的人供书记之役,有人推荐他,府吏便把他捉到官府,面试作诗写字。舜水不肯作诗,只写到:“朱之瑜,浙江余姚人,南直松江籍。因中国折柱缺维,天倾日丧,不甘矱发从掳,逃避贵邦,至今一十二年。弃捐坟墓妻子,虏氛未减,国族难贵。溃耄忧焚,作诗无取。所供是实。”[12] 府吏把他拘囚起来,严密监视。数日后,安南国王在外营砂召见他,舜水不肯下拜异邦国王,激怒了国王和文武大臣。第二天又召见他,这次满朝文武大臣尽集,另有数千人持刀环立,一派杀气腾腾。面对这些,舜水毫无惧色,徐徐步入。差官命他拜,舜水不拜;又写一“拜”字命他拜,舜水于“拜”字上添一“不”字,仍不肯拜;最后差官牵袖按令他拜,他挥而脱之还是不肯下拜。国王大怒,一定要杀他。同行的人也都劝他拜。舜水却说,前天从会安来的时候,已经同亲友作过死别了。今日我为遵守明朝理解而死,毫无遗憾。我死后,如何收尸,乞题曰“明徴君朱某之墓”。安南国王天天派人在舜水寓所附件杀人,先枭其首,再将其骨头剁碎、抛撒满地,招致鸟鸢犬豕竞来就食,以此恐吓他。但舜水绝不被威迫所屈,始终不拜。威逼不成,又施利诱。安南王请舜水在安南作官,并以“太公佐周而周王,陈平在汉而汉兴”相诱。舜水坚辞不就,至书安南国王说:“瑜徒以天祸明室,遁逃贵邦,苟全性命,别无他图。如日中华丧乱,逐欲委质于贵国,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大王不以无礼诛之,而复以此伤义士之志,是犹与于杀之矣。”[13] 忠心赤胆,豁然纸上。安南王仍不甘心,又派人却说舜水,要为他接取家眷,营造府邸。对此,舜水答曰:“去家十三年,绝无婢妾,何有家眷?瑜役毕告归,比不留此,甲第何为?”[14] 铿锵之语,表达了舜水作为大明遗民,定要返回故国的决心。最后,安南王又派人写一“确”字,探问他的意思。朱舜水作《坚确赋》回报安南王,以表自己坚贞的志操。
朱舜水在安南的遭遇,证明了他不愧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生当民族危难之秋,却保持了海外赤子之心。这诚如他自己所说:“仆事事不如人,独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似可无愧于古圣先贤万分之一。一身亲临之事,固与士子纸上空谈者异也。”[15] 他在安南的遭遇反应了他言行一致、坚贞不屈、精诚无伪、壁立千仞的人品。为此,梁启超称赞他:“先生方正强毅,镇静温厚,诸美德皆一一变现,实全人格之一象征也。”[16]
由于屡受挫折,朱舜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但他抗清的意志致死不衰,复明的决心始终不变,他继续奔走海上。永利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和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北伐。六十岁的朱舜水应郑成功的邀请,参加了这次战役。收复瓜州,攻克镇江,他都是亲临行阵。但这次行动最终遭到了失败。舜水衡量当时的局势,不禁浮起了一个悲壮的观念:声势不可敌,失地不可复,与其在内地做异族的奴隶牛马,不如跳海全节,以保存民族正气。于是,他学鲁仲连不帝秦的精神,东渡日本,留居长崎。
朱舜水定居日本后,每日向南而泣血,背北而切齿。正如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所描述的那样:
海外遗民意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
终身耻事与朝栗,更腾西山赋采薇。
遭逢“阳九之厄”的朱舜水,为恢复明朝的一统江山,冷静地回顾和研讨明亡的历史教训,并在六十二岁时,即明亡后的第十七年,写下了著名的《中原阳九述略》。
朱舜水从六十岁起流寓日本讲学,一直到八十三岁去世为止,前后二十三年时间,早就了无数日本学生,“与日本近代文化极有关系”[17]。
(原载《朱舜水书信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3月。录入编辑: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