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摘要】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便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而,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切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却一直众说纷纭。如对于其中的“一”,或认为指元气,或认为指“道”,或认为指“有”;对于其中的“二”,或认为指阴阳,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对于其中的“三”,或认为指天、地、人,或认为指阴气、阳气与和气;等等。有的学者则认为,这里的“一”“二”“三”,只是老子对“道”生万物的模式的一种表述,并无具体所指。经过深入考察,在此提出的新的观点是:“道生一”,指“道”即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因此,“一”指的是包含本体和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一生二”,指有了“一”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从而有了天地二者,因此,“二”指的是天地;“二生三”,指的是有了天地,“一”存在于其间,从而有了“三”,因此,“三”指的是“一”加上天地二者之和;“三生万物”,指的是“一”在天地之间发挥作用,从而创生了万物。
对于《老子》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当代学者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解释,是认为“一”指混沌未分之气,“二”指阴阳,“三”指阴阳二气产生的中和之气。如冯友兰说:“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之和气。”郭齐勇说:“道产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产生阴阳两种气。阴阳两种气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则产生万物。”这样的解释渊源有自,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即说:“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司马光亦说:“道生一,自无而有;一生二,分阴分阳;二生三,阴阳交而生和;三生万物,和气聚而生万物。”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解释虽然影响较大,却并未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因为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学者们尚有诸多不同的理解。如对于其中的“一”,有的认为指元气,有的认为指“道”,有的则认为指“有”;对于其中的“二”,有的认为指阴阳,有的认为指天地,有的则认为指“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对于其中的“三”,有的认为指天、地、人,有的认为指阴气、阳气与和气;等等。而且,正是针对学者们对于“一”“二”“三”之具体所指的解释分歧严重的状况,一些学者明确指出,老子这里所说的“一”“二”“三”,只是对“道”生万物的模式的一种表述,并无明确的含义,把“一”释为元气,“二”释为阴阳或天地,“三”释为天地人之类都可能是画蛇添足之举,并不符合老子的本意。如蒋锡昌说:“道始所生者一,一即道也。……然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万,至是巧历不能得其穷焉。老子一二三,只是以三数字表示道生万物,愈生愈多之义。如必以一二三为天地人;或以一为太极,二为天地,三为天地相合之和气;则凿矣。”刘笑敢说:“这里的一、二、三都不必有确切的指代对象,一是气还是道,二是阴阳还是天地,都不影响这一模式所要演示的实质内容。对一、二、三的任何具体的解释都可能是画蛇添足。”日本学者池田知久亦有类似的观念:“有许多见解认为‘二’相当于‘阴’‘阳’或‘天’‘地’,‘三’相当于‘天’‘地’‘人’或‘阴’‘阳’‘气’,但是,这就将混沌未分的宇宙全体渐次分化的过程仅以一般的形式论述。所以,后世将其作为套路式的具体的思想概念的理解,是不恰当的。”
笔者认为,若真的如蒋锡昌、刘笑敢等学者所言,这里的“一”“二”“三”只是表示一种顺序、一种模式,而无具体所指,那当然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样人们就不必再费心去对它们作具体的探究了。但是,我们很难说这样的理解就是符合老子本意的。那么,老子所说的“一”“二”“三”究竟应该是什么含义呢?要想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准确回答,需要我们对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老子关于“道”与万物的关系及历代学者对老子上述思想的解释作全面、深入的考察。
一、“道生一”: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
关于“道生一”的含义,我们先来看历代学者的各种不同解释,它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是认为“道生一”中的“一”,指的是一种气,此气学者们有的称之为元气,有的称之为冲和之气或冲虚之气,因此,“道生一”指的是“道”生出元气或冲虚之气等,如成玄英说:“一,元气也。……言至道妙本,体绝形名,从本降迹,肇生元气。”吴澄说:“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
二是认为这里的“一”,指的就是“道”,所谓“道生一”,是就“道”与万物的关系而言的,万物为杂多,而“道”独立无偶,故称之为“一”。如吕惠卿说:“道之在天下,莫与之偶者,莫与之偶则一而已矣,故曰道生一。”陈鼓应说:“‘混而为一’的‘道’,对于杂多的现象来说,它是独立无偶,绝于对待的,老子用‘一’来形容道向下落实一层的未分状态。”
三是认为“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因此,这里的“一”,指的是太极,如杜道坚说:“道生一,无极而太极也。”奚侗说:“《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
四是认为“道生一”即由“无”生“有”,“道”即是“无”,“一”即是“有”,如冯友兰说:“这里所说的‘一’是指‘有’。说‘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无’。”董平说:“所谓‘道生一’,即是‘有生于无’。”
笔者认为,要弄清楚“道生一”尤其是其中的“一”的确切含义,必须首先弄清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关于老子之“道”,通常的理解,是认为它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等等。这样的理解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亦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意思过于宽泛,未能准确把握老子之“道”的实质内涵。关于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在《老子》一书中,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当见于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关于其中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笔者曾有这样的解释:“‘字’在这里相当于‘取表字’的意思,而所谓‘表字’,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指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称呼,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尼即与丘含义相关的另一称呼;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即与亮含义相关的另一称呼。……因先天地而生的混成之物无声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无法对它命名。但是,此混成之物生化天地万物,其作用却是能为人所知的,故老子便根据其作用而给予它‘道’这一称呼;因‘道’这一称呼所指的对象是混成之物的作用而非其本体,所以只能说‘字之曰道’,而不能说‘名之曰道’。”这就说明,“道”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而非其本体。因此,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便是指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在《老子》一书中,有时也用“道”代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如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即“道”是空虚无形的,然而它的作用却又不会穷尽,空虚无形指“道”之体,不会穷尽指“道”之用,则这里的“道”字,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如第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意即“道”这个东西,似有似无,模糊不清,其中的“道”字,当指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如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意即“道”永远没有名,其中的“道”字,则既可以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亦可以指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因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都是没有名的;等等。
接下来再来看“一”的含义。在《老子》一书中,除了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提到“一”的还有第十章的“载营魄抱一”,第十四章的“故混而为一”,第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对于其中“一”的含义,学者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吴澄认为,“得一”“抱一”“为一”“道生一”中的“一”的意思是相同的,指的都是冲虚之德,它是由“道”而产生的:“一者,冲虚之德,上篇所谓抱一,所谓为一,后章所谓道生一,皆指此而言。”高亨则认为,“抱一”“为一”“得一”中的“一”,都是“道之别名”:“一者,道之别名也。……自其独立无偶言之,则谓之一。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二十二章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曰:昔之得一者……谷神玄牝与一皆道之别名。”
然而,刘笑敢认为,“得一”的“一”与“道生一”的“一”并不相同,且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道”的别名;“得一”的“一”,一方面与“道”的地位等同,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世界总根源和总根据的统一、唯一的特点:“本章(指第三十九章———引者)的‘一’如此重要,显然不同于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之‘一’。这里的‘一’是第一位的、根本的,‘道生一’的‘一’是派生出来的,是第二位的。就重要性来说,这个‘一’显然等同于‘道’。……然而值得讨论的是,如果道就是一,一就是道,为什么在这里老子不明言‘道’而讲‘一’呢?……本章的‘一’突出了世界总根源和总根据的统一、惟一的特点,这个特点用‘道’这个符号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用‘一’字有其必要和新义。”王中江亦认为,《老子》中的“一”是与“道”类似、并列的概念,但是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中的“一”则是个例外,它是由“道”创生出来的:“老子开创了‘一’的哲学意义并将之作为万物和世界的根本,它类似于‘道’,是同‘道’平行、并列的道家哲学的另一个最高实体的概念。”“《老子》第四十二章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虽然具有创生‘二’的重要能力,但它是次生的,同上述意义上的‘一’不同,它不是最高和最根本意义上的‘一’了。”
以上学者的论述为我们把握“一”的确切含义提供了很好的启发。笔者认为,第十章“载营魄抱一”,第十四章“混而为一”,第二十二章“抱一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得一”,第四十二章“道生一”,这是《老子》一书中出现的值得我们注意的五个“一”,其中,第十四章的“混而为一”,有的学者认为指混而为“道”,笔者认为应指合为一个整体(该问题较为复杂,限于篇幅,在此不展开讨论)。除此之外,“载营魄抱一”“抱一为天下式”“得一”“道生一”中的“一”,其含义应该是相同的,都是指与“道”相关的概念。至于其具体含义,当以“道生一”为依据,即“一”是由“道”而来的。根据笔者在前面关于“道”的确切含义的论述,在《老子》一书中,与宇宙万物本原相关的“道”字其实有三个含义:一是其本义,作为宇宙万物本原之“字”,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一是代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一是代指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故“道生一”中的“道”,指的应是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道生一”,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因此,这里的“一”,指的是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因道体初显作用、天地尚未剖判时混沌不分,独立无偶,故老子称之为“一”。如此理解的主要理由是,根据老子“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等论述,说明天地、万物均是由“道”即宇宙万物的本原创生的,这便必然会存在这样两个阶段:一个是只有“道”而没有天地、万物的阶段;一个是有了天地、万物而“道”又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阶段。按照“道”之体用的观点,第一个阶段即只有“道”之本体而其作用尚未显现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即“道”之本体和作用并存的阶段。但是,在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这便是道体初显作用,但天地尚未剖判的阶段,此即“道生一”的阶段。此过渡性阶段的“一”与第二个阶段的“道”(亦可称之为“一”)虽然都是指既包含本体,又包含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但两者的具体表现则存在明显的不同:过渡性阶段中的“一”是没有天地、万物的混沌一团,第二个阶段中的“道”(或“一”)则表现为内中隐含“道”之本体与作用的天地、万物等。
由此来反观古今学者关于“道生一”的各种解释,可以发现,认为“一”即元气、冲虚之气或太极的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多属注释者的主观理解或猜测,因为我们在《老子》一书中找不到相关的论述或证据。有的学者认为“一”即是“道”,“一”与“道”类似、并列,这无疑属于灼见,但是,因为其对“道”的不同层次的含义缺乏具体的分析,故所论不够透彻。有的学者认为“道生一”即“有生于无”,并认为“一”即是“有”,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其对“有”的含义未能从“道生一”,尤其是“道”之体用的角度作有针对性的说明,故所论仍嫌过于宽泛。而把“道生一”中的“道”理解为尚未显现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一”理解为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道生一”即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作用,则不仅使“道”与“一”的具体含义和两者的关系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亦将有助于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作出合理的、准确的解释。
二、“一生二”:由宇宙万物的本原而有了天地
对于“一生二”中的“二”的含义,学者们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阴阳,如河上公说:“一生阴与阳也。”范应元说:“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静曰阴,故曰‘一生二’也。”认为这里的“二”指阴阳,在本文的开头亦已有详细的介绍。二是认为指天地,如奚侗说:“《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二即两仪,谓天地也。”高亨说:“这个一产生了二,即天地。”
那么这里的“二”究竟应该指阴阳还是天地呢?对此,有的学者明确指出,这里的“二”应指天地,不应指阴阳,如卢育三说:“二,指天地。有人说‘二’指阴阳,不是天地,这不符合事实。……在先秦凡讲宇宙生成论的,都是先出天地,然后才出阴阳,或者把阴阳附属于天地,而为天地之气。……到了汉代才有先出阴阳后有天地的说法。……因此,把老子的‘二’解释为阴阳是没有根据的,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陈鼓应也说:“通观《老子》,除了本章出现的‘负阴而抱阳’文句之外,‘阴阳’之词从未他见(‘阴阳’概念到《庄子》才大量出现),而‘天地’一词则屡见,而且将‘天地’与道并举……因此,从老子的原著中也可找到以‘天地’释‘二’的依据。”
笔者认为,若泛泛而言,认为这里的“二”指阴阳或天地,均是可以的,因为在《老子》一书中,既屡次提到天地,亦有关于阴阳的说法;而且,若纯粹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则“二”指阴阳似乎要更恰当一些,因为阴阳可以包含天地,在古人的观念中,天阳地阴,天地亦属具体的阴阳之物。然而,就《老子》的思想逻辑而言,则指天地要更为合理些,这一是因为在《老子》一书中,常常把“道”与天地放在一起来进行论述,如“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故道大,天大,地大”(第二十五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第三十九章),等等,却未见有把“道”与阴阳放在一起论述的例子;而且《老子》全书中提到阴阳的,亦只有第四十二章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处。二是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强调域中有四大:道、天、地、王,并未涉及阴阳。三是把这里的“二”释为天地,有助于对“二生三”中“三”的含义的理解,对此,将在下文作详细的论述。
三、“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二者加“一”便是“三”,“一”在天地间创生万物即“三生万物”
对于“二生三”中的“三”的含义,学者们亦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认为这里的“三”指天、地、人,它由“二”即阴阳而产生,因此,所谓“三生万物”,指的亦是天、地、人产生万物,如河上公说:“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成玄英说:“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有三才,次生万物。”
二是认为这里的“三”指和气,它由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产生,因此,所谓“三生万物”,指的是由和气产生万物,如奚侗说:“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万物’也。”牟钟鉴说:“阴阳交感、天地合和,形成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此即是‘三’;各种矛盾的统一体进一步形成千姿万态的事物,此即是‘万物’。……‘三’不是数学序列,它有特定的含义,即是‘冲气以为和’的和气。”
三是在《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据此,一些学者认为,《老子》中“一生二”的“二”,指的就是“道生一”中的“一”加上关于“一”的言说;而“三”,即“二”与“一”相加之和,如王弼说:“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吕惠卿说:“既谓之一,则谓之者与所谓为二,故曰一生二。有一有二,则有三矣,故曰二生三。”
另外,一些学者在对上述庄子的论述作解时,亦认为其所指与《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密切相关,如马其昶说:“道本无名,浑然至一,今加以名称,是‘一与言为二’也。……《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钟泰说:“‘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即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也。”
笔者认为,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段文字中,最难解释的是“三”之所指,此正如陈鼓应所说:“至于‘三’之数难以解释,我们只好根据《庄子·田子方》的说法:阴阳之气是从天地中散发出来的。”这就说明,陈鼓应把“三”释为阴阳之气,实属无奈之举。从前面的介绍可知,学者们有的释“三”为天、地、人,有的释“三”为阴阳之气相交而产生的和气,有的释“三”为“二”与“一”相加之和,但是,这样的解释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老子》一书中,始终强调“道”生万物,而从来没有说过别的什么东西生万物,因此,所谓天、地、人生万物的说法多属注释者的主观理解,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人为万物之一,说天、地、人生万物,这在逻辑上亦并不自洽。另外,天地生万物的说法亦值得商榷。因为准确的说法,应是万物从天地间生长出来,至于万物为什么能从天地间生长出来,是天地本身就有此功能,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如傅佩荣即说:“天地如何能够生出万物?……充其量只能说‘天地使万物得以如此产生’,而不能说‘天地生万物’。”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如在《周易》中,亦只是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而没有直接说天地生万物。
其次,有不少学者之所以认为“一生二”中的“二”指阴阳,“二生三”中的“三”指冲气或阴阳和合之气,主要的依据是《老子》第四十二章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紧接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冯友兰说:“就《老子》第四十二章说,它大概是一种宇宙生成论的说法,因为它在下文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照下文所说的,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之和气。”高亨说:“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下文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也,阳也,和也,即此所谓三也,旧解多失之。”然而,在笔者看来,上述观点存在两个十分明显的问题,一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可以为我们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提供某种启发或思路,但是,从逻辑上来说,由“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不能必然地得出“二”指阴阳、“三”指和气的结论,因为被生者由什么样的东西构成,并不代表生它者便必然是此构成物。二是上述学者之所以把“三”理解为和气,应是认为“冲气以为和”中的“和”,指的是和气,然而,对于“冲气以为和”的含义,历代学者亦存在诸多不同的理解,如对于其中的“冲气”,或认为指元气,或认为指冲虚之气,或认为指摇动精气;对于其中的“和”,或认为指柔和,或认为指调和,或认为指和谐体,如河上公释“冲气以为和”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蒋锡昌说:“‘冲气以为和’,言摇动精气以为调和也。”等等。这便说明,依据“冲气以为和”而把“三”释为和气,尚需进一步的论证。而且,所谓和气生万物的说法亦经不起推敲,因为和气与“道”是什么关系,和气为什么能生万物,和气如何生万物,对此我们在《老子》一书中都找不到相关的说明。因此,依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把“二”释为阴阳,“三”释为和气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再次,一些学者以《庄子·齐物论》中的相关论述为依据,来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这种做法亦值得商榷,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庄子之言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历代学者争议颇多,我们先来看以下几则解释,成玄英曰:
夫妙一之理,理非所言,是知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且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有言,二名斯起。覆将后时之二名,对前时之妙一,有一有二,得不谓之三乎?
马永昶曰:
言,谓名称;与,犹加也。道本无名,浑然至一,今加以名称,是“一与言为二”也。……既有名称,即有对待,如谓道为善,即与恶对。推之,有上即有下,有大即有小,是二又加一为三也。
陆永品曰:
浑然为一体的万物为一,加上我的话,就成为二;二再加上言说者“彼”,就成为三。
由上可知,在成玄英看来,所谓“二”,指的是“一”与关于“一”的言说之和;所谓“三”,指的是“二”与“妙一”之和。在马其昶看来,所谓“二”,指的是“道”与对“道”的言说之和;所谓“三”,指的是“道”与事物中对立的双方之和。在陆永品看来,所谓“二”,指的是“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所谓“三”,指的是“二”加上“言说者‘彼’”。因此,关于其中的“二”,学者们的理解较为一致(虽然对于其中的“一”的含义的理解亦不尽相同),但对于其中的“三”,分歧就十分明显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庄子之言的确切含义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用此本就不易把握的论述来理解充满争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二是在笔者看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其中的“一”,当指混沌未分的状态,相当于“道”之本体刚刚显现其作用而天地、万物未生的阶段,亦即上文所说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的过渡性阶段,故成玄英称之为“妙一”,是比较恰当的。庄子所说“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则是“道”之本体已显现其作用,并产生了天地、万物与人类后的阶段,亦即上文所说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包含本体和显现出来的作用的“道”亦可以称之为“一”;因为有了人类,从而有了对“一”的言说,因此,“一”与对“一”的言说可以称之为“二”。那么什么是“三”呢?庄子说“二与一为三”,从逻辑上来说,这里的“三”应该是“一”与对“一”的言说加上刚开始的那个“一”(亦即成玄英所说的“妙一”)。庄子接着说,“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意即从“三”以后,即使是善于计算的人也算不清数目,何况是凡夫俗子呢?所以仅仅是从无到有,就有了“三”,更何况从有到有呢?因此最好不要用心于往来分别,而要一切顺其自然。由此可知,庄子在此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不要有分别之心,因为人一旦有了分别之心,便会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从而迷失在数不清的具体事物之中。此正如陆西星所说:“置一于此,我说个一,便是一,与言为二,又将此二与一相对,却便成三。此等说话,不消与他思出个理来,只是言有言之后,递递相生之意。从此相生不已,以至万之又万,虽使巧于算历之人,亦不能算其未尽之数,而况其凡者乎?看来当初只是因个二字引起,遂至无穷。自无适有尚且如此,况自有适有乎?……何谓无适?即因是之说是已。盖因是,则自不生意见,不立人我,不起分别。”而这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想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用庄子的上述论述来解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无疑是不够妥当的。故牟钟鉴在评论王弼的注释时明确指出:“王弼是位大哲学家,他从宇宙本体论的角度注解老子,其理论水平不可谓不高,其创造精神不可谓不强,但是并不符合老子原意,因为老子在这里谈论的是宇宙发生过程,并非王弼认为的逻辑推衍过程。”
那么这里的“三”究竟应该指什么呢?笔者认为,要解决“三”指什么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头来探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生”字的确切含义。因为“生”有生育、产生、显现等含义,对“生”字的不同理解,会直接影响对“一”“二”“三”的含义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专门强调,这里的“生”,不是生育的“生”,而是演化出、显现出的意思,如庞朴说:“老子所说的‘生’,是化生,不是派生;是蛋生鸡式的生,不是鸡生蛋式的生。老子认为,那无声无臭的道,变化自己而为有形有象的一,是为道生一。”刘笑敢说:“‘生’显然不是‘母生子’之‘生’,而是类似于‘有无相生’或‘戎马生于郊’之‘生’,是演化出的意思。”
上述观点认为这里的“生”不是“母生子”式的“生”,这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是否有化生、演化出等含义,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笔者认为,对于这里的“生”,我们不妨理解得更为宽泛一些,就是把“生”字之前者理解为前提条件,“生”字之后者理解为自然出现的结果,则所谓“道生一”,便是由“道”而有了“一”;“一生二”,便是由“一”而有了“二”;“二生三”,便是由“二”而有了“三”;“三生万物”,便是由“三”而有了万物。根据笔者在前面的论述,“道生一”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一”指的是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二”指的是天地,则“道生一”便是指由“道”之本体而有其作用之显现,“一生二”便是由“道”之本体和作用而有了天地,“二生三”便是由天地而有了“三”。那么这个“三”指的是什么呢?较为合理的解释,此“三”应该指天、地和“一”三者。具体而言,便是由“一”而有了天和地(“二”);有了天和地(“二”),“一”存在于天地之间,合而称之为“三”;正是有了此“三”,才有了万物。那么为什么说这里的“三”指天、地和“一”呢?具体理由如下。
一是根据《老子》“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等论述可知,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的直接创生者只能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有名”“有”“无”的确切含义详后),而“一”之所指恰是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因此,把“三生万物”中的“三”理解为天、地和“一”三者,便可使“道生万物”的观点一以贯之。因为在天、地、“一”三者中,真正起创生作用的是“一”,天和地只是提供了万物产生的场所。
二是把这里的“三”理解为“二”与“一”之和,是历代学者中久已有之的一种解释方法,对此,我们在前面介绍《庄子·齐物论》中关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的含义时已有详细的介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用庄子的观点来直接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并不可取,但庄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对于解释老子的相关思想则有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先来看以下两则解释,范应元曰:
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静曰阴,故曰“一生二”也。……一与二便是三,故曰“二生三”也。……自三以往,生生不穷,故曰“三生万物”也。
吴澄曰:
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
由上可知,范应元与吴澄都以阴和阳释“一生二”中的“二”,这与庄子以“一”和对“一”的言说之和释“二”明显不同,但是,范应元说“一与二便是三”,吴澄说“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则与庄子“二与一为三”的思路完全相同。因此,把这里的“三”释为天、地与“一”相加之和,这样的解释思路其来有自,并非笔者的凭空发明。
论述至此,我们再回头来看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表示宇宙生发的模式,对“一”“二”“三”之所指不必作具体解释的观点。纵观《老子》全书,除了第四十二章,其他各章在提到“道”与万物的关系时,均是直接说明“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母或之宗的意思,并无中间环节,如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四章:“渊兮,似万物之宗”;第三十九章:“万物得一以生”;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第五十一章:“道生之”;等等。那么,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为什么不继续说“道生万物”,而要加上“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的文字呢?若这里的“一”“二”“三”并无具体含义,仅仅是表示一种模式,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这对于惜字如金的老子来说,无疑是十分奢侈或浪费的事情,因此,认为对这里的“一”“二”“三”的含义不需作具体解释的观点,并不能令人信服。而且,由前面的分析亦可知,我们可以把“道生一”释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把“一生二”释为有了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从而有了天地二者;把“二生三”释为有了天地二者,加上前面的“一”,从而有了“三”;把“三生万物”释为“一”在天地之间发生作用,从而有了万物。这样的解释,使“道”“一”、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合理而又明确的呈现,无疑是比较契合老子的思想宗旨和内在逻辑的。
余论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在《老子》一书中,除了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一些其他的表述,如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等。它们虽然不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全面、系统,但是,亦都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反映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不过,关于上述文字,历代学者亦是众解纷纭,如关于“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名”,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道”,或认为指太极;如关于“天下万物生于有”中的“有”,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具体的有形之物,或认为其相当于“一”;如对于“字之曰道”一句,有的学者认为应作“强字之曰道”;等等。
然而,若以我们上述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实质内涵的解释为依据,则这些问题均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因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包含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其本体无声无形,无法命名,故可以称之为“无”“无名”;其作用表现为创生天地万物,并作为天地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准则等,此作用是可见可知、可以命名的,故老子又称之为“有”“有名”。据此,则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意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是天地的本始,此相当于“道生一,一生二”;“有名,万物之母”,意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是万物的母亲,此相当于“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意为天下万物是宇宙万物本原之作用创生的,此相当于“三生万物”;“有生于无”,意为宇宙万物本原之作用源于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此相当于“道生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意为有一个浑然一体、自然而成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它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其所指即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可以为天下母”,意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此与“三生万物”的意思类似。至于“字之曰道”前面是否应加“强”字,笔者认为,因“字之曰道”意为依据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表现于外的作用而把它称为“道”,这属于正常的给予称呼的行为,并无勉强的成分,故前面不应加“强”字。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体用不二,用必有体,所谓宇宙万物本原之作用,本身就是包含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的,只是此本体无声无形,人们无法认识和命名罢了。此正如范应元所说:“道一而已,有体用焉……必先体立,然后用有以行。……体用一源,非有二道也。”
原载:《文史哲》2024年第5期
来源:文史哲杂志公众号2024年11月19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摘要】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便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而,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切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却一直众说纷纭。如对于其中的“一”,或认为指元气,或认为指“道”,或认为指“有”;对于其中的“二”,或认为指阴阳,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对于其中的“三”,或认为指天、地、人,或认为指阴气、阳气与和气;等等。有的学者则认为,这里的“一”“二”“三”,只是老子对“道”生万物的模式的一种表述,并无具体所指。经过深入考察,在此提出的新的观点是:“道生一”,指“道”即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因此,“一”指的是包含本体和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一生二”,指有了“一”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从而有了天地二者,因此,“二”指的是天地;“二生三”,指的是有了天地,“一”存在于其间,从而有了“三”,因此,“三”指的是“一”加上天地二者之和;“三生万物”,指的是“一”在天地之间发挥作用,从而创生了万物。
对于《老子》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当代学者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解释,是认为“一”指混沌未分之气,“二”指阴阳,“三”指阴阳二气产生的中和之气。如冯友兰说:“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之和气。”郭齐勇说:“道产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产生阴阳两种气。阴阳两种气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则产生万物。”这样的解释渊源有自,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即说:“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司马光亦说:“道生一,自无而有;一生二,分阴分阳;二生三,阴阳交而生和;三生万物,和气聚而生万物。”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解释虽然影响较大,却并未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因为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学者们尚有诸多不同的理解。如对于其中的“一”,有的认为指元气,有的认为指“道”,有的则认为指“有”;对于其中的“二”,有的认为指阴阳,有的认为指天地,有的则认为指“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对于其中的“三”,有的认为指天、地、人,有的认为指阴气、阳气与和气;等等。而且,正是针对学者们对于“一”“二”“三”之具体所指的解释分歧严重的状况,一些学者明确指出,老子这里所说的“一”“二”“三”,只是对“道”生万物的模式的一种表述,并无明确的含义,把“一”释为元气,“二”释为阴阳或天地,“三”释为天地人之类都可能是画蛇添足之举,并不符合老子的本意。如蒋锡昌说:“道始所生者一,一即道也。……然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万,至是巧历不能得其穷焉。老子一二三,只是以三数字表示道生万物,愈生愈多之义。如必以一二三为天地人;或以一为太极,二为天地,三为天地相合之和气;则凿矣。”刘笑敢说:“这里的一、二、三都不必有确切的指代对象,一是气还是道,二是阴阳还是天地,都不影响这一模式所要演示的实质内容。对一、二、三的任何具体的解释都可能是画蛇添足。”日本学者池田知久亦有类似的观念:“有许多见解认为‘二’相当于‘阴’‘阳’或‘天’‘地’,‘三’相当于‘天’‘地’‘人’或‘阴’‘阳’‘气’,但是,这就将混沌未分的宇宙全体渐次分化的过程仅以一般的形式论述。所以,后世将其作为套路式的具体的思想概念的理解,是不恰当的。”
笔者认为,若真的如蒋锡昌、刘笑敢等学者所言,这里的“一”“二”“三”只是表示一种顺序、一种模式,而无具体所指,那当然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样人们就不必再费心去对它们作具体的探究了。但是,我们很难说这样的理解就是符合老子本意的。那么,老子所说的“一”“二”“三”究竟应该是什么含义呢?要想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准确回答,需要我们对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老子关于“道”与万物的关系及历代学者对老子上述思想的解释作全面、深入的考察。
一、“道生一”: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
关于“道生一”的含义,我们先来看历代学者的各种不同解释,它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是认为“道生一”中的“一”,指的是一种气,此气学者们有的称之为元气,有的称之为冲和之气或冲虚之气,因此,“道生一”指的是“道”生出元气或冲虚之气等,如成玄英说:“一,元气也。……言至道妙本,体绝形名,从本降迹,肇生元气。”吴澄说:“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
二是认为这里的“一”,指的就是“道”,所谓“道生一”,是就“道”与万物的关系而言的,万物为杂多,而“道”独立无偶,故称之为“一”。如吕惠卿说:“道之在天下,莫与之偶者,莫与之偶则一而已矣,故曰道生一。”陈鼓应说:“‘混而为一’的‘道’,对于杂多的现象来说,它是独立无偶,绝于对待的,老子用‘一’来形容道向下落实一层的未分状态。”
三是认为“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因此,这里的“一”,指的是太极,如杜道坚说:“道生一,无极而太极也。”奚侗说:“《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
四是认为“道生一”即由“无”生“有”,“道”即是“无”,“一”即是“有”,如冯友兰说:“这里所说的‘一’是指‘有’。说‘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无’。”董平说:“所谓‘道生一’,即是‘有生于无’。”
笔者认为,要弄清楚“道生一”尤其是其中的“一”的确切含义,必须首先弄清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关于老子之“道”,通常的理解,是认为它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等等。这样的理解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亦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意思过于宽泛,未能准确把握老子之“道”的实质内涵。关于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在《老子》一书中,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当见于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关于其中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笔者曾有这样的解释:“‘字’在这里相当于‘取表字’的意思,而所谓‘表字’,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指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称呼,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尼即与丘含义相关的另一称呼;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即与亮含义相关的另一称呼。……因先天地而生的混成之物无声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无法对它命名。但是,此混成之物生化天地万物,其作用却是能为人所知的,故老子便根据其作用而给予它‘道’这一称呼;因‘道’这一称呼所指的对象是混成之物的作用而非其本体,所以只能说‘字之曰道’,而不能说‘名之曰道’。”这就说明,“道”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而非其本体。因此,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便是指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在《老子》一书中,有时也用“道”代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如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即“道”是空虚无形的,然而它的作用却又不会穷尽,空虚无形指“道”之体,不会穷尽指“道”之用,则这里的“道”字,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如第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意即“道”这个东西,似有似无,模糊不清,其中的“道”字,当指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如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意即“道”永远没有名,其中的“道”字,则既可以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亦可以指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因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都是没有名的;等等。
接下来再来看“一”的含义。在《老子》一书中,除了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提到“一”的还有第十章的“载营魄抱一”,第十四章的“故混而为一”,第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对于其中“一”的含义,学者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吴澄认为,“得一”“抱一”“为一”“道生一”中的“一”的意思是相同的,指的都是冲虚之德,它是由“道”而产生的:“一者,冲虚之德,上篇所谓抱一,所谓为一,后章所谓道生一,皆指此而言。”高亨则认为,“抱一”“为一”“得一”中的“一”,都是“道之别名”:“一者,道之别名也。……自其独立无偶言之,则谓之一。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二十二章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曰:昔之得一者……谷神玄牝与一皆道之别名。”
然而,刘笑敢认为,“得一”的“一”与“道生一”的“一”并不相同,且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道”的别名;“得一”的“一”,一方面与“道”的地位等同,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世界总根源和总根据的统一、唯一的特点:“本章(指第三十九章———引者)的‘一’如此重要,显然不同于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之‘一’。这里的‘一’是第一位的、根本的,‘道生一’的‘一’是派生出来的,是第二位的。就重要性来说,这个‘一’显然等同于‘道’。……然而值得讨论的是,如果道就是一,一就是道,为什么在这里老子不明言‘道’而讲‘一’呢?……本章的‘一’突出了世界总根源和总根据的统一、惟一的特点,这个特点用‘道’这个符号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用‘一’字有其必要和新义。”王中江亦认为,《老子》中的“一”是与“道”类似、并列的概念,但是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中的“一”则是个例外,它是由“道”创生出来的:“老子开创了‘一’的哲学意义并将之作为万物和世界的根本,它类似于‘道’,是同‘道’平行、并列的道家哲学的另一个最高实体的概念。”“《老子》第四十二章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虽然具有创生‘二’的重要能力,但它是次生的,同上述意义上的‘一’不同,它不是最高和最根本意义上的‘一’了。”
以上学者的论述为我们把握“一”的确切含义提供了很好的启发。笔者认为,第十章“载营魄抱一”,第十四章“混而为一”,第二十二章“抱一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得一”,第四十二章“道生一”,这是《老子》一书中出现的值得我们注意的五个“一”,其中,第十四章的“混而为一”,有的学者认为指混而为“道”,笔者认为应指合为一个整体(该问题较为复杂,限于篇幅,在此不展开讨论)。除此之外,“载营魄抱一”“抱一为天下式”“得一”“道生一”中的“一”,其含义应该是相同的,都是指与“道”相关的概念。至于其具体含义,当以“道生一”为依据,即“一”是由“道”而来的。根据笔者在前面关于“道”的确切含义的论述,在《老子》一书中,与宇宙万物本原相关的“道”字其实有三个含义:一是其本义,作为宇宙万物本原之“字”,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一是代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一是代指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故“道生一”中的“道”,指的应是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道生一”,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因此,这里的“一”,指的是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因道体初显作用、天地尚未剖判时混沌不分,独立无偶,故老子称之为“一”。如此理解的主要理由是,根据老子“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等论述,说明天地、万物均是由“道”即宇宙万物的本原创生的,这便必然会存在这样两个阶段:一个是只有“道”而没有天地、万物的阶段;一个是有了天地、万物而“道”又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阶段。按照“道”之体用的观点,第一个阶段即只有“道”之本体而其作用尚未显现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即“道”之本体和作用并存的阶段。但是,在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这便是道体初显作用,但天地尚未剖判的阶段,此即“道生一”的阶段。此过渡性阶段的“一”与第二个阶段的“道”(亦可称之为“一”)虽然都是指既包含本体,又包含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但两者的具体表现则存在明显的不同:过渡性阶段中的“一”是没有天地、万物的混沌一团,第二个阶段中的“道”(或“一”)则表现为内中隐含“道”之本体与作用的天地、万物等。
由此来反观古今学者关于“道生一”的各种解释,可以发现,认为“一”即元气、冲虚之气或太极的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多属注释者的主观理解或猜测,因为我们在《老子》一书中找不到相关的论述或证据。有的学者认为“一”即是“道”,“一”与“道”类似、并列,这无疑属于灼见,但是,因为其对“道”的不同层次的含义缺乏具体的分析,故所论不够透彻。有的学者认为“道生一”即“有生于无”,并认为“一”即是“有”,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其对“有”的含义未能从“道生一”,尤其是“道”之体用的角度作有针对性的说明,故所论仍嫌过于宽泛。而把“道生一”中的“道”理解为尚未显现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一”理解为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道生一”即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作用,则不仅使“道”与“一”的具体含义和两者的关系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亦将有助于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作出合理的、准确的解释。
二、“一生二”:由宇宙万物的本原而有了天地
对于“一生二”中的“二”的含义,学者们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阴阳,如河上公说:“一生阴与阳也。”范应元说:“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静曰阴,故曰‘一生二’也。”认为这里的“二”指阴阳,在本文的开头亦已有详细的介绍。二是认为指天地,如奚侗说:“《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二即两仪,谓天地也。”高亨说:“这个一产生了二,即天地。”
那么这里的“二”究竟应该指阴阳还是天地呢?对此,有的学者明确指出,这里的“二”应指天地,不应指阴阳,如卢育三说:“二,指天地。有人说‘二’指阴阳,不是天地,这不符合事实。……在先秦凡讲宇宙生成论的,都是先出天地,然后才出阴阳,或者把阴阳附属于天地,而为天地之气。……到了汉代才有先出阴阳后有天地的说法。……因此,把老子的‘二’解释为阴阳是没有根据的,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陈鼓应也说:“通观《老子》,除了本章出现的‘负阴而抱阳’文句之外,‘阴阳’之词从未他见(‘阴阳’概念到《庄子》才大量出现),而‘天地’一词则屡见,而且将‘天地’与道并举……因此,从老子的原著中也可找到以‘天地’释‘二’的依据。”
笔者认为,若泛泛而言,认为这里的“二”指阴阳或天地,均是可以的,因为在《老子》一书中,既屡次提到天地,亦有关于阴阳的说法;而且,若纯粹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则“二”指阴阳似乎要更恰当一些,因为阴阳可以包含天地,在古人的观念中,天阳地阴,天地亦属具体的阴阳之物。然而,就《老子》的思想逻辑而言,则指天地要更为合理些,这一是因为在《老子》一书中,常常把“道”与天地放在一起来进行论述,如“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故道大,天大,地大”(第二十五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第三十九章),等等,却未见有把“道”与阴阳放在一起论述的例子;而且《老子》全书中提到阴阳的,亦只有第四十二章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处。二是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强调域中有四大:道、天、地、王,并未涉及阴阳。三是把这里的“二”释为天地,有助于对“二生三”中“三”的含义的理解,对此,将在下文作详细的论述。
三、“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二者加“一”便是“三”,“一”在天地间创生万物即“三生万物”
对于“二生三”中的“三”的含义,学者们亦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认为这里的“三”指天、地、人,它由“二”即阴阳而产生,因此,所谓“三生万物”,指的亦是天、地、人产生万物,如河上公说:“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成玄英说:“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有三才,次生万物。”
二是认为这里的“三”指和气,它由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产生,因此,所谓“三生万物”,指的是由和气产生万物,如奚侗说:“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万物’也。”牟钟鉴说:“阴阳交感、天地合和,形成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此即是‘三’;各种矛盾的统一体进一步形成千姿万态的事物,此即是‘万物’。……‘三’不是数学序列,它有特定的含义,即是‘冲气以为和’的和气。”
三是在《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据此,一些学者认为,《老子》中“一生二”的“二”,指的就是“道生一”中的“一”加上关于“一”的言说;而“三”,即“二”与“一”相加之和,如王弼说:“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吕惠卿说:“既谓之一,则谓之者与所谓为二,故曰一生二。有一有二,则有三矣,故曰二生三。”
另外,一些学者在对上述庄子的论述作解时,亦认为其所指与《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密切相关,如马其昶说:“道本无名,浑然至一,今加以名称,是‘一与言为二’也。……《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钟泰说:“‘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即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也。”
笔者认为,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段文字中,最难解释的是“三”之所指,此正如陈鼓应所说:“至于‘三’之数难以解释,我们只好根据《庄子·田子方》的说法:阴阳之气是从天地中散发出来的。”这就说明,陈鼓应把“三”释为阴阳之气,实属无奈之举。从前面的介绍可知,学者们有的释“三”为天、地、人,有的释“三”为阴阳之气相交而产生的和气,有的释“三”为“二”与“一”相加之和,但是,这样的解释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老子》一书中,始终强调“道”生万物,而从来没有说过别的什么东西生万物,因此,所谓天、地、人生万物的说法多属注释者的主观理解,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人为万物之一,说天、地、人生万物,这在逻辑上亦并不自洽。另外,天地生万物的说法亦值得商榷。因为准确的说法,应是万物从天地间生长出来,至于万物为什么能从天地间生长出来,是天地本身就有此功能,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如傅佩荣即说:“天地如何能够生出万物?……充其量只能说‘天地使万物得以如此产生’,而不能说‘天地生万物’。”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如在《周易》中,亦只是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而没有直接说天地生万物。
其次,有不少学者之所以认为“一生二”中的“二”指阴阳,“二生三”中的“三”指冲气或阴阳和合之气,主要的依据是《老子》第四十二章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紧接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冯友兰说:“就《老子》第四十二章说,它大概是一种宇宙生成论的说法,因为它在下文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照下文所说的,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之和气。”高亨说:“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下文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也,阳也,和也,即此所谓三也,旧解多失之。”然而,在笔者看来,上述观点存在两个十分明显的问题,一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可以为我们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提供某种启发或思路,但是,从逻辑上来说,由“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不能必然地得出“二”指阴阳、“三”指和气的结论,因为被生者由什么样的东西构成,并不代表生它者便必然是此构成物。二是上述学者之所以把“三”理解为和气,应是认为“冲气以为和”中的“和”,指的是和气,然而,对于“冲气以为和”的含义,历代学者亦存在诸多不同的理解,如对于其中的“冲气”,或认为指元气,或认为指冲虚之气,或认为指摇动精气;对于其中的“和”,或认为指柔和,或认为指调和,或认为指和谐体,如河上公释“冲气以为和”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蒋锡昌说:“‘冲气以为和’,言摇动精气以为调和也。”等等。这便说明,依据“冲气以为和”而把“三”释为和气,尚需进一步的论证。而且,所谓和气生万物的说法亦经不起推敲,因为和气与“道”是什么关系,和气为什么能生万物,和气如何生万物,对此我们在《老子》一书中都找不到相关的说明。因此,依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把“二”释为阴阳,“三”释为和气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再次,一些学者以《庄子·齐物论》中的相关论述为依据,来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这种做法亦值得商榷,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庄子之言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历代学者争议颇多,我们先来看以下几则解释,成玄英曰:
夫妙一之理,理非所言,是知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且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有言,二名斯起。覆将后时之二名,对前时之妙一,有一有二,得不谓之三乎?
马永昶曰:
言,谓名称;与,犹加也。道本无名,浑然至一,今加以名称,是“一与言为二”也。……既有名称,即有对待,如谓道为善,即与恶对。推之,有上即有下,有大即有小,是二又加一为三也。
陆永品曰:
浑然为一体的万物为一,加上我的话,就成为二;二再加上言说者“彼”,就成为三。
由上可知,在成玄英看来,所谓“二”,指的是“一”与关于“一”的言说之和;所谓“三”,指的是“二”与“妙一”之和。在马其昶看来,所谓“二”,指的是“道”与对“道”的言说之和;所谓“三”,指的是“道”与事物中对立的双方之和。在陆永品看来,所谓“二”,指的是“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所谓“三”,指的是“二”加上“言说者‘彼’”。因此,关于其中的“二”,学者们的理解较为一致(虽然对于其中的“一”的含义的理解亦不尽相同),但对于其中的“三”,分歧就十分明显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庄子之言的确切含义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用此本就不易把握的论述来理解充满争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二是在笔者看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其中的“一”,当指混沌未分的状态,相当于“道”之本体刚刚显现其作用而天地、万物未生的阶段,亦即上文所说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的过渡性阶段,故成玄英称之为“妙一”,是比较恰当的。庄子所说“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则是“道”之本体已显现其作用,并产生了天地、万物与人类后的阶段,亦即上文所说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包含本体和显现出来的作用的“道”亦可以称之为“一”;因为有了人类,从而有了对“一”的言说,因此,“一”与对“一”的言说可以称之为“二”。那么什么是“三”呢?庄子说“二与一为三”,从逻辑上来说,这里的“三”应该是“一”与对“一”的言说加上刚开始的那个“一”(亦即成玄英所说的“妙一”)。庄子接着说,“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意即从“三”以后,即使是善于计算的人也算不清数目,何况是凡夫俗子呢?所以仅仅是从无到有,就有了“三”,更何况从有到有呢?因此最好不要用心于往来分别,而要一切顺其自然。由此可知,庄子在此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不要有分别之心,因为人一旦有了分别之心,便会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从而迷失在数不清的具体事物之中。此正如陆西星所说:“置一于此,我说个一,便是一,与言为二,又将此二与一相对,却便成三。此等说话,不消与他思出个理来,只是言有言之后,递递相生之意。从此相生不已,以至万之又万,虽使巧于算历之人,亦不能算其未尽之数,而况其凡者乎?看来当初只是因个二字引起,遂至无穷。自无适有尚且如此,况自有适有乎?……何谓无适?即因是之说是已。盖因是,则自不生意见,不立人我,不起分别。”而这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想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用庄子的上述论述来解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无疑是不够妥当的。故牟钟鉴在评论王弼的注释时明确指出:“王弼是位大哲学家,他从宇宙本体论的角度注解老子,其理论水平不可谓不高,其创造精神不可谓不强,但是并不符合老子原意,因为老子在这里谈论的是宇宙发生过程,并非王弼认为的逻辑推衍过程。”
那么这里的“三”究竟应该指什么呢?笔者认为,要解决“三”指什么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头来探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生”字的确切含义。因为“生”有生育、产生、显现等含义,对“生”字的不同理解,会直接影响对“一”“二”“三”的含义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专门强调,这里的“生”,不是生育的“生”,而是演化出、显现出的意思,如庞朴说:“老子所说的‘生’,是化生,不是派生;是蛋生鸡式的生,不是鸡生蛋式的生。老子认为,那无声无臭的道,变化自己而为有形有象的一,是为道生一。”刘笑敢说:“‘生’显然不是‘母生子’之‘生’,而是类似于‘有无相生’或‘戎马生于郊’之‘生’,是演化出的意思。”
上述观点认为这里的“生”不是“母生子”式的“生”,这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是否有化生、演化出等含义,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笔者认为,对于这里的“生”,我们不妨理解得更为宽泛一些,就是把“生”字之前者理解为前提条件,“生”字之后者理解为自然出现的结果,则所谓“道生一”,便是由“道”而有了“一”;“一生二”,便是由“一”而有了“二”;“二生三”,便是由“二”而有了“三”;“三生万物”,便是由“三”而有了万物。根据笔者在前面的论述,“道生一”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一”指的是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二”指的是天地,则“道生一”便是指由“道”之本体而有其作用之显现,“一生二”便是由“道”之本体和作用而有了天地,“二生三”便是由天地而有了“三”。那么这个“三”指的是什么呢?较为合理的解释,此“三”应该指天、地和“一”三者。具体而言,便是由“一”而有了天和地(“二”);有了天和地(“二”),“一”存在于天地之间,合而称之为“三”;正是有了此“三”,才有了万物。那么为什么说这里的“三”指天、地和“一”呢?具体理由如下。
一是根据《老子》“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等论述可知,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的直接创生者只能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有名”“有”“无”的确切含义详后),而“一”之所指恰是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因此,把“三生万物”中的“三”理解为天、地和“一”三者,便可使“道生万物”的观点一以贯之。因为在天、地、“一”三者中,真正起创生作用的是“一”,天和地只是提供了万物产生的场所。
二是把这里的“三”理解为“二”与“一”之和,是历代学者中久已有之的一种解释方法,对此,我们在前面介绍《庄子·齐物论》中关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的含义时已有详细的介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用庄子的观点来直接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并不可取,但庄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对于解释老子的相关思想则有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先来看以下两则解释,范应元曰:
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静曰阴,故曰“一生二”也。……一与二便是三,故曰“二生三”也。……自三以往,生生不穷,故曰“三生万物”也。
吴澄曰:
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
由上可知,范应元与吴澄都以阴和阳释“一生二”中的“二”,这与庄子以“一”和对“一”的言说之和释“二”明显不同,但是,范应元说“一与二便是三”,吴澄说“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则与庄子“二与一为三”的思路完全相同。因此,把这里的“三”释为天、地与“一”相加之和,这样的解释思路其来有自,并非笔者的凭空发明。
论述至此,我们再回头来看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表示宇宙生发的模式,对“一”“二”“三”之所指不必作具体解释的观点。纵观《老子》全书,除了第四十二章,其他各章在提到“道”与万物的关系时,均是直接说明“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母或之宗的意思,并无中间环节,如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四章:“渊兮,似万物之宗”;第三十九章:“万物得一以生”;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第五十一章:“道生之”;等等。那么,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为什么不继续说“道生万物”,而要加上“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的文字呢?若这里的“一”“二”“三”并无具体含义,仅仅是表示一种模式,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这对于惜字如金的老子来说,无疑是十分奢侈或浪费的事情,因此,认为对这里的“一”“二”“三”的含义不需作具体解释的观点,并不能令人信服。而且,由前面的分析亦可知,我们可以把“道生一”释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把“一生二”释为有了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从而有了天地二者;把“二生三”释为有了天地二者,加上前面的“一”,从而有了“三”;把“三生万物”释为“一”在天地之间发生作用,从而有了万物。这样的解释,使“道”“一”、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合理而又明确的呈现,无疑是比较契合老子的思想宗旨和内在逻辑的。
余论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在《老子》一书中,除了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一些其他的表述,如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等。它们虽然不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全面、系统,但是,亦都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反映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不过,关于上述文字,历代学者亦是众解纷纭,如关于“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名”,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道”,或认为指太极;如关于“天下万物生于有”中的“有”,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具体的有形之物,或认为其相当于“一”;如对于“字之曰道”一句,有的学者认为应作“强字之曰道”;等等。
然而,若以我们上述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实质内涵的解释为依据,则这些问题均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因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包含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其本体无声无形,无法命名,故可以称之为“无”“无名”;其作用表现为创生天地万物,并作为天地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准则等,此作用是可见可知、可以命名的,故老子又称之为“有”“有名”。据此,则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意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是天地的本始,此相当于“道生一,一生二”;“有名,万物之母”,意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作用,是万物的母亲,此相当于“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意为天下万物是宇宙万物本原之作用创生的,此相当于“三生万物”;“有生于无”,意为宇宙万物本原之作用源于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此相当于“道生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意为有一个浑然一体、自然而成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它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其所指即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可以为天下母”,意为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此与“三生万物”的意思类似。至于“字之曰道”前面是否应加“强”字,笔者认为,因“字之曰道”意为依据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表现于外的作用而把它称为“道”,这属于正常的给予称呼的行为,并无勉强的成分,故前面不应加“强”字。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体用不二,用必有体,所谓宇宙万物本原之作用,本身就是包含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的,只是此本体无声无形,人们无法认识和命名罢了。此正如范应元所说:“道一而已,有体用焉……必先体立,然后用有以行。……体用一源,非有二道也。”
原载:《文史哲》2024年第5期
来源:文史哲杂志公众号2024年11月1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