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对学术生产的关键环节作出明确部署。如何把握好理论与实践,防止“一刀切”,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学术期刊的具体运行上,就是如何处理好基础理论和现实观照、学术取向和思想取向的有机融合问题。其隐含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变革与继承的关系。学者的研究取向和方法需要革新,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和布局需要创新,二者相辅相成。
学术期刊是学术产品的“物流集散地”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发布平台,既是学术生产的终点或中途停靠点,也是促发新的学术研究的起点,在学术生产的总环节中处于枢纽位置。打个比喻,学术期刊恰如机场、车站或码头,是各种学术产品的物流集散地。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定位是平台,而不是学术生产车间,也不是实验室。所以,办学术期刊最忌讳的就是自产自销。有些学术期刊的办刊初衷就是发表本单位或本群体人员的科研成果。回过头来看,最先发展起来的大都是率先打破自产自销思路的期刊。如能打破自产自销的魔咒,小的科研单位也能办出名刊来,关键是看期刊编辑部凝聚和动员学者资源的能力。认清期刊的平台定位,开门办刊,再辅以强大的学术机构依托,这样的期刊发展起来就相对有优势。
解决自产自销的“一亩三分地”局限思路,这只是确立期刊平台定位的第一步,处理的是外在干预。更重要的平台定位在于期刊的办刊宗旨,也就是对学术市场的细分。这个学术市场不是指商品售卖的市场,而是学术分类和分层的市场。比如有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分类,相应的就有各学科的期刊。但是某个学科往往不止一种专业期刊,所以在分类的学科内部还要进一步分层。比如哲学内部又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等,相应的也有分层的专业期刊。越是相对专业的期刊越相对好办,综合性期刊因为主题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对期刊编辑的选题策划和学术产品的凝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术分层或者选题相对集中地满足了学者进行专题研究的需要,尤其是在学术研究日益精细化和碎片化的时代,专题化出版将会越来越受欢迎。这也是其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专业文摘不仅具有二次转载的评价功能,还是同类学术信息的集中呈现。因为专业研究的需要,新兴学科的诞生往往会催生新的刊物产生,这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比较明显。反过来,原有期刊如果能够抓住学术断裂和发展的机会实现自我革命,也能借助新的学术增长点实现办刊层次的跃迁。不管是要乘势新办还是层次跃迁,一个根本的基点就是不能越俎代庖,坚持以学术为中心,落在实践中就是以作者创作为中心。期刊编辑在功能定位上不是学术生产者而是学术搬运工。学术搬运不能盲目,而是要有鉴别、组织甚至策划。除了期刊所挂靠的机构因素,影响期刊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如何组织和搬运学术产品。
学术会议是期刊平台的延展
毋庸讳言,期刊的品牌效应是期刊组织学术产品的有力依托。但是品牌效应是动态发展的。一本期刊如果不能持续刊发高水准的文章,就会严重影响期刊原有的品牌形象。期刊要想保持品牌影响力,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始终关注学界动态,根本上是学者的创作动态或者说思想发展动态。其中一种常见的办法就是参加学术会议。一般来说,学术机构举办会议,往往会邀请学术期刊的代表参会。事实上,这是学术生产大循环的必要环节。学者需要走近期刊,期刊需要了解学界动态。期刊编辑参会需要鉴别和选择。但是,参与学界的会议对于期刊自身来讲仍然是相对外围的,无法作为期刊学术平台的直接延展。简单来说,就是学术产品的转换率相对较低。不管是大型会议,还是小型会议,期刊代表参会都是必要的,其必要性在于广泛联系和了解学者学术研究的近况,为挖掘选题打下坚实基础。
能够对期刊内容采编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当属学术期刊自身根据学术动态和期刊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主题会议。此类会议需要发挥期刊编辑对学术动态的把控和策划组织能力,从议题设置到人员邀请都需要仔细考量。实践证明,挖掘每个学科有潜力的青年学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召开以青年学者为参会主体的会议来发现更多的优秀学者。除了大型会议,期刊编辑部还可以举办各种小型专题会议和作者分享会。通过学术会议来延展期刊的学术平台功能,凝聚作者和扩大稿件来源。
编研互动保持期刊活力
坚持学术流通的平台定位以及会议的延展,可以建构起期刊良性发展的基础框架。如同一台机器需要动力才能运转,编研互动就是期刊运转的动力。期刊设置采编平台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是在向作者发出投稿邀约,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编辑参加学术会议是第二层次的编研互动,意在结交作者,寻找、发现和捕捉选题。第三层次的编研互动是期刊自主策划学术会议。最后一个层次的编研互动,则是建构起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随时互通编研计划和学术进展。
之所以要强调编研互动,是因为学术生产有其自身规律,一方面期刊不能脱离学界的实际生产能力随意做选题策划,另一方面学者也不能罔顾学术出版和传播规范随意写作。这就有一个编研相互磨合的过程。一个好的选题,往往是作者和编辑反复沟通的结果。其中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主次关系。编辑是办刊的主体,而作者是学术生产的主体。但是在实际合作中,对于期刊的良性运转来说,编辑是要把握主导权的。为了更好地引领创新,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学术能力。引领创新需要期刊与学术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编辑能够和作者进行思想层次的对话。既然是引领,对编辑的要求就不仅是学术上的要求,同时还要了解学术生态并具备政治判断力。
优秀的期刊,编研之间已经实现良好互动。良性互动不仅体现在对成熟作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优秀学者的扶持上。作者队伍呈现老中青协调搭配才是有活力的,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编研良性互动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如果这一要求能够转化为期刊评价的一项指标,强化对优秀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就可以扭转对作者身份的过度重视,构建起健康的学术生态。
总的来说,关于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方法和条件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坚持期刊的平台定位。学术期刊固然有引领学术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学术创造的主体是学者,要充分尊重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好的作品,尤其是人文科学的作品,都不是预先策划和设计出来的。期刊需要引领学术,要有意识地随时代要求而变革,但一定要处理好变革与继承、编辑与学者的关系,尊重学术和出版两种规律,在编研互动中稳步前进。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7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对学术生产的关键环节作出明确部署。如何把握好理论与实践,防止“一刀切”,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学术期刊的具体运行上,就是如何处理好基础理论和现实观照、学术取向和思想取向的有机融合问题。其隐含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变革与继承的关系。学者的研究取向和方法需要革新,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和布局需要创新,二者相辅相成。
学术期刊是学术产品的“物流集散地”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发布平台,既是学术生产的终点或中途停靠点,也是促发新的学术研究的起点,在学术生产的总环节中处于枢纽位置。打个比喻,学术期刊恰如机场、车站或码头,是各种学术产品的物流集散地。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定位是平台,而不是学术生产车间,也不是实验室。所以,办学术期刊最忌讳的就是自产自销。有些学术期刊的办刊初衷就是发表本单位或本群体人员的科研成果。回过头来看,最先发展起来的大都是率先打破自产自销思路的期刊。如能打破自产自销的魔咒,小的科研单位也能办出名刊来,关键是看期刊编辑部凝聚和动员学者资源的能力。认清期刊的平台定位,开门办刊,再辅以强大的学术机构依托,这样的期刊发展起来就相对有优势。
解决自产自销的“一亩三分地”局限思路,这只是确立期刊平台定位的第一步,处理的是外在干预。更重要的平台定位在于期刊的办刊宗旨,也就是对学术市场的细分。这个学术市场不是指商品售卖的市场,而是学术分类和分层的市场。比如有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分类,相应的就有各学科的期刊。但是某个学科往往不止一种专业期刊,所以在分类的学科内部还要进一步分层。比如哲学内部又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等,相应的也有分层的专业期刊。越是相对专业的期刊越相对好办,综合性期刊因为主题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对期刊编辑的选题策划和学术产品的凝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术分层或者选题相对集中地满足了学者进行专题研究的需要,尤其是在学术研究日益精细化和碎片化的时代,专题化出版将会越来越受欢迎。这也是其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专业文摘不仅具有二次转载的评价功能,还是同类学术信息的集中呈现。因为专业研究的需要,新兴学科的诞生往往会催生新的刊物产生,这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比较明显。反过来,原有期刊如果能够抓住学术断裂和发展的机会实现自我革命,也能借助新的学术增长点实现办刊层次的跃迁。不管是要乘势新办还是层次跃迁,一个根本的基点就是不能越俎代庖,坚持以学术为中心,落在实践中就是以作者创作为中心。期刊编辑在功能定位上不是学术生产者而是学术搬运工。学术搬运不能盲目,而是要有鉴别、组织甚至策划。除了期刊所挂靠的机构因素,影响期刊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如何组织和搬运学术产品。
学术会议是期刊平台的延展
毋庸讳言,期刊的品牌效应是期刊组织学术产品的有力依托。但是品牌效应是动态发展的。一本期刊如果不能持续刊发高水准的文章,就会严重影响期刊原有的品牌形象。期刊要想保持品牌影响力,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始终关注学界动态,根本上是学者的创作动态或者说思想发展动态。其中一种常见的办法就是参加学术会议。一般来说,学术机构举办会议,往往会邀请学术期刊的代表参会。事实上,这是学术生产大循环的必要环节。学者需要走近期刊,期刊需要了解学界动态。期刊编辑参会需要鉴别和选择。但是,参与学界的会议对于期刊自身来讲仍然是相对外围的,无法作为期刊学术平台的直接延展。简单来说,就是学术产品的转换率相对较低。不管是大型会议,还是小型会议,期刊代表参会都是必要的,其必要性在于广泛联系和了解学者学术研究的近况,为挖掘选题打下坚实基础。
能够对期刊内容采编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当属学术期刊自身根据学术动态和期刊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主题会议。此类会议需要发挥期刊编辑对学术动态的把控和策划组织能力,从议题设置到人员邀请都需要仔细考量。实践证明,挖掘每个学科有潜力的青年学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召开以青年学者为参会主体的会议来发现更多的优秀学者。除了大型会议,期刊编辑部还可以举办各种小型专题会议和作者分享会。通过学术会议来延展期刊的学术平台功能,凝聚作者和扩大稿件来源。
编研互动保持期刊活力
坚持学术流通的平台定位以及会议的延展,可以建构起期刊良性发展的基础框架。如同一台机器需要动力才能运转,编研互动就是期刊运转的动力。期刊设置采编平台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是在向作者发出投稿邀约,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编辑参加学术会议是第二层次的编研互动,意在结交作者,寻找、发现和捕捉选题。第三层次的编研互动是期刊自主策划学术会议。最后一个层次的编研互动,则是建构起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随时互通编研计划和学术进展。
之所以要强调编研互动,是因为学术生产有其自身规律,一方面期刊不能脱离学界的实际生产能力随意做选题策划,另一方面学者也不能罔顾学术出版和传播规范随意写作。这就有一个编研相互磨合的过程。一个好的选题,往往是作者和编辑反复沟通的结果。其中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主次关系。编辑是办刊的主体,而作者是学术生产的主体。但是在实际合作中,对于期刊的良性运转来说,编辑是要把握主导权的。为了更好地引领创新,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学术能力。引领创新需要期刊与学术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编辑能够和作者进行思想层次的对话。既然是引领,对编辑的要求就不仅是学术上的要求,同时还要了解学术生态并具备政治判断力。
优秀的期刊,编研之间已经实现良好互动。良性互动不仅体现在对成熟作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优秀学者的扶持上。作者队伍呈现老中青协调搭配才是有活力的,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编研良性互动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如果这一要求能够转化为期刊评价的一项指标,强化对优秀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就可以扭转对作者身份的过度重视,构建起健康的学术生态。
总的来说,关于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方法和条件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坚持期刊的平台定位。学术期刊固然有引领学术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学术创造的主体是学者,要充分尊重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好的作品,尤其是人文科学的作品,都不是预先策划和设计出来的。期刊需要引领学术,要有意识地随时代要求而变革,但一定要处理好变革与继承、编辑与学者的关系,尊重学术和出版两种规律,在编研互动中稳步前进。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