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毛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斯宾诺莎《梵蒂冈抄本》编译研究”(项目批准号:19CZX044),阶段性成果包括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0篇,以及《神学与科学的想象——从中世纪到十七世纪》等译著2部,最终成果为专著《抄本与流转:塑造斯宾诺莎》。结项等级为优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2011年出版的斯宾诺莎代表作《伦理学》的《梵蒂冈抄本》(Vat. Lat. 12838,以下称《梵蒂冈抄本》),是迄今唯一一部斯宾诺莎生前流转的《伦理学》文本。这部抄本偶然在2010年从罗马梵蒂冈信仰教义部档案馆发现,其发现对几乎所有斯宾诺莎研究者而言都意义重大。书稿《抄本与流转:塑造斯宾诺莎》以斯宾诺莎的著述及其版本传播为触角,将讨论的视域延伸到整个欧洲17世纪手抄本出版物及其流转在激进启蒙运动之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项目从《梵蒂冈抄本》的发现,以及围绕该抄本发行与流转的斯宾诺莎朋友圈子入手,以既有斯宾诺莎文献考据为依托,致力于从历史环境、社会背景、思想来源和可能影响入手,尽可能还原斯宾诺莎的真实面相与历代斯宾诺莎研究者对斯宾诺莎形象的塑造。主要内容分为三卷:
第一,分别从斯宾诺莎的生平、朋友和同时代人入手,揭示这些出场人物在斯宾诺莎《遗著集》的编订和版本流传之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围绕包括《梵蒂冈抄本》在内的斯宾诺莎不同哲学文本的版本与流转的考察,了解到他的思想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印刷版本传播与流转。
第三,斯宾诺莎早期接受史。斯宾诺莎生前和去世之后,很多激进的秘密手稿都被怀疑出自斯宾诺莎之手,或者继承自斯宾诺莎的精神。这些自有其命运的书籍经过各种方式历经数百年的传播与流转,塑造了各个时代的人们对斯宾诺莎思想的接受。
三、成果的主要价值
第一,《梵蒂冈抄本》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国际斯宾诺莎研究的面貌,该项目首次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哲学研究。将《梵蒂冈抄本》发现与流转的历史视野放置在17世纪手抄本出版物与17—18世纪秘密文献(clandestina)的视野之中,会发现斯宾诺莎的生活、著述与接受史,将显示出与以往斯宾诺莎研究截然不同的面相。
第二,通过发现《梵蒂冈抄本》的机缘,该项目以斯宾诺莎的著述及其版本传播为触角,将讨论的视域延伸到整个欧洲17世纪手抄本出版物及其流转在激进启蒙运动之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三,该项目补充了国内斯宾诺莎研究界对斯宾诺莎生平、著述版本和接受史的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以往国内对于斯宾诺莎著作的版本介绍和接受史的考察相对边缘。国内学界虽然注意到了一些相关的哲学问题,但尚无系统性的研究论著。该项目成果吸收了大量西方古代至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尝试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毛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斯宾诺莎《梵蒂冈抄本》编译研究”(项目批准号:19CZX044),阶段性成果包括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0篇,以及《神学与科学的想象——从中世纪到十七世纪》等译著2部,最终成果为专著《抄本与流转:塑造斯宾诺莎》。结项等级为优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2011年出版的斯宾诺莎代表作《伦理学》的《梵蒂冈抄本》(Vat. Lat. 12838,以下称《梵蒂冈抄本》),是迄今唯一一部斯宾诺莎生前流转的《伦理学》文本。这部抄本偶然在2010年从罗马梵蒂冈信仰教义部档案馆发现,其发现对几乎所有斯宾诺莎研究者而言都意义重大。书稿《抄本与流转:塑造斯宾诺莎》以斯宾诺莎的著述及其版本传播为触角,将讨论的视域延伸到整个欧洲17世纪手抄本出版物及其流转在激进启蒙运动之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项目从《梵蒂冈抄本》的发现,以及围绕该抄本发行与流转的斯宾诺莎朋友圈子入手,以既有斯宾诺莎文献考据为依托,致力于从历史环境、社会背景、思想来源和可能影响入手,尽可能还原斯宾诺莎的真实面相与历代斯宾诺莎研究者对斯宾诺莎形象的塑造。主要内容分为三卷:
第一,分别从斯宾诺莎的生平、朋友和同时代人入手,揭示这些出场人物在斯宾诺莎《遗著集》的编订和版本流传之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围绕包括《梵蒂冈抄本》在内的斯宾诺莎不同哲学文本的版本与流转的考察,了解到他的思想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印刷版本传播与流转。
第三,斯宾诺莎早期接受史。斯宾诺莎生前和去世之后,很多激进的秘密手稿都被怀疑出自斯宾诺莎之手,或者继承自斯宾诺莎的精神。这些自有其命运的书籍经过各种方式历经数百年的传播与流转,塑造了各个时代的人们对斯宾诺莎思想的接受。
三、成果的主要价值
第一,《梵蒂冈抄本》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国际斯宾诺莎研究的面貌,该项目首次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哲学研究。将《梵蒂冈抄本》发现与流转的历史视野放置在17世纪手抄本出版物与17—18世纪秘密文献(clandestina)的视野之中,会发现斯宾诺莎的生活、著述与接受史,将显示出与以往斯宾诺莎研究截然不同的面相。
第二,通过发现《梵蒂冈抄本》的机缘,该项目以斯宾诺莎的著述及其版本传播为触角,将讨论的视域延伸到整个欧洲17世纪手抄本出版物及其流转在激进启蒙运动之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三,该项目补充了国内斯宾诺莎研究界对斯宾诺莎生平、著述版本和接受史的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以往国内对于斯宾诺莎著作的版本介绍和接受史的考察相对边缘。国内学界虽然注意到了一些相关的哲学问题,但尚无系统性的研究论著。该项目成果吸收了大量西方古代至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尝试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