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摘要: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特征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文化。在中国思想当中,和平的本义是指声音、音乐的和谐,由此引申出阴阳和谐、礼乐和谐以及社会政治和平等诸多含义。中和之道是指人内心平和,表里内外和谐,这是中正平和的君子人格。絜矩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中国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的理想是实现致太平的理想社会。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而延续至今,和平性及其所蕴含的无限生机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中华文明 和平性 中和 絜矩之道
中华文明历数千年发展而延续至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平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中国文化热爱和平,在国际交往中主张各国和平共处,文化交流互鉴,这种和平主张是根植于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之中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哲学的中和、和谐思想,决定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因此,要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的和平特性,必然要深入到中国哲学思想当中去作分析。
一、“和平”释义
和平的核心是“和”。“和”字在最晚在金文中就已出现。《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这应该是“和”字的本义。与“和”字相关的还有“龢”字,学界对于二字的关系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实王力就已经明确地指出:“音乐和谐本写作‘和’,后来写作‘龢’,以区别于和平的‘和’。”因此,“和”是本字,它的含义就是声音相应、配合,此起彼伏,声音的和谐是“和”字最初的意思。《尚书·尧典》中所说的“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就是指用和谐的音乐来歌颂、祭祀神灵,这应当是和最初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
“平”,《说文》:“语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平”是一个会意字,语气平缓之义。杨树达认为,“平”与“乎”字相关。“乎”作为语气词在甲骨金文以及《尚书》中比较少见,《说文》:“乎,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按照杨树达的解释,“乎”作为语末助词是后起之义,“乎”的本义为召呼,“呼召必高声用力,故字形象声上越扬,犹曰字表人发言,字形象气上出也。”而“平”字之构造与“乎”相似,“字盖从兮,上一平画,象气之平舒,此犹乎之上画象声上越扬也。”又《说文》释“亏”字:“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之平也。”杨树达认为,这正说明了“平”字之本义。由此可知,“平”之本义就是指气之平缓,相当于今日所说的心平气和。
贵和、尚和的思想贯穿在中国早期的核心经典中。《周易·乾·彖传》:“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和”即“太和”。按照《周易》的说法,天有元亨利贞四德,有四时、昼夜、阴晴等各种变化,而皆有其规律,保合太和之景象,故能始生万物,普利万物,并达到万国皆安定和平的境界。《周易·咸·彖传》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按照《彖传》的解释,“《咸》,感也。”《咸》卦就是阴阳相感应以共处。具体来说,天地以阴阳二气交感,因而万物化生。圣人以其德感化人心,于是天下和平。
《易传》主要讲的是自然哲学。按照《彖传》的说法,天地阴阳自然的和谐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圣人将这个基本规律运用于人类社会,就能带来天下的和平。
《尚书·尧典》:“协和万邦”,今文作“协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作“合和万国”。司马迁以“合”训“协”,《说文》:“协,众之同和也。”王充《论衡·艺增》说:“《尚书》‘协和万国。’是美尧德致太平之化,化诸夏并及夷狄也。”从经学的角度来看,“今文说以万国为实有万国,非虚数也。”但王充认为言“万国”是“襃增过实”,并非实数,皮锡瑞认为“盖欧阳说,与班孟坚、夏侯说不同”。这里牵涉到《尚书》今文学内部欧阳和夏侯两派的不同解释,这个问题暂且不论。但王充同时又说,“‘万’言众多”,《尚书》说尧“协和万国”,是“言尧之德大,所化者众,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曰‘万国’”。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对于“协和万邦”的理解不必拘泥于是否实有万国,这里的“万国”和“九族”一样,是对尧的颂美之辞,即尧使天下万邦同和。
《诗经·商颂·那》是一首祭祀商汤的诗。其中写道:“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这里的“和”指音节和谐,“平”是正的意思,是指乐声高低大小适中。《国语·周语下》记载伶州鸠之言曰:“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又说:“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韦昭注:“和,八音克谐也。平,细大不逾也,故可以平民。”由此可见,和平是指音乐的和谐。郑玄《笺》诗曰:“堂下诸县与诸管声皆和平,不相夺伦,又与玉磬之声相依,亦谓和平也。”孔疏进一步解释说:“奏此大乐,以祭鬼神,故得降福,安我所思而得成也。思之所成者,正谓万福来宜,天下和平也。又述祭时之乐,其鞉鼓之声渊渊而和也。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声。诸乐之音,既以和谐,且复齐平,不相夺伦,又依倚我玉磬之声,与之和合。以其乐音和谐,更复叹美成汤,于乎赫然盛矣者。”
《诗经·小雅·伐木》:“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是一首宴享朋友故旧的诗。孔疏解释说:“鸟既迁高木之上,又嘤嘤然,其为鸣矣,作求其友之声。以喻君子虽迁高位,而亦求其故友。……君子为此而求友也,既居高位而不忘故友,若神明之所听祐之,则朋友终久,必志意和且功业平。”孔疏将“终和且平”解释为“志意和且功业平”,这是说朋友不忘故旧,则神明也会保佑他们友谊长存,事业发达。
从早期中国经典中关于“和”的论述可以看出,“和平”的本义是指声音与音乐的和谐美妙,由此又引申出了阴阳和谐、礼乐和谐以及社会政治和平等诸多含义。这是中国思想中对和平、和谐的最为基本的理解。中国思想史上对和平的诸多解释,都是以此为基本思想而展开的。
二、中和之道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平思想首先表现为人内心的平静,身心表里内外的和谐。这是所有思想流派都追求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其中尤以儒家的君子人格最为典型。
按照中国早期思想的理解,人作为生物体的存在主要是气所决定的,而且人的各种情感欲望也都是由气所引起的。《左传·昭公十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是这个意思。荀子说:“有争气者,勿与辩也。”孟子说:“气,体之充也”,赵岐注:“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可见,由气所决定的形体是喜怒哀乐以及争强好胜等各种情感产生的基础。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的情感欲望是由外物所引起的,如说“人之心动,物使之然也。”人随时处在与世间万物的交往之中,内心自然会产生喜怒哀乐敬爱等各种情绪。这些情感“感于物而后动”。当然,人的情感之所以是由外物所引起,内在的动因依然还是气。因此需要对这种情感进行节制。孟子就说他自己“四十不动心”,其实就是以道德理性控制自己的情感欲望。这也就是孟子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
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于人的情感与理性论述得最为充分的是《中庸》当中提出的“中和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都是缘事而生,情感未发之时,淡然虚静,心无所虑,皆合情理,这就是所谓的“中”;情感表露出来以后,皆符合礼的规矩和要求,无过无不及,这就是所谓的“和”。郑玄注也说:“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郑玄没有解释“和”,孔颖达疏曰:“言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通达流行,故曰‘天下之达道也’。”由此可知,所谓和就是人的情感有节制。“致中和”,据郑玄的解释:“位,犹正也。育,生也,长也。”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言人君所能,至极中和,使阴阳不错,则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万物其养育焉。”这是说,致中和就可以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由此显示出中和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在传统儒家看来,“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人的自然情感喜怒变化无常,因此要用严肃规整的礼与平和庄重的乐来规范、引导人的情绪。如《乐记》说:“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这里的“度数”“礼义”也就是《中庸》所说的“节”。用这些规范来调节人情,这样人的喜怒哀乐情感才能达到真正的平和。因此,礼乐有“合情饰貌”的作用,即能人的情感和谐融洽。《礼记·礼运》篇的说法更加明确: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这里形象地说明,人情就像是一块田地,只有用圣王的礼乐来耕种它,方能有所成就。这也就是所谓的“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即用礼义来规范、节制人情。
荀子也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这是说,要用“伪”对人情进行节制,所以说“伪起而生礼义”。圣人“化性起伪”,这个“伪”其实也是指礼义规范。因此,荀子又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用礼来调节人的情绪和情感,否则就会发生错乱懈怠等不良的结果。“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杨注说:“专一于礼义,则礼义情性两得;专一于情性,则礼义情性两丧也。”荀子重礼,他认为人的各种不当的、偏激的性格等,都应当以礼来调节和整治,“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用礼来规范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自然会使人的内心情感保持一种平衡。同时,儒家还认为,对于人的情感以及性情的影响,音乐可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乐记》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因为乐发自人的内心情感,因此更可以影响人的内在情感。《乐记》又说:“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这也是说,乐能够影响人的内心,使人的内心平和。
综上所述,传统儒家认为,人的情感要符合礼义规范,而不能没有节制地任意宣泄,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儒家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人的喜怒好恶之情不加节制,则必然会破坏道德,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君子能够“反情以和其志”,即用礼乐规范人情,那么就会“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形成“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甚至还会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因此,“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礼乐可以培育人的平易、正直、慈爱和诚信之心,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所以说“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中庸》所说的已发未发与中和思想,不仅是传统儒家所认为的君子人格的体现,同时也在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演变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在宋明理学当中,已发未发是理学心性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未发是“寂然不动”之体,已发是“感而遂通”之用,未发为体、为性,已发为用、为情,这样的讨论就具有了形而上学的哲学意义了。虽然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还有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而且也是看法不一,但总体而言,理学家又认为通过涵养工夫,可以做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这样的圣人气象和《中庸》讲到的致中和的君子人格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和在中国哲学史上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含义。
三、絜矩之道
中国文化重人伦秩序。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和睦、和谐的人伦关系的重视与强调方面。
《尚书·尧典》记载,舜命契“作司徒,敬敷五教”。《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鲁太史克之言曰: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父子、兄弟是最基本的人伦关系,这也是“五教”的原义。后来孟子进一步解释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別,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即“五伦”,《中庸》又称为“天下之达道五”,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和《中庸》对“五教”增加了君臣与朋友,在血缘亲情的关系之外增加了君臣、朋友两层社会关系,使人伦关系更加全面。五伦概括了传统社会基本的人际关系。按儒家的看法,五伦各有其具体的道德规范和义务,但一般来说,维持人际交往最为基本的是忠恕之道,也就是推己及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和睦的人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有一些学者提出“全球伦理”,试图在各种文明传统当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尽管也遭到了各种批评,但也指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和底线,就是要求人们都应当“待人如己”。这一条也被称作道德的黄金律。之所以被称作“黄金律”,一方面说明它具有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种文化传统当中,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是人与人交往的最为基本的原则,甚至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底线。这个普遍性的法则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将对方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人,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论语》又记载子贡之言:“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何晏《集结》引马融曰:“加,陵也。”又引孔安国曰:“非尔所及,言不能止人使不加非义于己也。”由此可知,这里的“加”就是施加的意思,也有强加的意思,所以马融解释为“陵”。按子贡所言,所施加或强加的当然是不合于道德的非义之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儒家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提出他人和自己一样,具有平等的地位和价值,因此不能因自己的意志而妨碍他人。《论语》记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批评子贡陈义太高,“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连尧舜都难以达到的目标。而真正践行仁德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从切己的行动开始,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晏、皇侃、邢昺等古注皆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致的,如邢昺《论语注疏》说:“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朱子也认为这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孔子儒家的忠恕之道。《论语》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贯”,皇侃解释为“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朱子说:“贯,通也。”又说:“尝譬之,一便如一条索,那贯底物事,便如许多散钱。须是积得这许多散钱了,却将那一条索来一串穿,这便是一贯。”朱子的解释和古注是一致的,且更为平实、明确。忠恕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忠恕之道又称作絜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於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由此可知,所谓絜矩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朱子注甚至还说:“此平天下之要道也。”
《中庸》又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一致的。《中庸》接着说的“君子之道四”,即“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父子、君臣、兄弟和朋友四层关系,都是从忠恕引申而来的。也就是说,忠恕之道或絜矩之道是可以适用于所有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了推己及人,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才能维持和睦的人际关系。在传统儒家看来,不仅朋友如此,父子、君臣之间同样应当如此。
柳诒徵曾说:“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人伦”,而“中国的人伦是专讲两个人的主义,是两个人对立的”。这里的“对立”是彼此相对待的意思。所以说“中国人是最讲究两个人的道理,然后再推而至于大。”柳诒徵将中国文化的“人伦”概括为“二人主义”:“二人主义者,仁也,即所谓相人偶也。”柳诒徵的这个概括是非常精辟的,抓住了儒学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仁”的意思是“亲也,从人,从二”,就是由二人组成的一个会意字。所以柳诒徵认为,中国文化的“二人主义”不同于个人主义,而是“一人之外,必有他人,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以至无穷。”这也是儒学思想的核心,所以说“孔子之教,个人欲应付多人,必须先从二人做起。其惟一妙法曰恕,所谓‘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皆从双方立言。人人奉行此法,则州里蛮貊,无往而不可行矣。”
柳诒徵又说:“然第曰恕,则分析人类之分际,犹未精也。于是又析之为五种,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而人之与人相对之类别,尽括于是矣。君臣固不止二人,就一臣对一君言,则二人也。父子亦不止二人,就一子对一父言,亦二人也,兄弟朋友,义亦犹是。故凡一人对于任何一人,能以恕道相处相安,由此即可对大多数之人,亦相处相安。凡对于大多数之人不能相处相安者,必其对于最亲最近之某一人,即不能相处相安者也。”因此,“二人主义”并非仅是两个人,而是涵盖了所有的人伦关系在内。这样看来,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文化当中也就具有了重要而且普遍的意义。这是形成人际和谐的必要准则。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是农业文明,遵从自然的节律是农业文明最基本的法则,因此在中国文明中很早就确立了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这种思想既是保证农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中华文明和平性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一般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按照张岱年先生的理解,“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自然之天是天的基本含义,人应当顺应自然也是天人合一的基本内容。据《尚书·尧典》记载,舜曾任命伯益为掌管“上下草木鸟兽”的“虞”官,“虞”就是古代负责山林湖泊生态资源保护的官爵,如《管子·立政》说:“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逸周书·文传解》也记载:“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畋渔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按:《太平御览》八十四引此句云:畋猎唯时,不杀童牛,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骛。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这反映了西周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即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后来的诸子百家也都继承了西周以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纲”是指网上的大绳。皇侃注说:“纲者,作大纲横遮于广水,而罗列多钩,著之以取鱼也。”“弋”是缴射。皇侃注又说:“孔子亦缴射,唯白日用事,而不及夜射栖宿之鸟也。所以然者,宿鸟夜聚有群易得多,故不射之也。又恐惊动夜宿,仁心所不忍也。”后来的注解大多是以此说明孔子的仁心。其实,孔子所为也是一种制中之礼。因为竭泽而渔、射杀宿鸟未免太过,不吃鱼、不射鸟又未免不及,所以钓鱼、射鸟而不网鱼、射宿鸟,这是中庸之道,是合乎礼的。后来贾谊说:“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也是承接孔子而来的。
孟子在陈述他的仁政理想时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又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荀子也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详细描述的是“圣王之制”,目的是使百姓生活富裕,且能可持续发展,但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礼记·王制》篇说:“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田里不粥,墓地不请。”又说:“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这里说的也是“圣王之道”,但也同样起到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
道家虽然没有像儒家提出这么具体的措施,但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道本身的状态。从老子的思想主旨来看,道家主张不争、无为、处弱,“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道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因循、顺应自然。阴阳五行家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即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时序保持协调一致,这样自然界才会有美好的事物产生。阴阳家又提出“圣王务时而寄政”,即圣王的刑赏政令也要按照阴阳时序来安排,如《管子·四时》说:“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注曰:“路,谓失其常居。”王念孙又认为:“‘路’与‘露’同,败也。”如果不按照四时的节律,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圣王的行政措施也要符合自然的节律,这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及《礼记·月令》中有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对中国历史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致太平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正平和的君子人格的塑造与追求,对于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的重视,对于顺应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终都要归结为平治天下,实现天下的大同。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先秦诸子百家虽然思想主旨各不相同,但皆“务为治者”,他们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和社会转型的时期提出了各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都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思想宗旨。这一点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中国文化在整体上重视社会现实,尤其突出强调社会的和平稳定。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中国文化对于和平理想的最高追求。
和平的本义是祭祀音乐的和谐,如《尚书·尧典》记载,舜命夔典乐,教育贵族子弟,音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曰:“祖考来格,群后德让,其一隅也。”“祖考”就是“神”,“群后”即“人”,这是神人和谐的一个方面。孔疏引《周礼·大司乐》“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认为这就是“神人和也”。祭祀的礼乐带来了神人关系的和谐,神灵对人的庇佑,这是古人对于和平的最初理解。在此基础上,逐层递推,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当中社会政治和平、天下太平的理想。
如何致太平,实现协和万邦、社会大同的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礼乐教化。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和平的本义就来源于礼乐,而礼乐同时也象征着天地自然的和谐秩序。《礼记·乐记》篇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代表的是秩序,乐代表的是和谐。礼乐相互补充,形成了完整的礼乐文化,陈来教授说:“乐所代表的是‘和谐原则’,礼所代表的是‘秩序原则’,礼乐互补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即注重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才是礼乐文化的精华。”而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和谐,如《礼记·礼器》所说:“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因此,礼乐文化的精华就是在秩序基础之上的和谐。这种和谐也是社会、政治的真正和谐。
礼乐是由各种仪式、礼器以及音乐组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系。在周代的礼乐文化中,庙堂之乐的象征意义就是和平公正的社会政治。西周时期的伶州鸠指出:“大昭小鸣,和之道也。和平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则乐,所以成政也,故先王贵之。”又说:“政象乐”,如果音乐和平,“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音乐和谐就会带来风调雨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反之,“今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礼记·乐记》也说:“声音之道与政通”,因此“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吕氏春秋·大乐》又说:“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这都说明,礼乐与社会息息相通,社会和平安定则礼乐兴盛,礼乐兴盛则象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礼乐与社会政治相通,是因为礼乐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礼记》说: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这里说得更加明确,礼乐在宗庙祭祀、家族乡里等各个方面都有促成社会和谐的功能。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象征着社会,礼乐文明的最终目标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秩序。
第二是德政,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大同。
孔子是有夷夏观念的,但他所谓的夷更多的是从道德、文化的方面而不是单纯的种族的角度来理解的。对于四夷,孔子以及儒家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使之归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后来董仲舒也说:“仁者,爱人之名也。……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这里说的“王者爱及四夷”,就是以爱全天下为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样才能“协和万邦”,实现天下太平。
孟子坚决批判春秋以来导致社会动荡的战争,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又说,如果有人说“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善于布兵打仗,这是罪大莫及。孟子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为例,说明只要行仁政就会得到天下人民的热烈拥护。因此,孟子对发动战争、杀人越货的统治者给予激烈的批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孟子反复说明仁政对于实现天下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他认为,武力刑罚等措施可以起到一时的作用,但不会长久,他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真正能够平治天下的王者是以仁德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实现“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标。具体来说,孟子提出的建议其实非常简单,首先是要保证民众有基本的生存基础,“五亩之宅,树以之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其次就是要对民众施以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由此孟子认为,“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认为,行仁政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仁心。作为统治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其实就是将儒家的忠恕之道运用于政治领域。《大学》在解释治国平天下的时候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这就是将“已欲立而立人,己与达而达人”的絜矩之道推广到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孟子所说的“推恩足以保四海”。孟子批评梁惠王“不仁”,是因为“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因此朱子在总结《大学》最后一章即“治国平天下章”的时候也说:“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由此可知,传统儒家以及中国哲学都认为,如果能够将己之仁心推广到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可以最终实现平治天下的理想。
儒家认为施行仁政就可以平治天下,其根本原因在于仁政能够得到民心。如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和民心三个方面,民心最为重要,因此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桀纣之所以最终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因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又说:“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反复指出,平治天下不在于武力或国力强盛,而在于得到民众心悦诚服的拥护。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实现天下太平的基本主张。
总之,通过礼乐教化,通过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的拥护,就可以实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理想社会。
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孔孟的政治主张礼治、仁政,儒家虽然极力强调礼乐教化对于平治天下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并不完全排斥甚至否定刑罚的作用。如《礼记·乐记》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也就是说,礼乐刑政的作用都是为了把社会治理好,只是儒家认为,礼乐是主要的,刑政是次要的、辅助性的。同样,儒家在强调仁政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放弃了刑罚,而是主张一些必要的刑罚措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以此为主要手段。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孔子之言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隨,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要刚柔相济,宽政与猛政相结合,才是实现理想的社会政治。“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出自《诗·大雅·民劳》,“能迩”就是“惠此中国”,“柔远”就是怀柔四方诸侯,这与孔子说的“近者说,远者来”的意思一致。按照《左传》的说法,这也是“和平”的意思。“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出自《诗·商颂·长发》,毛《传》:“絿,急也。优优,和也。遒,聚也。”郑《笺》:“竞,逐也。不逐,不与人争前后。”孔《疏》指出,这几句是歌颂商王“举事皆得其中。敷陈政教,则优优迩和美。”孔子引此诗之意在于说明,为政要“不刚不柔”,同时也是亦刚亦柔,刚柔并用,这样才是最为理想的,因此孔子说这是“和之至也”。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不但体现在历史上各民族的融合、交流当中,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当中,更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上。在中国思想史上,和平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个体的道德修养所成就的君子人格,到士大夫“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外一体,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以和平思想贯通起来。因此,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就需要深入到中国哲学当中去分析和平在中国思想文化当中的丰富、深邃的涵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而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和平性及其所蕴含的无限生机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
本文原载《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3期
推送时略去注释,引用请参考原文及出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摘要: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特征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文化。在中国思想当中,和平的本义是指声音、音乐的和谐,由此引申出阴阳和谐、礼乐和谐以及社会政治和平等诸多含义。中和之道是指人内心平和,表里内外和谐,这是中正平和的君子人格。絜矩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中国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的理想是实现致太平的理想社会。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而延续至今,和平性及其所蕴含的无限生机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中华文明 和平性 中和 絜矩之道
中华文明历数千年发展而延续至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平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中国文化热爱和平,在国际交往中主张各国和平共处,文化交流互鉴,这种和平主张是根植于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之中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哲学的中和、和谐思想,决定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因此,要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的和平特性,必然要深入到中国哲学思想当中去作分析。
一、“和平”释义
和平的核心是“和”。“和”字在最晚在金文中就已出现。《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这应该是“和”字的本义。与“和”字相关的还有“龢”字,学界对于二字的关系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实王力就已经明确地指出:“音乐和谐本写作‘和’,后来写作‘龢’,以区别于和平的‘和’。”因此,“和”是本字,它的含义就是声音相应、配合,此起彼伏,声音的和谐是“和”字最初的意思。《尚书·尧典》中所说的“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就是指用和谐的音乐来歌颂、祭祀神灵,这应当是和最初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
“平”,《说文》:“语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平”是一个会意字,语气平缓之义。杨树达认为,“平”与“乎”字相关。“乎”作为语气词在甲骨金文以及《尚书》中比较少见,《说文》:“乎,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按照杨树达的解释,“乎”作为语末助词是后起之义,“乎”的本义为召呼,“呼召必高声用力,故字形象声上越扬,犹曰字表人发言,字形象气上出也。”而“平”字之构造与“乎”相似,“字盖从兮,上一平画,象气之平舒,此犹乎之上画象声上越扬也。”又《说文》释“亏”字:“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之平也。”杨树达认为,这正说明了“平”字之本义。由此可知,“平”之本义就是指气之平缓,相当于今日所说的心平气和。
贵和、尚和的思想贯穿在中国早期的核心经典中。《周易·乾·彖传》:“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和”即“太和”。按照《周易》的说法,天有元亨利贞四德,有四时、昼夜、阴晴等各种变化,而皆有其规律,保合太和之景象,故能始生万物,普利万物,并达到万国皆安定和平的境界。《周易·咸·彖传》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按照《彖传》的解释,“《咸》,感也。”《咸》卦就是阴阳相感应以共处。具体来说,天地以阴阳二气交感,因而万物化生。圣人以其德感化人心,于是天下和平。
《易传》主要讲的是自然哲学。按照《彖传》的说法,天地阴阳自然的和谐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圣人将这个基本规律运用于人类社会,就能带来天下的和平。
《尚书·尧典》:“协和万邦”,今文作“协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作“合和万国”。司马迁以“合”训“协”,《说文》:“协,众之同和也。”王充《论衡·艺增》说:“《尚书》‘协和万国。’是美尧德致太平之化,化诸夏并及夷狄也。”从经学的角度来看,“今文说以万国为实有万国,非虚数也。”但王充认为言“万国”是“襃增过实”,并非实数,皮锡瑞认为“盖欧阳说,与班孟坚、夏侯说不同”。这里牵涉到《尚书》今文学内部欧阳和夏侯两派的不同解释,这个问题暂且不论。但王充同时又说,“‘万’言众多”,《尚书》说尧“协和万国”,是“言尧之德大,所化者众,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曰‘万国’”。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对于“协和万邦”的理解不必拘泥于是否实有万国,这里的“万国”和“九族”一样,是对尧的颂美之辞,即尧使天下万邦同和。
《诗经·商颂·那》是一首祭祀商汤的诗。其中写道:“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这里的“和”指音节和谐,“平”是正的意思,是指乐声高低大小适中。《国语·周语下》记载伶州鸠之言曰:“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又说:“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韦昭注:“和,八音克谐也。平,细大不逾也,故可以平民。”由此可见,和平是指音乐的和谐。郑玄《笺》诗曰:“堂下诸县与诸管声皆和平,不相夺伦,又与玉磬之声相依,亦谓和平也。”孔疏进一步解释说:“奏此大乐,以祭鬼神,故得降福,安我所思而得成也。思之所成者,正谓万福来宜,天下和平也。又述祭时之乐,其鞉鼓之声渊渊而和也。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声。诸乐之音,既以和谐,且复齐平,不相夺伦,又依倚我玉磬之声,与之和合。以其乐音和谐,更复叹美成汤,于乎赫然盛矣者。”
《诗经·小雅·伐木》:“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是一首宴享朋友故旧的诗。孔疏解释说:“鸟既迁高木之上,又嘤嘤然,其为鸣矣,作求其友之声。以喻君子虽迁高位,而亦求其故友。……君子为此而求友也,既居高位而不忘故友,若神明之所听祐之,则朋友终久,必志意和且功业平。”孔疏将“终和且平”解释为“志意和且功业平”,这是说朋友不忘故旧,则神明也会保佑他们友谊长存,事业发达。
从早期中国经典中关于“和”的论述可以看出,“和平”的本义是指声音与音乐的和谐美妙,由此又引申出了阴阳和谐、礼乐和谐以及社会政治和平等诸多含义。这是中国思想中对和平、和谐的最为基本的理解。中国思想史上对和平的诸多解释,都是以此为基本思想而展开的。
二、中和之道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平思想首先表现为人内心的平静,身心表里内外的和谐。这是所有思想流派都追求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其中尤以儒家的君子人格最为典型。
按照中国早期思想的理解,人作为生物体的存在主要是气所决定的,而且人的各种情感欲望也都是由气所引起的。《左传·昭公十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是这个意思。荀子说:“有争气者,勿与辩也。”孟子说:“气,体之充也”,赵岐注:“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可见,由气所决定的形体是喜怒哀乐以及争强好胜等各种情感产生的基础。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的情感欲望是由外物所引起的,如说“人之心动,物使之然也。”人随时处在与世间万物的交往之中,内心自然会产生喜怒哀乐敬爱等各种情绪。这些情感“感于物而后动”。当然,人的情感之所以是由外物所引起,内在的动因依然还是气。因此需要对这种情感进行节制。孟子就说他自己“四十不动心”,其实就是以道德理性控制自己的情感欲望。这也就是孟子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
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于人的情感与理性论述得最为充分的是《中庸》当中提出的“中和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都是缘事而生,情感未发之时,淡然虚静,心无所虑,皆合情理,这就是所谓的“中”;情感表露出来以后,皆符合礼的规矩和要求,无过无不及,这就是所谓的“和”。郑玄注也说:“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郑玄没有解释“和”,孔颖达疏曰:“言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通达流行,故曰‘天下之达道也’。”由此可知,所谓和就是人的情感有节制。“致中和”,据郑玄的解释:“位,犹正也。育,生也,长也。”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言人君所能,至极中和,使阴阳不错,则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万物其养育焉。”这是说,致中和就可以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由此显示出中和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在传统儒家看来,“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人的自然情感喜怒变化无常,因此要用严肃规整的礼与平和庄重的乐来规范、引导人的情绪。如《乐记》说:“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这里的“度数”“礼义”也就是《中庸》所说的“节”。用这些规范来调节人情,这样人的喜怒哀乐情感才能达到真正的平和。因此,礼乐有“合情饰貌”的作用,即能人的情感和谐融洽。《礼记·礼运》篇的说法更加明确: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这里形象地说明,人情就像是一块田地,只有用圣王的礼乐来耕种它,方能有所成就。这也就是所谓的“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即用礼义来规范、节制人情。
荀子也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这是说,要用“伪”对人情进行节制,所以说“伪起而生礼义”。圣人“化性起伪”,这个“伪”其实也是指礼义规范。因此,荀子又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用礼来调节人的情绪和情感,否则就会发生错乱懈怠等不良的结果。“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杨注说:“专一于礼义,则礼义情性两得;专一于情性,则礼义情性两丧也。”荀子重礼,他认为人的各种不当的、偏激的性格等,都应当以礼来调节和整治,“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用礼来规范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自然会使人的内心情感保持一种平衡。同时,儒家还认为,对于人的情感以及性情的影响,音乐可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乐记》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因为乐发自人的内心情感,因此更可以影响人的内在情感。《乐记》又说:“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这也是说,乐能够影响人的内心,使人的内心平和。
综上所述,传统儒家认为,人的情感要符合礼义规范,而不能没有节制地任意宣泄,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儒家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人的喜怒好恶之情不加节制,则必然会破坏道德,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君子能够“反情以和其志”,即用礼乐规范人情,那么就会“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形成“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甚至还会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因此,“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礼乐可以培育人的平易、正直、慈爱和诚信之心,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所以说“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中庸》所说的已发未发与中和思想,不仅是传统儒家所认为的君子人格的体现,同时也在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演变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在宋明理学当中,已发未发是理学心性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未发是“寂然不动”之体,已发是“感而遂通”之用,未发为体、为性,已发为用、为情,这样的讨论就具有了形而上学的哲学意义了。虽然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还有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而且也是看法不一,但总体而言,理学家又认为通过涵养工夫,可以做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这样的圣人气象和《中庸》讲到的致中和的君子人格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和在中国哲学史上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含义。
三、絜矩之道
中国文化重人伦秩序。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和睦、和谐的人伦关系的重视与强调方面。
《尚书·尧典》记载,舜命契“作司徒,敬敷五教”。《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鲁太史克之言曰: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父子、兄弟是最基本的人伦关系,这也是“五教”的原义。后来孟子进一步解释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別,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即“五伦”,《中庸》又称为“天下之达道五”,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和《中庸》对“五教”增加了君臣与朋友,在血缘亲情的关系之外增加了君臣、朋友两层社会关系,使人伦关系更加全面。五伦概括了传统社会基本的人际关系。按儒家的看法,五伦各有其具体的道德规范和义务,但一般来说,维持人际交往最为基本的是忠恕之道,也就是推己及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和睦的人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有一些学者提出“全球伦理”,试图在各种文明传统当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尽管也遭到了各种批评,但也指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和底线,就是要求人们都应当“待人如己”。这一条也被称作道德的黄金律。之所以被称作“黄金律”,一方面说明它具有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种文化传统当中,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是人与人交往的最为基本的原则,甚至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底线。这个普遍性的法则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将对方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人,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论语》又记载子贡之言:“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何晏《集结》引马融曰:“加,陵也。”又引孔安国曰:“非尔所及,言不能止人使不加非义于己也。”由此可知,这里的“加”就是施加的意思,也有强加的意思,所以马融解释为“陵”。按子贡所言,所施加或强加的当然是不合于道德的非义之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儒家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提出他人和自己一样,具有平等的地位和价值,因此不能因自己的意志而妨碍他人。《论语》记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批评子贡陈义太高,“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连尧舜都难以达到的目标。而真正践行仁德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从切己的行动开始,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晏、皇侃、邢昺等古注皆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致的,如邢昺《论语注疏》说:“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朱子也认为这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孔子儒家的忠恕之道。《论语》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贯”,皇侃解释为“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朱子说:“贯,通也。”又说:“尝譬之,一便如一条索,那贯底物事,便如许多散钱。须是积得这许多散钱了,却将那一条索来一串穿,这便是一贯。”朱子的解释和古注是一致的,且更为平实、明确。忠恕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忠恕之道又称作絜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於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由此可知,所谓絜矩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朱子注甚至还说:“此平天下之要道也。”
《中庸》又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一致的。《中庸》接着说的“君子之道四”,即“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父子、君臣、兄弟和朋友四层关系,都是从忠恕引申而来的。也就是说,忠恕之道或絜矩之道是可以适用于所有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了推己及人,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才能维持和睦的人际关系。在传统儒家看来,不仅朋友如此,父子、君臣之间同样应当如此。
柳诒徵曾说:“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人伦”,而“中国的人伦是专讲两个人的主义,是两个人对立的”。这里的“对立”是彼此相对待的意思。所以说“中国人是最讲究两个人的道理,然后再推而至于大。”柳诒徵将中国文化的“人伦”概括为“二人主义”:“二人主义者,仁也,即所谓相人偶也。”柳诒徵的这个概括是非常精辟的,抓住了儒学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仁”的意思是“亲也,从人,从二”,就是由二人组成的一个会意字。所以柳诒徵认为,中国文化的“二人主义”不同于个人主义,而是“一人之外,必有他人,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以至无穷。”这也是儒学思想的核心,所以说“孔子之教,个人欲应付多人,必须先从二人做起。其惟一妙法曰恕,所谓‘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皆从双方立言。人人奉行此法,则州里蛮貊,无往而不可行矣。”
柳诒徵又说:“然第曰恕,则分析人类之分际,犹未精也。于是又析之为五种,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而人之与人相对之类别,尽括于是矣。君臣固不止二人,就一臣对一君言,则二人也。父子亦不止二人,就一子对一父言,亦二人也,兄弟朋友,义亦犹是。故凡一人对于任何一人,能以恕道相处相安,由此即可对大多数之人,亦相处相安。凡对于大多数之人不能相处相安者,必其对于最亲最近之某一人,即不能相处相安者也。”因此,“二人主义”并非仅是两个人,而是涵盖了所有的人伦关系在内。这样看来,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文化当中也就具有了重要而且普遍的意义。这是形成人际和谐的必要准则。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是农业文明,遵从自然的节律是农业文明最基本的法则,因此在中国文明中很早就确立了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这种思想既是保证农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中华文明和平性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一般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按照张岱年先生的理解,“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自然之天是天的基本含义,人应当顺应自然也是天人合一的基本内容。据《尚书·尧典》记载,舜曾任命伯益为掌管“上下草木鸟兽”的“虞”官,“虞”就是古代负责山林湖泊生态资源保护的官爵,如《管子·立政》说:“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逸周书·文传解》也记载:“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畋渔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按:《太平御览》八十四引此句云:畋猎唯时,不杀童牛,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骛。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这反映了西周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即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后来的诸子百家也都继承了西周以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纲”是指网上的大绳。皇侃注说:“纲者,作大纲横遮于广水,而罗列多钩,著之以取鱼也。”“弋”是缴射。皇侃注又说:“孔子亦缴射,唯白日用事,而不及夜射栖宿之鸟也。所以然者,宿鸟夜聚有群易得多,故不射之也。又恐惊动夜宿,仁心所不忍也。”后来的注解大多是以此说明孔子的仁心。其实,孔子所为也是一种制中之礼。因为竭泽而渔、射杀宿鸟未免太过,不吃鱼、不射鸟又未免不及,所以钓鱼、射鸟而不网鱼、射宿鸟,这是中庸之道,是合乎礼的。后来贾谊说:“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也是承接孔子而来的。
孟子在陈述他的仁政理想时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又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荀子也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详细描述的是“圣王之制”,目的是使百姓生活富裕,且能可持续发展,但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礼记·王制》篇说:“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田里不粥,墓地不请。”又说:“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这里说的也是“圣王之道”,但也同样起到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
道家虽然没有像儒家提出这么具体的措施,但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道本身的状态。从老子的思想主旨来看,道家主张不争、无为、处弱,“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道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因循、顺应自然。阴阳五行家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即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时序保持协调一致,这样自然界才会有美好的事物产生。阴阳家又提出“圣王务时而寄政”,即圣王的刑赏政令也要按照阴阳时序来安排,如《管子·四时》说:“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注曰:“路,谓失其常居。”王念孙又认为:“‘路’与‘露’同,败也。”如果不按照四时的节律,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圣王的行政措施也要符合自然的节律,这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及《礼记·月令》中有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对中国历史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致太平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正平和的君子人格的塑造与追求,对于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的重视,对于顺应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终都要归结为平治天下,实现天下的大同。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先秦诸子百家虽然思想主旨各不相同,但皆“务为治者”,他们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和社会转型的时期提出了各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都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思想宗旨。这一点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中国文化在整体上重视社会现实,尤其突出强调社会的和平稳定。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中国文化对于和平理想的最高追求。
和平的本义是祭祀音乐的和谐,如《尚书·尧典》记载,舜命夔典乐,教育贵族子弟,音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曰:“祖考来格,群后德让,其一隅也。”“祖考”就是“神”,“群后”即“人”,这是神人和谐的一个方面。孔疏引《周礼·大司乐》“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认为这就是“神人和也”。祭祀的礼乐带来了神人关系的和谐,神灵对人的庇佑,这是古人对于和平的最初理解。在此基础上,逐层递推,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当中社会政治和平、天下太平的理想。
如何致太平,实现协和万邦、社会大同的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礼乐教化。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和平的本义就来源于礼乐,而礼乐同时也象征着天地自然的和谐秩序。《礼记·乐记》篇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代表的是秩序,乐代表的是和谐。礼乐相互补充,形成了完整的礼乐文化,陈来教授说:“乐所代表的是‘和谐原则’,礼所代表的是‘秩序原则’,礼乐互补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即注重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才是礼乐文化的精华。”而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和谐,如《礼记·礼器》所说:“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因此,礼乐文化的精华就是在秩序基础之上的和谐。这种和谐也是社会、政治的真正和谐。
礼乐是由各种仪式、礼器以及音乐组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系。在周代的礼乐文化中,庙堂之乐的象征意义就是和平公正的社会政治。西周时期的伶州鸠指出:“大昭小鸣,和之道也。和平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则乐,所以成政也,故先王贵之。”又说:“政象乐”,如果音乐和平,“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音乐和谐就会带来风调雨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反之,“今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礼记·乐记》也说:“声音之道与政通”,因此“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吕氏春秋·大乐》又说:“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这都说明,礼乐与社会息息相通,社会和平安定则礼乐兴盛,礼乐兴盛则象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礼乐与社会政治相通,是因为礼乐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礼记》说: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这里说得更加明确,礼乐在宗庙祭祀、家族乡里等各个方面都有促成社会和谐的功能。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象征着社会,礼乐文明的最终目标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秩序。
第二是德政,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大同。
孔子是有夷夏观念的,但他所谓的夷更多的是从道德、文化的方面而不是单纯的种族的角度来理解的。对于四夷,孔子以及儒家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使之归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后来董仲舒也说:“仁者,爱人之名也。……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这里说的“王者爱及四夷”,就是以爱全天下为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样才能“协和万邦”,实现天下太平。
孟子坚决批判春秋以来导致社会动荡的战争,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又说,如果有人说“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善于布兵打仗,这是罪大莫及。孟子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为例,说明只要行仁政就会得到天下人民的热烈拥护。因此,孟子对发动战争、杀人越货的统治者给予激烈的批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孟子反复说明仁政对于实现天下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他认为,武力刑罚等措施可以起到一时的作用,但不会长久,他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真正能够平治天下的王者是以仁德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实现“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标。具体来说,孟子提出的建议其实非常简单,首先是要保证民众有基本的生存基础,“五亩之宅,树以之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其次就是要对民众施以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由此孟子认为,“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认为,行仁政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仁心。作为统治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其实就是将儒家的忠恕之道运用于政治领域。《大学》在解释治国平天下的时候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这就是将“已欲立而立人,己与达而达人”的絜矩之道推广到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孟子所说的“推恩足以保四海”。孟子批评梁惠王“不仁”,是因为“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因此朱子在总结《大学》最后一章即“治国平天下章”的时候也说:“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由此可知,传统儒家以及中国哲学都认为,如果能够将己之仁心推广到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可以最终实现平治天下的理想。
儒家认为施行仁政就可以平治天下,其根本原因在于仁政能够得到民心。如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和民心三个方面,民心最为重要,因此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桀纣之所以最终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因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又说:“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反复指出,平治天下不在于武力或国力强盛,而在于得到民众心悦诚服的拥护。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实现天下太平的基本主张。
总之,通过礼乐教化,通过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的拥护,就可以实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理想社会。
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孔孟的政治主张礼治、仁政,儒家虽然极力强调礼乐教化对于平治天下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并不完全排斥甚至否定刑罚的作用。如《礼记·乐记》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也就是说,礼乐刑政的作用都是为了把社会治理好,只是儒家认为,礼乐是主要的,刑政是次要的、辅助性的。同样,儒家在强调仁政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放弃了刑罚,而是主张一些必要的刑罚措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以此为主要手段。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孔子之言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隨,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要刚柔相济,宽政与猛政相结合,才是实现理想的社会政治。“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出自《诗·大雅·民劳》,“能迩”就是“惠此中国”,“柔远”就是怀柔四方诸侯,这与孔子说的“近者说,远者来”的意思一致。按照《左传》的说法,这也是“和平”的意思。“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出自《诗·商颂·长发》,毛《传》:“絿,急也。优优,和也。遒,聚也。”郑《笺》:“竞,逐也。不逐,不与人争前后。”孔《疏》指出,这几句是歌颂商王“举事皆得其中。敷陈政教,则优优迩和美。”孔子引此诗之意在于说明,为政要“不刚不柔”,同时也是亦刚亦柔,刚柔并用,这样才是最为理想的,因此孔子说这是“和之至也”。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不但体现在历史上各民族的融合、交流当中,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当中,更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上。在中国思想史上,和平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个体的道德修养所成就的君子人格,到士大夫“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外一体,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以和平思想贯通起来。因此,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就需要深入到中国哲学当中去分析和平在中国思想文化当中的丰富、深邃的涵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而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和平性及其所蕴含的无限生机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
本文原载《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3期
推送时略去注释,引用请参考原文及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